網站訪問量、用戶關注度全球排名No.1——每月15億網站月均瀏覽量,3500萬搜房網註冊用戶,1500萬搜房卡會員,210萬註冊經紀人用戶,莫天全打造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家居網絡平台。掌擁互聯網以及不動產兩大超級引擎,莫天全這個人將搜房網以十年的時間打造成為全球房地產第一大網站,更有逾五成淨利的全球化華人企業。展望未來十年,大陸農業人口城市化的趨勢便有超過三億人口住房需求,在景氣榮景以及開放一胎化政策下,搜房網除了將旗下電腦網際網路獨大平台持續擴張,在創新工具手持式移動平台更是業界遙遙領先,在虛實整合平台以及多元服務創收,每四年要翻一倍(保守預估二○%年複合成長)的巨人,在不斷擴張中獲取更大利基。自助人助 走過燒錢的網路年代一九九九年成立的搜房網,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站,憑藉其會員數與網站流量,更在多次分拆股票後,早就成為全球房地產網站市值的第一大。歷經二○○○年的網路泡沫,每年年營收成長率幾乎是大躍進,最高曾達到一○○%。今年甫滿五十歲、學者氣質的莫天全完全掌握網路領頭羊的作大作新,沒有第二的祕訣。為了變成大而且是唯一的巨人,搜房網全力吃下所有看得到的平台。搜房網直接買下當時各個重要入口網站,包括新浪、搜狐、百度、網易、騰訊等等的房地產頻道經營權,致使競爭對手的流量急遽下降,逐漸萎縮。甚至有「沒錢更要擴張」的口號出來,先做大再吸引資金,網路公司高本夢比讓搜房網營運資金挹注如魚得水。打房打出新局 堅持該做的事成立初期,便獲得國際數據集團(IDG)投資支持;二○○○年更從一百多家網路公司中脫穎而出,贏得美國高盛投資銀行五百萬美元資金;而後在二○○六年澳洲電訊Telstra投資搜房網二.五四億美元,取得五一%股份,此案也是中國網路史上金額最大的私募投資之一。二○一○年搜房網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包括與上市同時進行的私募基金的投資,融資共計約四.五億美元。和家(Home)有關的事業,便是搜房網要做的事,「Never, Never Give Up」更是其行動準則。莫天全表示,該公司有所為,是與家有關的要作為,有所不為,則是與自身專業無關的不為,例如開設銀行相關事業;歷經這幾年大陸宏觀調控,更迭新出的國六條或新國五條政治,打房政策更是影響大陸民生經濟。從二○一三年全國房價走勢來看,新「國五條」應該來說是有用的。雖然全國房價基本仍在漲,但至少從二○一三年初的「加速上漲」演變成年末的「減速上漲」。其中,為突破限購及稅收政策,不少夫妻選擇通過離婚來解決買房問題,很多城市的民政局甚至出現排隊離婚的景象。甚至有民政局婚登中心門口不得不特意設起公告警示牌,提醒「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引來一片唏噓。因應二○一四年可能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觀看十八屆三中全會指明了「市場化手段」、「房產稅」、「土地供應」、「保障房」等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可以預見,以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各種行政調控手段可能會逐漸淡出。另一方面,在中國當前各類型城市發展分異日漸拉大的趨勢下,全國「一刀切」的政策也應該避免。為此,搜房網擴張腳步更是早早掌握其落實於各城市差異化操作,並直接成立實體營銷據點,二○○一年第一次擴張二十三城市,二○○四年第二次擴張二十四城市,二○○五年第三次擴張三十九城市,二○○六年第四次擴張四十九城市,二○○七年第五次擴張七十二城市,二○○九年第六次擴張一○二城市,二○一一年搜房擴張至三一四個城市。在網上合作方面,搜房網目前有房地產開發企業九九八四家,行業客戶覆蓋超過七○%;經紀、代理公司十萬家,行業客戶覆蓋超過八五%;家居品牌企業九一○○家,品牌客戶行業覆蓋超過六五%。根據公告資料搜房網二○一三年全年業績分析,營收為六.三七四億美元,同比增長四八.一%。其中,主要收入網絡營銷服務(Marketing services)營收二.七八三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二.四九九億美元相比增長一一.四%。第二大收入為電子商務服務營收一.八八一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一.○二二億美元相比增長八四.一%。其三的搜房幫房源發布(Listing Services)營收一.六一五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七二九○萬美元相比增長一二一.七%。整體凈利潤為二.九八六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一.五一八億美元相比增長九六.七%。每股攤薄收益三.四一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一.八五美元相比增長八四.三%。業績展望方面,搜房預計二○一四財年總營收將達到七.八億美元至七.九六億美元,同比增長二二.五%至二五%。人才遴選三原則在人才遴選方面,則以搜房人信條「業績優先,數字說話」,以及搜房人理念「行勝於言,永遠追夢」來作搜房網立業的根本。莫天全補充說,好的企業要不斷的成長,人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大計,在招募選育用留方面,有三個具體標準,其一為學習力,其二為努力,其三為數字。給在地台灣企業的分享成為全球龍頭企業,莫天全對於台灣有志赴大陸或全球的經理人表示,目前台灣有其相對優勢,只有相信自己不故步自封,才會有發展。在相對過去許許多多台商創業精神,這個世代大陸新竄起的百度、阿里巴巴、平安保險等,莫不以快速反應,吸收新知的創新精神為依歸。最後,把對方當作自己的市場,別把對方當異地,如當年踏上美國,便告訴自己不是外人,才有拚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