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1:營收成長動能單月營收跟去年同月營收、累計營收跟去年同期、季營收跟去年同季的年增率(YoY),才是比較理想的營收成長動能指標。以聯發科(2454)為例,在單月營收年增率(YoY)、累計營收年增率(YoY)的動能推升下,各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也未下降,而能同步上升,股價自然隨著營收成長動能、獲利而提升跳躍。指標2:本益比幾年前,投資人選擇IC設計股的市場氛圍,是追求本夢比,這中間是存在陷阱的,在股市中過度追「夢」往往會淪於非理性的純做技術線型操作。現在投資人經過幾波總體經濟的起落,應該是已變得更加理性,例如現在生技類股的本益比,大約落在十四到二十五倍,相較二○○○年初期二十九到一三四倍,顯示投資人更重視基本面。指標3:營業活動現金流量(CFO)被視為「四大慘業」的DRAM、面板、太陽能與LED產業,多數廠商的CFO皆為負數。其中與再生能源議題息息相關的太陽能產業,因為光電轉換效率技術仍在發展中,價格與發電效率無法與化石燃料、核能匹敵,讓國際上對於再生能源存在疑慮,這讓台灣太陽能產業首當其衝,現在因為技術進步,以及國際政策明朗化,太陽能產業逐漸走出谷底,但距離全面復甦仍有段距離。指標4:自由現金流量(FCF)一家企業長期虧損,且營業活動現金流量、自由現金流量為負數或是接近?,都不建議保守的投資人放入持股名單中。例如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商益通(3452),在股價高峰的二○○六年至二○○八年,稅後淨利、EPS雖然年年新高,但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在這三年從未流入,自由現金流量亦連三年為負數,就是顯而易見的一大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