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曾在國家競爭力報告評估中指出,台灣銀行利差為全世界最低,也就是說,台灣是全世界銀行中競爭最激烈、最難賺錢的地方。會出現如此情況,主要導因於台灣每一家銀行都經營的業務幾乎完全相同,因此,想要獲得客戶青睞,只能在價格上競爭。
#@1@#2000年12月開始,國內利率(重貼現率)4年間連續調降15次,無疑讓利差偏低的銀行業雪上加霜,利率水準由4.625%一路降至2003年6月的1.375%,隨後維持16個月至2004年9月未再調降現率。當大家都在擔心台灣將面臨如日本一般的零利率時代時,國內利率終於在中央銀行調升下,10月開始出現反彈,宣告台灣將告別低利率的時代。銀行業以存、放款為主要業務,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間的利差是主要獲利來源。就過去經驗,利率與利差走勢具正向關係,亦即利率走高有助於銀行獲利提升,因此,2004年底台新金綜研處樂觀預估,銀行利差將可隨央行調升利率而帶動止跌回穩,甚至回升。不過,本國一般銀行存放款利差並未如預期止跌回升,反而由去年12月的2.37%降至今年3月的2.32%,創下20年來新低。利差不升反降的原因在於,景氣成長趨緩造成投資意願不高,市場資金充沛,銀行間相互競爭,調降放款利率以擴大放款總額,存款利率上升但放款利率不升反降的結果,導致銀行的利差持續降低,但今年3月與7月份再度調高利率,已使放款利率增幅大於存款利率增幅,利差微幅增加。就長期而言,經濟成長雖呈現趨緩,但仍舊維持成長格局不變,因此,預期銀行終將因利率持續調升而享受利差擴大的好處。
#@1@#長線除了利差將隨利率上升擴大的利多外,銀行近年來大幅改善資產品質,使獲利能力明顯較以往大為改善。一般衡量銀行資產品質優劣所採用的指標是逾放比率,逾放比率就是逾期放款占總放款餘額的比率,逾放比越高表示授信品質越差,在2002年政府推動以「258」為目標(2年以內,本國金融機構逾放比率低於5%,而資本適足率則需高於8%。)之金融改革下,除了14家金控旗下銀行資產品質皆已達到法定要求門檻外,其餘各家銀行大多也達到門檻值,所以,就以國內目前金融機構資產品質來看,再次發生金融風暴之場景機會不大,這點也提高了金融股的長期投資價值。
#@1@#金融資產品質改善雖已見卓著成效,但國內金控仍欠缺競爭力,主要原因在於,台灣雖擁有14家金控公司,但沒有一家金控的市占率超過10%以上,若未來台灣金融市場完全開放,將很難與美國花旗銀行(City Bank)這種大規模公司相抗衡。因此,政府自去年開始推動二次金改,加強金融機構,尤其是金控與金控間的合併。金融合併題材雖是今年以來金融類股熱門話題,但投資人在操作上,需避開併入體質較弱銀行的金控公司,因為要達到合併縱效和改善資產品質,勢必須要時間與成本上的考驗,這對獲利狀況與股價表現一定會有種程度影響,台新金併彰銀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但長期而言,金融合併仍有助於改善過度競爭下的金融環境。
#@1@#金控底下的銀行業務與壽險業務,其獲利狀況深受利差表現影響,今年上半年利差並未如預期擴大,無助於提升金融業獲利能力,而與股市表現息息相關的投信業務和證券業務,在股市成交量呈現低迷下多出現虧損,加上消費性放款成長率放緩,使得近年來靠消金業務帶動成長的金融業頓時熄火。因此,上半年金控獲利表現多較去年同期差。雖然短線上沒有金融股明顯的利多,但長線而言在股價大幅修正下,投資價值浮現,是逢低布局體質佳的金控股的好時機。金融業一向習慣在年度終了時,一舉打消當年度的呆帳,此舉易造成當年度的每股盈餘(EPS)呈大幅度的變動,因此衡量金融業獲利能力需用每年的EPS變化,才能避免使用未打消呆帳而造成獲利失真的數字來衡量。以EPS連續3年成長為條件,篩選出的金控股有富邦(2881)、國泰金(2882)、復華(2885)、兆豐金(2886)、台新金(2887)、建華金(2890)和中信金(2891)共7家,剔除掉上半年累積盈餘明顯偏低的國泰金(2882)、復華金(2885)、兆豐金(2886)和建華金(2890),剩下的3檔為富邦金、台新金和中信金,本業獲利表現佳,有機會超越前年,可留意後續表現。從放款餘額的排名來看,前三名依序為華南金、第一金和中信金,三者是在利差擴大時最有機會表現的個股。不過,中信金分別於2003年與2004年買進萬通銀與鳳信,因增提呆帳準備與商譽,造成當年度獲利受損與若干商譽尚需分5年攤提,加上今年年初的組織變革,股價因此低迷不振,今年若無合併動作獲利應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