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6點10分,財政部破天荒與金管會合開消毒記者會,財政部長林全與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2人正襟危坐地想針對早上立委們的質詢作一個澄清。林全開宗明義地道:「二次金改的真正目的有3個:1是創造大而好的銀行,提升本國銀行的國際競爭力;2是把整個金融業的餅做大;3是讓銀行能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及品質良好的服務,並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整個記者會中,看得出來林全、林忠正非常想強調3點:1是「我們沒有賤賣國家資產,更沒有圖利財團啦!」2是「台企銀合併案全都是合法辦理,保密部分全是為了保護投資大眾及股東權益,絕無黑箱作業及賤賣資產,請大家不要誤會。」3是「家數不是重點,有沒有競爭力才是重點,大家不要只為了趕進度,為合併而合併,應該回歸金改的意義。」
#@1@#不過,林全愈想將大家的焦點拉回到二次金改的原始目的,現場記者是愈不領情,用盡各種問法就是想聽到林全說一句:公股行庫年底減半目標,辦不到!「部長,如果我用:『公股行庫年底減半面臨跳票』做標題可行嗎?」、「部長,做不到的話早點講沒關係,就像高鐵也宣布過年底要通車,最後一刻還是可以跳票呀!」記者們逼問道。原本以為大家會著墨在圖利財團問題而有備而來的林全與林忠正,只得不斷從各種角度解釋:「公股行庫年底減半目標老實說是有點高難度,但我們不要只看家數目標,而不看金改的真正意義。二次金改雖設定2年是努力目標,但不會只做2年就不做,會持續推動。」林全說。「就像考試要考100分,這是目標,雖然不一定每次能達到100分呀,但是目標還是要設定。」林忠正忙著舉例道。
#@1@#林全說明,目前公股銀行12家進行整併或民營化的金融機構資產市占率達56%,政府是希望用2種方式來達到公股銀行減半,「1是公股銀行間的整併,2是藉由公股銀行股權釋出,由民營企業經營,而非糊裡糊塗將公股銀行資產全部賣掉。」他指出像僑銀(5818)、台開(2841)、彰銀(2801)整併後其資產市占率才降了6%,但這些銀行藉由整併或民營化引進外資或國內具有高度競爭力的銀行後,可擴大原本的資產規模、改善經營品質、提高競爭力。林忠正則舉出,「以台灣最大家的銀行台灣銀行來看,世界排名才在125名,韓國、香港的銀行都在我們的前面,再看到整個台灣的金融業只占GDP的12%到13%,人家香港都已超過20%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服務應是消金、企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4項都強,但台灣放眼望去還沒有這樣規模的銀行,可說進步空間還很大。」林忠正期許道。
#@1@#在語帶保留是否會跳票的問題後,林全接著針對二次金改政府有無賤賣國家資產、損害國家權益作解釋。僅管現場記者並不是頂關心這個議題,但林全仍作了詳盡的說明:「外界稱金控公司不必出半毛錢就可合併公股銀行的事是子虛烏有,我們在辦理金融機構整併或釋股時,均依照法律規定,透過市場機制辦理,其中釋股價格除參考公司財務、經營狀況及市場價格外,對於經營權之移轉並以溢價為之,以保障股東權益,為國庫爭取最高收入,不會有賤賣國家資產及損害國家權益的情形發生。」林全以最近彰化銀行辦理之現金增資為例:「這次彰銀增資案,財政部並未釋出任何股票,而是由彰銀以私募方式發行14億股特別股,於今年7月22日決標時,由台新金控以每股26.12元之價格得標,其價格較彰化銀行當日之收盤價18.6元溢價40.4%,亦較投標底價之每股17.98元溢價45.3%,增資總額增為366億元,是國內歷來以現金增資方式,完成經營權移轉其溢價幅度最高的成功案例。」
#@1@#讓法人失望、外資批評到不行的台企銀合併案,林全也特別為財政部喊冤:「台企銀整併作業程序均依據證券交易法及國際慣例辦理,為保護投資大眾權益,除應予保密部分不予公開外,其餘皆有揭露。投標作業也都是以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至於第2階段依規定與最高投標出價者議價,是為了保障股東權益,為股東爭取最高之收入,絕無黑箱作業及賤賣資產的事情發生。」林全解釋,這次台企銀整併計畫,是由台企銀先成立專案小組以規畫具體推動方案,並在董事會通過高盛亞洲證券為本案之財務顧問後,隨即進行相關規畫準備,經6、7月之前置準備作業後,於8月9日接受潛在合併對象之初步投標建議書後,決定第1入選之潛在合併對象。接著在8月16日至8月30日安排進行實地查核,並由台企銀於8月18日經董事會討論後公布公開招標之基本條件,包括換股方式、員工權益保障、維持中小企業業務、執行委員會之設置及董監事席次分配等。並於9月9日為第2回合之投標作業,以價格決定最後之合併對象。「政府只是站在鋪設一個合併的環境,鼓勵但不強迫,我們要求的是程序一定要透明,並且符合商業慣例,會考量公司、股東及員工3方面的權益,哪來的圖利廠商。」林全委屈道。面對各方的質疑與壓力,財政部雖然已是加緊推動二次金改,陸續放寬各種合併限制,但還是被批評為龜速、沒魄力、沒有完善的配套政策,甚至更慘的是金改被外資視為國際笑話一樁。儘管林全、林忠正在記者會上一再重申「對於推動二次金改我們的決心是很強的」,但目前看來「大而美」與「速度」之間,還真是讓林全難以兩全。短期內在財政部尚未做好取捨前,投資人還是避開與合併、消費金融有關的銀行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