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彭淮南總裁本月十日示警:全球經濟復甦腳步疲弱,可能陷入長期低成長的所謂「新平庸」(New Mediocre)時期。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的人,大概不太容易明瞭,這個時期的到來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用台股走勢來打比方,應該就容易懂了。二○一二年財政部打著公平正義的旗號,恢復課徵證所稅,股市資金大量流失,雖然加權指數緩步墊高,但量能急縮、一片死氣沉沉,股民失去信心,對股市未來完全沒有期待。這,就是新平庸時代的社會現象。至於新平庸時代形成的原因,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是肇因於:1.已開發國家面臨低投資、低通膨、高債務與高失業等問題。2.新興國家經濟成長趨緩,使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疲弱。新興國家的代表─中國大陸,經過連續二十五年高度成長,在基期不斷墊高情況下,成長幅度趨緩本為正常現象。弔詭的是,已開發國家代表─美國在推出QE、大印鈔票情況下,竟還面臨低投資、低通膨、高債務窘境,因此被迫連續推出四期QE,一個本為臨時措施的政策竟延續五年之久。深究其因就在於,美國聯準會新印出交給銀行的鈔票,本應由銀行貸放給私人企業投入生產事業,以提高就業率,從而刺激經濟景氣成長。但金融海嘯後,銀行業一來不敢輕易貸放給私人企業,二來他們發現自己運用這些資金從事金融商品交易的獲利,遠高於傳統的貸放業務。因此,這些不斷接收聯準會源源不絕供應鈔票的銀行,就不斷把鈔票投入金融炒作。至於需金若渴的民間企業得到的,只是杯水車薪。君不見金融海嘯以來,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銀行業幾乎都賺到腦滿腸肥,但國家經濟成長率和失業率卻未見明顯改善。簡單的說,如果各國央行不懂得如何防堵銀行業「公鈔私用」,就算印再多鈔票,也只是製造出更多金融怪獸,至於經濟景氣、失業率這些問題,也只能得到銀行業吃剩的湯汁略微滋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