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因過去任期中的優異表現,被國際譽為「七星級」總裁。然而這陣子在全球抗通縮、強推量化寬鬆(QE)、競貶貨幣之際,台灣卻近乎如如不動,仍以穩定匯率為最高指導原則,導致出口產業損失慘重。除了標誌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廠商匯損嚴重,連身兼全球製造業之母的工具機產業,縱使汽車與航太業景氣已進入繁榮期,還是出現了接單不敷成本的窘境。從美國率先實施QE以來,已經挽回經濟頹勢,美元先貶後升,撈到先行者的紅利;日本量化寬鬆使日圓貶了近五○%,歐元區則讓歐元貶了一成多,就連對岸的中國也為了令經濟軟著陸,啟動中國模式的QE。我國央行盯住美元的政策窠臼,看似穩健,其實對於世界新一輪的貨幣戰爭,坐令相關國家釋放資金營造股債市場榮景,從而推升實體經濟,顯得有些麻木。遲至最近熱錢湧入,央行終於祭出所謂「彭淮南防線」,力阻台幣升值、驅趕熱錢,類似被動式地因應全球貨幣競貶,實在看不出央行配合台灣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高度。於此同時,財政部與金管會政策性地為股市衝萬點喊話,央行卻一面驅趕熱錢,部會間的政策矛盾,是否也突顯政府的內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