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出口警訊不斷,引起財經單位注意。為此,經濟部終於別出心裁,要「放出三隻帶路雞」,分別從啟動投資帶動出口、以整體解決方案帶動出口,以及強化拓銷政策並積極加入TPP、RCEP等區域經貿整合,設法提振台灣的出口。不容諱言,加入TPP、RCEP等,一方面何時能成立,尚在未定之天;另一方面其中涉及強權的合縱連橫,非經濟因素左右全局,處在夾縫中的台灣有多大的機會,誰也不敢斷言。然而出口既為台灣經濟的生命線,將之寄託於時間、機率兩不確定,又操諸他人之手的機會,太不切實際。即使成功,也只是讓我們與競爭對手在亞太地區平起平坐而已,實在加不了多少分,不可寄予厚望。至於所謂的整體解決方案,如eTag、Ubike等,相較於整個台灣出口產業,實不過九牛一毛;中長期再規劃出一些如智慧城市、雲端、物聯網等相關方案,不唯遠水難救近火,而且這些趕時髦的玩意,不要說其他競爭對手,連中國大陸都遠遠超前於台灣,我們現在尚未起步,又敢奢想占到多少便宜?所謂啟動投資帶動出口,其真正意涵就是複製二十多年前台商西進投資建立世界工廠創造上游產業出口的往事,找到下一個世界工廠,再建立一個三角貿易關係。事實上這也正是六年來我們所積極鼓吹者。但一個世界工廠的成立,必須具備種種複雜條件,絕非一蹴可幾;尤其在對岸的世界工廠的輝煌戰績之後,曾經滄海難為水,要再達到如彼高峰,幾無可能。東南亞本具相對優勢,但多年來行政效能、有效整合等條件迄未成熟,其土地、勞動成本則節節上升,成功的機率益發低落,即能成功,也不是眼前數年間事。因此,三隻帶路雞,或太羸弱、或腳步蹣跚;當務之急,還是趕緊發掘台灣在地緣優勢與產業結構方面的有利條件,別闢蹊徑。蹉跎六年,復受在野黨極力杯葛的自由經濟特區配合單邊貿易開放,即是最佳選擇,唯不知何日可出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