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息旺季來臨,市場上傳出棄權息賣壓的說法,但投資人不要被模糊了焦點,除權後能否填權息才是重點。時序進入六月底,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回顧六月份,國際利空如希臘債務違約問題、美國啟動升息、韓國MERS疫情擴散,及外資連續賣超,這些外國聯軍大舉空襲台股,也讓台股絲毫沒有喘息的空間,更使散戶們被迫斷頭面臨追繳的壓力。就在市場投資人稍做喘息恢復元氣的同時,七月份除權息旺季即將到來,市場上又有人開始擔心,由於稅制的改革,股利扣抵稅額將減半,是否會引發棄權息的賣壓?盤後巨額交易 毋懼棄權息賣壓可扣抵稅額減半是以投資人得到的股利總額所含可扣抵稅額之半數,抵減綜合所得稅,投資人若自身綜所稅的稅率若較營所稅為高,將需要補稅。今年上市上櫃公司總計將發出高達新台幣一兆一千億元的現金股息,若以目前的台股市值約二十九兆元計算,殖利率約為三.七%左右。若以原始大股東的心態,持股都是以千張萬張計算,若為了少繳點稅金給政府,遂出脫原有大批持股,把這些股票都倒給市場,則強大的賣壓勢必影響股價,跌幅絕非一%、二%可以結束,此時將出現「省了稅金而賠了價差」的情況發生。此外,如果持股不夠雄厚,則出脫持股可能出現經營權遭到市場有心人士接手的風險發生,因此大股東為了避免少繳稅金而出現棄權息的賣股,實是不可取的想法。大股東等大戶若是透過盤後鉅額交易,將手上股票轉讓給公司法人或特定人,等該檔股票除權息日後,再經由鉅額交易轉回原大股東手上,等於棄權息、免繳股利所得,又可拿回股票。如此股票並未在市場交易,更不會影響到市場價格,又何來棄權息賣壓呢?小股東在意的是能否填權息再以市場上的小額投資人而言,以一般上班族資產一百萬元的持股計算,上述提到台股的殖利率為三.七%左右,意味著投資人將可以領到三萬七千元的現金股利。然而在新制上路後,新制的稅額與舊制的差異數,大約等於股利淨額乘以可扣抵稅額比率,再乘以五○%。若投資的綜合所得稅的稅率較低,仍可享有退稅的可能,若投資人的稅率較高,則可能需補繳數千元的稅金。如果僅以數千元差距的金額,而出脫手中持股,待除權息後再回補,投資人除了必須承擔其中的價差風險之外,尚有券商手續費與證交稅等成本的考量,因此為了這些蠅頭小利而承擔可能的風險和成本,實在是不划算。就上述所言,今年可扣抵稅率減半,投資人實際上所配發到的股息變相減少,市場上投資人均直覺將出現大量棄權棄息賣壓,但在實務操作上可能未必如此。參與除權息最重要的仍在標的股票未來的營運展望是否樂觀,在除權息之後能否完成填權息;若能每年皆順利填權息,將遠比在除權息前出脫持股更加穩健並且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