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晚間發生的「八仙塵爆」,已被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定調為「國難」。當媒體反覆出現恐怖的驚悚畫面,電視談話性節目交相撻伐;殊不知,這一起意外,對國內藥政管理能力的嚴峻考驗,才要開始。平日早已緊繃的醫療管理問題,更曝露無疑。當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盤點醫材及藥品庫存,並試圖建立燒燙傷所需清單之際,另一方,大量湧入的捐助醫療物資,不禁叫人疑惑:有一套SOP嗎?否則忙中有錯、處置失當,豈不造成不幸者二度傷害?醫療疏失所造成的傷害,絕非危言聳聽,難道非得讓無辜百姓先親身體驗一堂「災難課」,政府才會回過神來?「食安」問題,即是鐵證。從塑化劑到黑心油事件,賠上全民健康、台灣的國際美食形象,才換得修改《食品安全衛生法》,以「食品登錄辦法」的SOP規範食品業。相較於「食安」,「藥安」豈非更不容忽視?藥品條碼化草案 躺了十年「醫療疏失」早已不是新聞。去年,國內就有廠商將過期醫材重貼標再販售,也發生仿冒黑心骨材造成上百家醫院受害,和偽造止血紗布在市場長期流通,藥品部分更不乏給藥疏失案例。我們不禁要問:政府的把關機制為何?有一套從供應端到使用端完全透明的管理規範及流程嗎?否則如何確保民眾不再受害?事實上,政府並非不思作為。早在民國九十四年,當時的藥政處即草擬「藥品條碼化草案」,作為未來「藥品履歷」的管理基礎,只是,這個草案躺了十年,至今仍毫無動靜。如今,看著醫療資源自四方八方湧入,實在要為食藥署捏把冷汗。辛苦任事的基層公務員、醫護人員,在欠缺藥品及醫材規範和相關管理系統下,如何確保從盤點、運送到臨床使用的流程中,不出任何差錯?當指責聲浪襲來,他們似乎只能再次成為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