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引進外資後,八國聯軍憑著船堅砲利,在台股迅速站穩腳步,且一步步擴張版圖,時至今日,儼然成為台股最龐大的主導力量。原本獨霸台股三十年的主力們,就像遠古的恐龍,隨著環境變遷而從地球舞台上逐漸消逝。台股自民國五十一年開張後的初期,掛牌家數少,民間資金不足,除了之前在上海股市曾做過股票的少數「外省人」外,參與者極少。六○年代後,社會逐漸富足,參與投資者、投入資金越來越多,股市波動越來越大,投機空間也就越來越大了。但對於新參與的投資人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又不知從何學起。此時有些在大陸時期就有投資經驗的所謂「老師」,就成為其跟隨操作的指標。久而久之,很多投資人覺得這樣跟著老師跑來跑去頗為麻煩,乾脆拿出部分資金委託老師操作。這些老師手中資金越聚越多,在那個每天平均成交值僅有一億元的時代,往往可以決定股價短期跳動的能力。於是,「主力」就逐漸成形了。這些初具雛形的「主力」,大致有些共同的特徵:本身即具一定的財力;操作股票經驗豐富;有目共睹的操作績效;具備吸引資金的魅力。當時,具備以上所有條件的,就是後來人稱「雷公」的雷伯龍。第一次見到他,是在當時中央信託局開設的證券部。海軍出身的雷伯龍,抬頭挺胸站在證券大廳下單,有如站在軍艦艦首的將軍,指揮著大軍乘風破浪向前。那種氣勢,已經預告接下來的十五年,台股就是雷伯龍的天下。民國七十四年,台灣錢逐漸淹腳目。在大幅開放券商家數以及台股進入電腦化時代,各地投資人都能方便下單,於是資金逐漸集中至股市,加權指數也從同年八月的六三六點起漲。當時,幾乎人人期待台股能突破千點大關,但誰都沒想到,四年半後,竟能飆漲二十倍來到一二六八二點。很多人可能都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叱吒一時的主力。下周開始,我們將一一點名,當年台股黃金年代曾經成名立萬的主力風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