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動了全球創新創業的熱潮,多個國家都將創新創業作為拉動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重要支點。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快速迭代,讓「彎道超車」的創業商機更是俯拾即是。這似乎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從矽谷、紐約蔓延到北京、上海,全球各地的孵化器、創業園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毫無疑問,中國大陸已經開啟了大眾創業的新時代。去(二○一四)年上半年,僅中關村新創辦的科技型企業就已經超過九千家,平均每天誕生四十九家,比二○一三年的六千家高出了一.五倍。「互聯網+」吸力 創業浪潮一波波另一份《二○一五互聯網創業白皮書》報告數據顯示,二○一四年中國大陸「北上廣」三地新成立公司合計占比達到七三.八四%,從細分領域來看,電子商務無疑是去年最熱門的領域,計有七二九家,占比一三%,而本地生活領域、金融領域則分別以五九○家、五八七家位列二、三。二○一五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次寫入大陸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第四次創業浪潮已經襲來,而在「互聯網+」的召喚下,大陸政府扶持創業的力度空前,為創業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相對公平的機會。根據清科數據顯示:二○一四年中國大陸創投市場平均投資規模達九八六.一七萬美元,投資案例一九一七起,較二○一三年同期增長六七%;今年第一季度,從投資案例數方面看,互聯網行業以一四八起交易位列第一。今年以來,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提出,簡化創業企業工商註冊手續,為創業者提供優惠的服務和財政補貼,以及要加快發展創業孵化服務,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孵化服務。四個條件 審視你的創業優勢這些政策的出台意味著大陸國民經濟轉型的動作,也為「互聯網+」戰略的鋪路,客觀上推動創業者熱情高漲。互聯網浪潮帶來的變化固然拉低了創業的門檻,但也意味著可以同樣參與競爭的人多了,每一個創業團隊都必須清醒地檢討以下四個條件:第一,擁有強大的創始人和優質團隊創始人是決定成功與否的第一要素,強大的吸引人才的能力,強大的執行力,較強的產品能力都息息相關。一位資歷深厚、有個人魅力的創始人,可以源源不斷吸納高端人才加入團隊,高效的團隊在正確的方向上做一件正確的事,才更容易獲得成功。第二,判斷模式的好壞一個好的模式不等於一個好的概念,好的模式應該在綜合結果上優於原有的模式,綜合結果的判斷因素應該至少包含: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人力及時間效率、財務上的投入產出比。在資本市場寒冬時期,投資人更希望看到那些融不到資自身可以實現盈利,融得到資可以適當補貼迅速獲得市占率的項目。第三,客觀冷靜捕捉市場機遇思考行業的規模是不是夠大。如果不夠大,是不是值得你花那麼多時間,是不是需要及時做變動,必須客觀冷靜的去審視自己所處的創業環境,和面對自己所處的市場。研究市場的需求,但切忌認為商業機會等同於市場需求。第四,要有足夠的資源創業資源條件主要包括幾個方面,(1)業務資源:賺錢的模式是什麼;(2)客戶資源:誰來購買;(3)技術資源:憑什麼贏取客戶的信賴;(4)經營管理資源:經營能力如何;(5)行業經驗資源:對該行業資訊與常識的累積。 對於準備邁入互聯網創業的台灣年輕團隊,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創業前除了要有足夠的資源準備外,心理素質的準備更為重要。好好用心回答以下問題:第一,創業的動機是什麼?是否有意願承擔風險?過去的利益是否捨得放棄?第二,是否具備創業者應有的能力與素質?是否能承受挫折?是否具有綜合全面的素質,還是有專項技術特長?第三,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與耐力度過創業期的消耗?第四,創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以及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風起雲湧的創業時代,泡沫巨大,失敗者必然占多數,只有那些能沉下心、獨立思考與具創新能力的創業團隊,才能生存下來。台灣年輕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