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歐、日等國家在祭出量化寬鬆(QE)的貨幣政策之後,近期不約而同,決定開始鬆綁公共支出,推出財政政策,幫助刺激經濟成長。 尤其,這是美國從二○一○年來首次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主要原因當然是聯準會(Fed)準備升息,擔心貨幣流通量收縮,使得經濟復甦效果打折扣。而歐洲央行主要是提供基礎建設融資,以及因應突如其來的難民壓力。 另一方面,大經濟體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也產生熱錢效應,使得新興市場企業負債沉重,產能過剩,原物料價格崩跌,引發經濟衰退危機。若說這些工業大國量化寬鬆是以鄰為壑,一點也不為過。 而在美國聯準會即將調升利率,讓國際金融步入緊縮周期之際,新興市場企業的資金將益趨緊俏,銀行放款情況急速惡化,紛紛拉起警報,將使實體經濟雪上加霜。甚至,已有專家提出警告,新興市場國家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所受衝擊將比亞洲金融危機更加嚴重。美國帶頭實施的量化寬鬆,表面上帶動了世界金融市場的資金行情,然而是否也帶起了實質經濟的復甦,顯然還要打一個大問號,一旦美國升息只是一種虛張聲勢的宣示,那麼全球經濟所受的傷害就難以估量。新興國家如何自保?將是更嚴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