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接下來會如何發展,不僅攸關台股未來走勢,更關係全球金融局勢的後市。整體而言,我先做一個大膽假設,由於到目前為止,陸股走勢與二○○○年美國網路泡沫化的過程,已看到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最後的結果,或許會出現「相去不遠」的內容。以二○○○年美國那斯達克指數最後跌幅為六八%來看(從五一三二下跌到一六一九),陸股這一波泡沫的跌幅,至少會看到六○%。至少六○%跌幅的預估,除了參考美國網路泡沫崩盤的經驗,日本股市在一九八九到一九九三年那一段資產泡沫後的崩盤過程,則是另一個參考依據。回顧一九八九年的日本,不僅日本企業在國際上賺進了大量外匯,更推升國內股市與房地產一路狂升的榮景,全盛時期光是東京房地產市值,便可買下整個美國。然而,好景不常,日本房地產在一九八九年達到最高峰時,開始出現資產泡沫危機,大量銀行放款變呆債,不僅衝擊日本銀行體系瀕臨破產,股市更出現一瀉千里的崩盤,兩年內一路從最高三八九五一跌到一四三○九,波段跌幅高達六三%。當前中國大陸局勢,何嘗不也是如此?經濟快速崛起,一方面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累積出全球最多的外匯存底(最高峰曾來到三.八四兆美元);另一方面,錢多淹腳目的資金內容,不僅近幾年中國展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更直接帶動房地產甚至股市的大多頭行情,其中房價飆升,更上演了一齣「賣掉北京房地產,可買下整個美國」的驚奇戲碼。然而,從歷史經驗得知,這類「暴發戶」型的資產上揚,由於過程中牽涉到太多人性貪婪與恐懼的角力,以及金融體系(包括地下金融)過度貸款的風險,因此雖然發生的國家與區域各有不同,但最後,都是以崩盤收場。當銀行體系面臨因房地產或股市崩盤所導致的大量呆帳時,不僅會衝擊到銀行的生存,更會殃及企業的籌資管道,畢竟當銀行都自顧不暇時,對放款企業「抽銀根」便成了銀行自保手段,但後遺症就是加速企業營運衰退。此外,股市與房市的崩盤,對一般大眾而言,將產生財富大縮水的結果,進而影響「消費」與「投資」的意願,甚至引發通縮,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就是如此而來。近期中國汽車銷量連續數月意外出現負成長,也可視為內需開始衰退的一大警訊。除了正常銀行體系的不良放款問題之外,中國本身還有「影子銀行」的潛在危機。所謂影子銀行,指的就是年利率至少二○%起跳,如同高利貸的地下金融,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二○一三年的預估,中國境內影子銀行放款規模至少達到二十五兆人民幣以上,約占中國GDP規模四○%,廣發證券則預估至少在三十兆人民幣以上,其中占比最高的用途,是類似銀行理財的投資商品,約為七兆人民幣。換言之,一旦這類型影子銀行,因為融資方(借款人)的投報率無法超過貸款利率,甚至出現血本無歸的狀況,就容易引發全面性的倒債問題,加上牽涉的金額龐大,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破壞性,甚至被喻為是下一個「次貸危機」。總結而論,中國目前金融與經濟的整體狀況,都讓我看到二○○○年美國網路泡沫與一九八九年日本資產泡沫的相似內容,因此大膽假設:上證指數至少要跌六○%,才會看到明確的落底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