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中除了晶圓代工之外,DRAM也是全球產值相當高的產業。DRAM的中文名稱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只能暫時儲存資料,當電源關閉之後,這些資料就會消失,無法長久儲存,但FLASH卻是可以長時期儲存資料。打個比喻,DRAM就好像是暫時性的磁鐵,必須有電流經過才能產生磁性,而FLASH就好比是永久性的磁鐵,在一般的狀況下都具有磁性,因此,時下最流行的MP3以及大姆哥、錄音筆等都採用耐震性較佳及儲存容量較高的NAND FLASH。
#@1@#至於DRAM最主要功能,乃是用於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因此,其產業的興衰除了產能增幅多寡的供給面因素外,在需求面方面,主要還是受到個人電腦景氣影響。台灣晶圓代工業在全球仍占有龍頭的地位,然而在DRAM方面,目前南韓的三星電子不管是DRAM的製程技術與產能都位居龍頭的地位,也因此能掌控DRAM的價格,至於其他的世界級大廠如美國的美光、德國的英飛凌以及另一家南韓的大廠海力士,其競爭力已遠不及三星電子。DRAM過去十幾年的表現,十足是屬於相當標準的景氣循環股。當景氣來臨時由於DRAM出現供不應求,產品的價格節節上漲,在售價與製造成本之間的利差不斷擴大之下,國內各大廠獲利超過百億元也不是什麼難事,但當景氣走下坡時,由於產品呈現嚴重的供過於求,以致虧損超過百億元,也不是新鮮事。這些股票漲勢最強的一段,幾乎都是DRAM的現貨價格大漲,也是這些公司獲利暴增速度最快的時候。一旦DRAM現貨價格的高點出現,通常這些公司的股價也都已經處於高價區,這時投資人常常會出現一些迷失的現象,比如說會很納悶,為何這些公司此時公布的獲利數字都很亮麗,換算後的本益比遠低於當時大盤的平均本益比,但股價就是漲不動。有些投資人甚至會因當時的低本益比,而失去戒心或抱持可以長期投資的想法,結果在股價緩慢滑落之下已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等到DRAM的現貨價開始下跌,而股價出現連續重挫時這才驚覺,然而危機處理期已過。多數投資人常因虧損幅度過鉅而難以執行停損,以致陷入更大的災難。
#@1@#因此,這些公司絕對不能用本益比去操作,只能用重置成本的觀念在景氣的谷底去找尋買點,或者在供需方面預期未來DRAM將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才適合介入。由於目前全球DRAM大廠的製造主力已提升至12吋廠,而且製程也已進階到0.13微米甚至90奈米,良率亦大幅提升致使產能大增,因此,以往3~4年一個循環的規律恐將改觀,未來另一次DRAM的買點也將更難掌握。半導體的後段主要就是封裝與測試。封裝還區分多種,包括DRAM DDR、LCD驅動IC、覆晶機板等。一般提到封裝都會直覺的想到日月光(2311)及矽品(2325),這是國內的兩大龍頭大廠,日月光過去雖然位居國內封裝的第1大廠,但因轉投資過多且當年介入國內房地產市場過深,使資金嚴重的套在山坡地,經營體質因而遠不如矽品,且股本膨脹過速,多年來每股的營收很少超過10元以上,加上毛利率不高,過去幾年來大約都在12~20%間波動。因此,最近5年的EPS都不到1元,而且其中還有3年的營運是虧損的。雖然,公司一直標榜其規模已超越南韓的安南而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投資價值卻遠不如國內的第2大廠矽品。矽品雖然亦曾在民國90年半導體景氣反轉時期出現14.73億元的虧損,然而董事長林文伯務實本業加上精準的眼光,因此整體的經營績效遠較日月光為佳,近4年的獲利也已見到明顯的提升,EPS大致上都可維持在1.5元以上,因此每當國內股市走空,而矽品的股價若跌落到20元以下時,市場的買家總會投以相當關切的眼光。至於其他的封裝及測試小廠,受到相關產業景氣興衰的影響更為直接,尤其是測試公司,若是未能達到經濟規模則極易陷入虧損。有一家封裝廠及其旗下的測試廠鑫成與鑫測,也曾是未上市公司中的大熱門股之一,矽品亦是其大股東之一,筆者當時也曾經買進投資並參與每股認購價18元的高額現金增資,幸好在股價漲到40元附近及時獲利了結,當時還殘留了400股的股兒子因盤商不收零股而未能出售,結果公司最後宣布結束營業,在償還各項貸款之後已無法分配任何現金給原股東,股票變成了壁紙。從這個案例可知,規模較小的封測廠,股價的波動性甚高,絕大多數公司只是另一類的景氣循環股而已,千萬不可在業績表現亮麗且股價已經高漲之後才去投資。一般投資人若不熟悉這個產業千萬不要隨意投資這些二線的封測廠,否則極易遭到血本無歸的命運。
#@1@#下游的零組件在個人電腦方面,主要是銅箔基板(可區分為硬性及軟性),印刷電路板(區分為硬板、軟硬板及軟板)。銅箔基板因進入門檻較低,所以早期連原本專做膠帶的亞洲化學都曾設立電子事業部,專門從事銅箔基板的生產,然而由於過度競爭,亞洲化學乾脆將整個銅箔基板廠出售,當時還算是賣到好價錢,有不錯的獲利。因此,銅箔基板廠實在沒有太高的投資價值,反倒是其上游的玻纖布,可視為電子股中另類的原物料股。大廠台玻(1802)因玻纖布占其總營收的比重過低,即使玻纖布的價格大幅上漲,對其貢獻度還是相對有限,專業廠德宏(5475)和建榮(5340)受益較多,股價較容易出現可觀的漲幅,在民國92年至93年間就因為玻纖布價格大漲,使德宏和建榮的股價漲幅都超過了350%,只是這種行情是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
#@1@#民國83~87年是印刷電路板(PCB)的全盛時期,國內除龍頭大廠的華通(2313)、楠梓電(2316)外,上市櫃的相關公司都曾有極佳獲利,EPS超過5元以上的比比皆是,因此除華通曾創造337元天價外,金像電也創造出250元天價,至於小廠如九德電子的天價也有210元,其他個股除清三外,高價也都有百元以上的水準。當時全台的大小PCB廠不下200,然而台灣在全球的PCB產業市場占有率並不高,加上PCB市場在民國88年以後即已面臨供過於求的窘境,各公司的獲利迅速的下滑,許多小廠因生產規模過小禁不起殺價的競爭而紛紛陷入虧損的命運。即使位居龍頭大廠的華通因過度的依賴英特爾,以為在桃園的大湳建新廠之後,未來覆晶基板的訂單就會源源不絕,結果事與願違,大湳廠的完工卻是華通噩夢的開始。華通在民國89年還有36億元的獲利,但90年就已迅速的滑落到11.5億元,91年虧損金額就已遠超過90年的獲利,92年虧損金額更進一步的擴增至39.7億元。華通給予投資人的評價在短短的3年間就從天堂掉到地獄,從績優股變成問題股。華通的高價神話破滅之後,PCB市場,除了極少數能接到國際大廠訂單,且採取少量多樣生產方式以拉高毛利率的公司外,絕大多數的公司其股價淨值比不易超過1.5倍。但是這些極少數高股價淨值比公司的優勢通常也無法持續很久,因為新的競爭者可能很快就會加入這一塊市場,少數成為日本廠商代工夥伴的公司,則訂單的穩定度相對較高,因為日本大廠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度甚高,通常必須經過相當長的認證期,由於磨合期相當長,因此若是被日本大廠認定為合作夥伴,則很少會遭到抽單的命運。以雅新(2418)為例,民國89年之前的雅新原本只是一家生產軟性印刷電路板且資本額不及10億元的小廠,然而在經過日本消費性電子大廠新力的認證,成為其DVD播放機的代工廠,訂單量幾年來仍不斷的放大,因此今年營收已突破300億元大關,雅新的資本額也暴增至98億元,年獲利也將超過40億元。然而,目前國內走雅新模式的公司似乎並不多,因為必須忍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期間公司可能會付出滿多,但卻難有明顯的獲利,在短視近利的情況下,國內的廠商通常比較傾向於接受價格競爭,而去接美國廠商的訂單,結果營收雖然明顯增加,但獲利卻經常出現不增反減的現象,甚至陷入虧損的命運。
#@1@#倒是聯電集團的欣興電子(3037),近年來在製造技術及生產規模上逐漸脫穎而出,已成為國內PCB產業的龍頭大廠,也成為近幾年來營收與獲利仍能不斷創新高的極少數PCB廠,而且欣興電子與鴻海集團已建立策略聯盟的關係。鴻海集團近2年開始進軍手機代工業,而手機所需的印刷電路板預期將由欣興電子供應,對欣興電子而言,將是未來業績能否出現大成長的最重要關鍵所在,因此對於欣興電子的後市倒是可以多加追蹤。至於,以往主力產品為單雙面板的績優股敬鵬(2355),過去的優勢漸失而產品的毛利率也明顯下降,EPS更在今年跌落到2元以下,除非股價出現嚴重超跌,否則投資價值已大不如前。至於PCB的後起之秀健鼎(3044),目前多種電子產品所需的PCB都包含在其產品組合中,甚至包括目前市場上最熱門的iPod,以至於今年健鼎的業績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只是股價淨值比已遠高於3倍以上,似乎也已出現適度的反應,未來股價的上檔空間也將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