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台北股市可以說是「外資行情」,外資卯盡全力大幅買超台股,以破歷史紀錄的買超動作,讓一片低迷的加權股價指數硬生生的漲了420點,總計11月份外資買超金額高達1,784億元,平均花費4.24億才能讓台股漲升1點。外資看好台股加碼的背後因素很多,例如:台股的漲幅落後國際股市、台灣的科技類股相對便宜、新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貝南克(Bernanke)上任、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欲暫停升息等等的這些因素,讓國際熱錢湧入台灣,同時也使台幣升破33.5元的關卡。不過,讓外資如此費力拉抬的原因在於,國內的投信法人頻頻賣超,似乎對台股投下不信任票。
#@1@#國內投信法人在股票市場所受的投資規範與限制,比外資機構還要嚴格。因此,基金經理人在操作一檔基金的時候所考慮的因素甚多,而且,較外資更看重國內政治環境。政經不分離,尤其是11月是選前政治熱的高峰期,政治要素也反應於一般投資人與法人的操作策略:融資未見大幅增加與國內投信總計11月份站在賣超的一方(****這句話什麼意思?)。但是,很明顯地,這一次國內投信法人與大多數投資人已錯過了台股從5700點直奔6300點的大行情;愈到年底,法人愈有績效的壓力。所以,如何從國內法人在11月的動作之中,找到有可能在12月買進的股票,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1@#投信有作帳的壓力,在不同的環境中,會運用不同的作帳方式。例如,選前政治因素的干擾,投信法人為求績效表現,可能不去拉抬自家基金的股票,反而去砍掉對方基金持股最多的股票,造成對手基金淨值的下滑,相對的自己基金的淨值便可較對手維持較高的優勢。12月選舉結束後,在11月賣掉的持股,使得投信法人手上有多餘的現金可以加碼。因此,12月份可能出現不一樣的作帳手法,採全力拉抬手中持有的股票。畢竟接近年關,市場資金面會愈來愈寬鬆,有利於作帳行情出現。這樣的看法定調後,就可以開始從非電子股族群下手,找尋投信法人有可能在12月份買進的股票。首先,觀察去年11月以及12月投信的進出狀況,在大環境相似下(去年同一時間有立法委員選舉),尋求投資或搭法人順風車的機會,從中發現具有漲相的個股。
#@1@#圖表中統計,去年與今年同一時期的三大法人進出動態,在國內投信的進出方面有相似之處。從去年12月的三大法人買超合計前10名的股票中,可以發現非電子族群中的金融股,幾乎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說,法人在年底尤其是12月份對金融股的關愛更甚於其它月份,所以,12月份開始,應留意金融股。把目標鎖定在投信的動作,表列中的台企銀(2834)在去年11月份慘遭投信毒手,被狂賣了2.6萬張;但是,隨後一個月(12月份)內,幾乎被原封不動的買回,讓台企銀在去年的12月股價有9.4%的報酬率。同樣的狀況發生在今年11月,投信基金在台企銀這檔股上,亦站在賣方,因此,12月份可否與去年同期一樣創造出9.4%,甚至更高的報酬率,值得期待。以台企銀的基本面及消息面來說, 12月1日財政部公股小組層(**** 什麼?)表示,台企銀可能併入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及華南金(2880) 3家金控之一,在銀行併入金控,且年底前官股銀行整併計畫的既定政策之下,有合併題材的相關金融股,可望有不錯的表現,所以,台企銀有機會在股價上做表態。另一檔金融是彰銀(2801),繼台新金(2887)正式取得主導權後,近期除了台新金本身的股價表現強勢之外,彰銀亦有走出谷底的味道,從去年投信進出表中可見,雖然11與12月份對彰銀都站在買超,但是,在12月份對彰銀的喜愛程度更加倍,買超幅度擴大了85%,讓股價漲了11.11%。今年11月份投信法人對彰銀亦站在買方,所以12月份亦可留意彰銀的股價,不排除有機會歷史重演。
#@1@#12月累計到5日為止,台企銀股價漲幅大約5.33%,相較於去年同期的9.4%,還有可以一拼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以前的台企銀股價,是先歷經大漲,今年的台企銀股價卻是先大跌後再打底,所以在下跌後籌碼變乾淨的情況之下,台企銀股價有機會可以往票面值10元挺進,股票投資報酬率有可能比去年優異。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彰銀身上。到本月5日為止,彰銀的股價漲幅大約是5.75%,與籌碼有關的融資餘額水位也降到新低紀錄,只有22.2%,加上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公開表達欲繼續加碼彰銀的決心後,彰銀在12月的股價表現令人期待,股價漲幅有機會超越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