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為發展人工智慧(AI)的必要條件,誰能擁有越龐大的數據資料庫,誰就有機會稱霸未來的世界,「數據為王」幾乎已成為市場的共識,也是兵家的必爭之地。中美兩大電商龍頭阿里巴巴及亞馬遜(Amazon),數據蒐集的動作更是從線上開始延伸至線下,為所謂線上結合線下的「新零售」模式發展建立完整資料庫。六月中亞馬遜宣布以一三七億美元收購全美最大天然有機食品連鎖零售商 Whole Foods Market,進軍實體生鮮超市。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調查顯示,Whole Foods 有六十二%的客戶是亞馬遜Prime會員,未來可進行交叉銷售促銷。亞馬遜能利用Whole Foods逾四六○家的實體店作為分銷中心(通路),擴建其線上食品雜貨配送服務,也可在店內銷售Kindle閱讀器及Echo智慧音箱等設備,提高自有品牌滲透率。更重要的是,此併購案,可補足亞馬遜在線下消費者購物行為訊息蒐集的缺口。亞馬遜併購Whole Foods,補足消費者線下行為數據未來還可聯結兩家數據資料庫,對店內顧客的消費模式進行深入分析,觀察對顧客消費行為造成的影響和變化,藉此協助Whole Food壯大自有品牌市場。波士頓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Kenneth Sanford表示,若Whole Foods的交易數據與亞馬遜Echo及Alexa智慧家庭平台上所收集到的數據結合,未來就可預知消費者需求,並自動將相對應的食材送到府,提供客制化的「自動買菜」體驗。市場也預期亞馬遜未來將採用去年推出的無人零售商店「Amazon Go」技術,消費者只需透過智慧型手機進行付款,不需要在收銀台前排隊結帳。藉此創造出與競爭者在實體店面的市場區隔,同時減少店面的人力成本,剩下員工則可專注在改善消費者體驗的工作。相隔不到幾天,已推出自有品牌服飾的亞馬遜,又宣布推出一項挑戰實體服飾通路的新服務,提供Prime會員Prime Wardrobe(衣櫃),會員可在網站上挑選三件或更多符合條件的衣服,寄送到家試穿七天,之後再把不要的產品免費寄回。試穿期間並無需為商品付費,若試穿後決定購買,還可再享有最多八折的折扣。美國商務諮詢顧問公司AlixPartners表示:「這項服務對傳統零售廠商是當頭棒喝,因為試衣間向來是實體商家與網購業者的最大區隔」。發展客制化服務,提升消費者體驗亞馬遜配合跨入時尚服飾領域,也推出相對應的人工智慧裝置「Echo Look」,比家族其他成員多了眼睛(鏡頭),可拍攝直式的全身相片或影片,同時內建「Style Check」軟體,是一種結合機器學習演算法及時尚專家建議的新裝置,讓你能夠比較Echo Look拍出的兩張照片,決定哪套搭配最完美,讓消費者在出門前,就可從頭至腳三六○度確認自己的裝扮。此外,亞馬遜可利用這套系統,儲存消費者的身材及外觀資訊,建立試穿的資料庫,並持續學習消費者的偏好,調整產品設計及推薦組合。預期可以幫助亞馬遜大規模自動化賣衣服的流程,特別是省下寄換貨的成本,將為亞馬遜帶來龐大利益。市場認為,Echo Look除了可替亞馬遜開拓時尚服飾市場,也可成為進入健康管理、家庭安全管理領域的敲門磚,透過影像紀錄每天的身體變化,量測基本數值,帶起健康管理市場的新風潮。今年四月亞馬遜更申請了個人客製化的專利,打造一間依需求訂製的自動化成衣工廠,專利系統含有紡織物3D列印機、裁剪機器、組裝線及相機,相機所拍快照用於反饋,提供衣物需做出的修改資訊。未來只要消費者對亞馬遜下單,機器人就會開始編織衣服,再確認、打包、出貨。除了耳朵、嘴巴外,Echo又多眼睛和臉亞馬遜除了推出多了眼睛的Echo Look外,近日也推出同時擁有眼睛及臉(七吋觸控螢幕)的「Echo Show」,讓使用者可撥打視訊電話,連接上亞馬遜的 Prime Photos即能瞬間化身為電子相框,透過 Amazon Music 播放音樂時,則能在畫面上顯示歌詞。畢竟光靠語音控制還是有其極限,像是想查詢食譜的完整步驟,少了畫面輔助總會覺得少了什麼,加上鏡頭及螢幕後,應有助提升使用者的體驗。在數據為王的發展趨勢下,可預期亞馬遜將會積極推出各式硬體裝置,蒐集消費者各種行為偏好。但目前看來,低價入門款似乎更被消費者接受,已躍居銷售主力。根據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報告,亞馬遜自二○一四年年底推出Echo系列產品以來,已在美國銷售餘一一○○萬台,訂價四九‧九九美元的Echo Dot,占了總銷量的一半以上,訂價一七九‧九九美元的Amazon Echo,銷量則占了三分之一。搭上新硬體爆發列車,供應鏈本益比將拉升雖說剛推出的Echo Look及Echo Show的價格仍有點高不可攀(分別為一九九‧九九美元及二二九‧九九美元),初期銷售量應不會太大,但依過去Echo的價格趨勢來看,相信未來一定會逐步降至平易近人的甜蜜點,屆時需求量就會大幅跳升,為相關硬體供應鏈帶來強而有力的營運成長動能。由於目前亞馬遜的策略並非要靠硬體賺錢,而是當作蒐集各式消費者數據的媒介,為了讓滲透率提高,硬體售價自然不會太高,相關零組件規格也就不用太高階,部分產能吃緊的零組件,訂單可能轉向二、三線廠。對供應鏈而言,亞馬遜的訂單對獲利貢獻或許還不大,但二、三線廠若能打入其供應鏈,等於搭上需求正處於爆發成長期的新硬體列車,提高市場願意給予股價的評價(本益比)。先進光、敦泰接獲新品訂單,增添營運成長動能Amazon Go運用了感應器、電腦視覺及深度學習演算法等技術,能夠自動判斷消費者現在位於哪一列貨架,透過鏡頭抓取拿商品的動作,之後再從消費者帳戶自動扣款,故超市裡需設置許多攝影機及各式感測器(重量感應器及紅外線感應器),市場傳臉部辨識鏡頭就是由先進光(3362)供應,若未來Whole Foods也採用Amazon Go技術轉型成無人超市,甚至拓展至其他實體通路,先進光的潛在訂單量就將有不小的想像空間。不僅如此,市場也傳出先進光已打入Echo Show的供應鏈(不排除也打入Echo Look),增添另一成長動能。Echo Show新增國內供應鏈還有敦泰(3545),負責提供觸控晶片。至於Echo Look及Echo Show其他零組件,推測延用原有供應商的機率不低,像是供應處理晶片的聯發科(2454)、晶圓代工的台積電(2330)(代工聯發科、德儀)、電聲元件的美律(2439)、喇叭的致伸(4915)、電源供應器的群光(2385)、組裝代工的鴻海(2317)及英業達(2356),均可能接獲新品訂單,可持續追蹤未來營運及股價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