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人做做看!那斯達克100指數(Nasdaq-100 Index)每年12月都會進行修訂,2005年新增了Google、Red Hat等12家表現優異的公司,當然,幾家歡樂幾家愁,也有12家被剔除,新指數於12月19日開盤時生效。Google可能是這一兩年來最受媒體青睞的網路公司,當其他網路公司都動輒得咎的時候,Google卻動見觀瞻。不少人以各式各樣偉大的商業模式來解讀Google,其實,說穿了,Google的營收來源就是網路廣告,「只不過」Google是利用本身獨特的技術,把別人的內容形成自己的版面來賣廣告「而已」。擅用他人創作來作商業用途?怎沒人告Google侵犯版權?怎麼沒有?2005年3月,法新社就遞上狀紙,說Google在未徵得法新社同意下,把法新社的新聞標題、摘要、照片等內容,刊登在Google新聞上,索賠1,75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7,750萬元),Google的反應是:立刻撤下法新社的新聞內容。
#@1@#擁有內容版權的法新社狀告Google,除了和法新社同感切膚之痛的路透社表示聲援之外,網路上的評論卻多半認為法新社搬磚砸腳,理由有二:1. 首先,絕大多數網站希冀在Google上名列前茅,以便藉由Google的人氣替自己網站帶來流量而不可得,法新社居然要求不列名,莫非頭殼壞去?2. 其次,由於法新社是新聞通訊社,他的業務就是「供稿」(Syndicate)給客戶,所以Google是從法新社客戶網站上取得內容的,因此實際上慘遭「撤下」的是法新社客戶的網頁。法新社自己不要流量是他家的事,但是他問過客戶沒有?客戶少了網友經由Google來造訪網站的機會,肯定不爽!
#@1@#Google並不只是把把其他網站的標題、摘要抓來作成目錄以供網友搜尋而已,Google其實是把別人的網頁內容全部抓到他自己的主機上,不過,或許是出於智慧財產權的考量,他用了一個很好聽的名詞,把這些「擅自」攫取自其他網站的內容稱作「頁庫存檔」(Cached),意思是他並不想侵犯你的版權,只是暫時放一下。每個人上網的時候,瀏覽器也是把網頁抓到電腦裡面「暫存」的,Google借用了這個名詞。差別只在於,個人電腦暫存的網頁只供個人觀看,Google所暫存的網頁可以給所有網友查詢。從古至今,「一將功名萬骨枯」已經成了不變的真理,搜尋引擎有如股市大戶,利用廣大的「散戶」內容網站,把他們辛辛苦苦生產的創作、這些取得時代價不菲的內容,輕輕鬆鬆的堆疊出自己賣廣告的版面,還以排名順序誘使內容網站你爭我奪,然後回過頭來「坑殺」這些「散戶」內容網站,有如「禿鷹」一般掠食他們的廣告市場。
#@1@#Google很聰明,他絕大多數的營收來自廣告,但他卻不會貪得無饜,所以Google不在那些「頁庫存檔」上面賣廣告,他賣廣告的版面是那些網友搜尋的結果頁面,雖然組成的元素是各個網站的標題、摘要,但我們必須承認那是Google加過工之後的新產品,這個新產品每一版面有10個標題和幾行相關文字,同一個網站頂多占其中兩個(較下層目錄的內縮排列),也同時避開了版權的問題。Google的作法,就像寫論文一樣:如果你的文章全部引用自同一來源,即使重新排列,也會被認定為抄襲;但要是你有本事從10個(至少5個)來源「編輯」成一篇新文章,說起來還煞有介事(跟網友搜尋的關鍵字多少有些關係),那就是了不起的創作啦!何況,Google畢竟能替網站帶來流量、生意,除了法新社這種食古不化、業務與流量無關的公司之外,你怎麼好意思去告他抄襲、侵犯版權?抓取他人產生的內容、運用電腦技術重新編輯出版面來賣廣告,還憑空創造了一個叫做Google「網頁排名」(Page Rank)的東西,好比「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那些排不上名的,只好買旁邊的關鍵字廣告。市值千億美元的Google就是這麼來的。
#@1@#Google搜尋結果頁面右邊的「關鍵字廣告」,聽起來很有學問,其實說得淺顯一些,那就是「花錢買名次」,這種業務的目標客戶顯然不是那些本來成績就名列前茅的「好學生」,而是另外大部分功課不好的「壞學生」!但由於網站眾多,因此,能夠排名在搜尋結果第一頁的「好學生」網站相對屬於極少數,絕大多數網站都是「壞學生」,Google當然也就財源滾滾!用學生花錢買名次,來形容市場上有如當紅炸子雞的關鍵字廣告,可能不太恰當,因為真實世界學生不太可能花錢買名次,大家不容易體會那種情境,更好的比喻可能是「賄選」?或者「作票」?網友需要到搜尋引擎去用各種關鍵字找資料,一次又一次搜尋相當於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選舉,而Google創造了一種排名的方式,等於坐莊當起選委會。這雖然不是單一席次的選舉,但是由於網友耐心有限,加上參選爆炸,排名在搜尋結果第2頁的網站跟落選沒什麼兩樣,Google還會在每次搜尋結果上故意顯示「約有XXX項符合YYY的查詢結果,以下是第1~10項」,讓民調落後的候選人急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所以如果本來就篤定當選前10名的網站,當然就不需要去花錢買票;但是如果把握不大,又想要當選,那就只好……。比較笨一點的候選人,就會當自己網站在某些關鍵字左邊「自然搜尋」(Natural Search)時明明排名在前、等於篤定當選,卻還去買右邊「落選公告」的廣告。Google股價會在2005年11月衝破400美元,跟很多人其實不懂這種關鍵字選舉的訣竅,卻故作時髦、胡亂花錢「作票」多少有些關係。網友散落世界上各個角落,想花錢買票還找不到人呢!怎麼辦?這時候選委會Google就出面扮演和事佬,反正電腦螢幕還有空間,在正式「當選公告」的旁邊,弄塊小地方、搞個「落選公告」、同時收點小錢並不是難事。前面說過,能夠當選的只有10席,絕大多數網站都是落選的,因此,要登上「落選公告」也等於另一場激烈度不亞於正式選舉的競爭,還好,這次知道該找選委會「作票」,而且,還好這次是金錢可以解決的!靠「落選公告」發跡的Google選委會也就順理成章的上了那斯達克10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