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日,發行17年的《中時晚報》正式停刊,全台灣就只剩下《聯合晚報》一份綜合性晚報。當時,已連續幾年都要虧上1、2億元的《聯合晚報》,雖然成為市場上的倖存者,卻不但不被看好,反而多認為它也已在倒數計時了。
沒想到2006年1月初,《聯合晚報》傳出損益平衡的佳音,在尾牙會中,難得出席的聯合報總管理處主管也參與,讓《聯合晚報》員工有「總算出頭天」的感嘆。
僅僅2個多月,《聯合晚報》就由虧轉盈,這也算是台灣才有的奇蹟。畢竟在這2個月裡,版面、內容與往常並無異。唯一異於往常的,就是廣告。
據廣告業人士分析,在《中時晚報》結束營運後,廣告主分配到晚報的廣告預算,幾乎全進《聯合晚報》的版面,而更重要的是,業績跟著股票走的《聯合晚報》,正好遇上11月、12月旺到不行的股市,就這樣,讓《聯合晚報》的營收三級跳。
雖然4年前,營收只有4億元的《聯合晚報》,如今也能獲利。只是獲利並未提振士氣。因報系將《聯合晚報》、《經濟日報》、《民生報》及《星報》等4家報社改併聯合報公司,與母報《聯合報》成為公司的5個事業處,有效管理成本。05年公司不但精簡8%人力,還取消主管用車、出租辦公房舍、汽油津貼減半等節流措施,已攪得工作氣氛低迷,一個事業處賺錢,恐怕也是:高興一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