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來沒有見過比這更矛盾的現象:數十年來,台灣從二次大戰的廢墟中好不容易重新站立,其後又能以全世界最快的成長率於30年之間從落後的國家進階為已開發國家,創造至今尚無人足以抗衡的經濟奇蹟;我們所倚賴的,除了自身的貧窮而過剩的廉價勞動力,就是慷慨接納台灣廉價加工品的自由經濟。其實,這個自由經濟準確地說,就是美國市場,因為在如此漫長的期間裡,不僅鄰近的日本從未停歇以保護主義阻斷台灣的去路,歐洲各國也毫不吝惜以種種貿易壁壘去保護他們本國許許多多富裕生活可能遭受廉價進口品威脅的本國廠商。但是從半世紀前到今天,我們這個不靠自由貿易立刻就失去生計的國家,可從沒有一天放棄過保護主義:從保護汽車業、牙膏業、農業,你能想到的任一個產業,沒有例外全都在政府老大哥的保護之下。只是在20年前受到美國無比強大的壓力我們被迫降低關稅,開放進口管制,台灣終於被硬推上經濟自由化的道路;可是那絕非我們心甘情願的選擇,而且只要現實環境許可,國內業者力量足夠強大,我們就要緊守保護主義的壁壘直到最後一兵一卒。因此許多產業到今天還沒有競爭力,台灣的大、中、小學的品質一年不如一年,台灣的金融業者到今天還不能進軍全球市場占一席之地。但相反地,我們卻發現每當一個產業的保護傘被迫撤除,這個產業就立即像脫胎換骨一般地突飛猛進,很快在國內市場站穩腳步,在國際市場出人頭地。冷酷的現實以數十年時間,在我們眼前活生生地證明:保護只會令人墮落,只有競爭才有進步的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數十年來始終堅持一貫立場絲毫不退讓的政府官員,完全無視於這無數無可懷疑的證據,下定決心 要保護到底、保護到最大範圍。眼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每年產值5億的毛巾業透過遊行、抗爭,要求政府對從大陸進口的廉價毛巾施加貿易制裁。政府官員努力配合演出,只是拿不定主義該指控這些廉價毛巾的傷害是透過公平貿易進行,因而要用進口救濟加以抵制呢?還是指控這是不公平的傾銷行為,因而該以反傾銷稅制裁。當美、歐兩大經濟強權為了爭議誰對本國農民補貼比較多、對貿易的干預最該減少的時候,美國的輿論發出諍言:這兩大強權的所作所為,是在從貧窮到勉維溫飽的落後國家農民口中搶飯吃,是剝奪他們跳脫貧窮的唯一機會。我們的政府官員與本土業者在揮舞保護主義大纛時,可曾想到他們的敵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