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相機市場怎麼了?傳統相機沒落,數位相機也一年不如一年。隨著數位相機的普及,傳統軟片相機日趨式微,以傳統相機為主力商品的大廠,如柯尼卡美能達(KonicaMinolta)、富士(Fuji)、尼康(Nikon)、佳能(Canon)等,營運虧損連連;除了以停產、大量裁員來因應之外,柯尼卡美能達這家百年老店,甚至在日前宣布撤出相機市場,並將SLR(Single Lens Reflex)數位單眼反射相機事業賣給了技術研發的合作夥伴──新力(Sony)。傳統相機產業進入景氣寒冬,看似前途無量的數位相機產業,卻也不怎麼好過。去年(2005年)日本國內的數位相機出貨量首次出現衰退,價格也急速下跌,機電大廠京瓷(Kyocera)因而退出數位相機市場,歐林帕斯(Olympus)則早在2004年的合併財務報表中,已出現了231億日圓的赤字,再加上手機內建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數位相機廠的光景,恐怕也會一年不如一年。
#@1@#日本數位相機廠商的慘狀,尤以柯尼卡美能達為最。該日商連年虧損,在相機產業的營運上已經出現困難,除了將數位單眼反射相機的事業讓渡給新力,一般數位相機和傳統軟片相機則將在今年三月底全面停止生產,彩色軟片和相紙也將在明年底停產。隨著事業縮小,柯尼卡美能達預定將在2007年上半年裁員3700人,裁員人數約占總員工數的一成。未來,將專心於多功能事務機和電子材料事業經營。柯尼卡美能達社長岩居文雄表示:「由於柯尼卡美能達本身沒有CCD的生產線,在成本上無法與其他公司競爭,因此,決定退出相機產業。」曾經是業界領導品牌之一的大廠──柯尼卡美能達退出相機市場,已形成負面指標,顯示在數位化洪流中,老將已不敵新秀。
#@1@#另一家相機大廠富士,也在上個月底宣布將於今年9月底之前裁員約5,000人,包含了日本國內約1,000人,海外約4,000人,占了集團全體員工約7%。在前一期財報中,預測今年3月的獲利,由於加上了800億日圓的資遣費用,營收從2兆7,000億日圓向下修正為2兆6,500億日圓,獲利也從850億日圓,修正為200億日圓。在彩色軟片的需求減少以及數位相機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富士在今年9月底前,彩色軟片的生產將減少3成,並將數位相機的生產線大量移往中國大陸,減少日本國內的生產。社長古森重隆表示,未來富士將會積極投資液晶電視面板等高度成長的事業,以改善收益狀況。成立於1917年的老牌相機廠Nikon,雖然沒有正式表達退出軟片相機市場,但相關動作,已露出端倪。8款單眼相機中,有6款已經逐漸停產,剩下開發中的2款,也將停止研發。2000年時Nikon的單眼相機還有108萬台的出貨量,到了2005年只賣出了14萬台,反觀數位單眼相機則賣出了160萬台,膠捲相機的營收,占相機事業總營收,不過3%而已。
#@1@#膠捲相機被打入了冷宮,數位相機成為當紅炸子雞,放眼全球市場,數位相機的銷售量,2003年為4300萬台,2006年預估會成長1.6倍,達到6900萬台,然而在全世界一片看好之下,日本國內的數位相機出貨量,卻在去年度出現首次的衰退,根據日本攝影映像機器工業會(Camera & Imaging Products Association)的調查,與2004年相比,去年衰退了1.7%,為840萬台。該協會指出,由於日本國內數位相機市場日趨飽和,尤其是2004年的出貨量已達高峰,再加上手機內建數位相機的畫素越來越高,消費者把手機當作數位相機來使用的情況已非常普遍,預估未來兩三年內,日本國內數位相機的出貨量,將呈現緩步下滑。
#@1@#在數位相機景氣開始走下坡下,快速跟進市場需求、強化產品功能,成了一條活路;動作太慢,將被逐出市場。歐林帕斯就是腳步過慢,才會在前年虧損高達231億日圓;歐林帕斯社長菊川剛也坦承,時代變動太快,當他們推出「高畫素、薄形、大畫面」的機種時,已落後其他競爭對手。然而,當功能戰已無法區隔市場時,一場腥風血雨的價格戰,就難以避免了。數位相機的低價競爭,使各大廠獲利銳減。京瓷早在去年3月的事業報告書中表示,他們已經無法在價格普及化的數位相機市場中競爭,再加上海外銷售據點的減少,相機的庫存越來越多,市價逼近100億日圓的相機都堆在倉庫裡養蚊子;所以,必須痛下決定,大幅修改經營策略,放棄數位相機市場。此舉,讓京瓷的光學機器事業部門,去年虧損了高達40億4900萬日圓,但從前年虧損73億5700萬日圓來看,京瓷壯士斷腕,的確是個明智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