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去年5月下旬台達電股東會後,大批媒體記者將董事長鄭崇華團團圍住,雖然這是可以預想到的場景,但大家所發問的焦點卻不是在台達電本身獲利狀況與未來展望,而全都集中在生產太陽能電池轉投資公司旺能光電的營運進度上。之後,就有位資深媒體人私下表示,「這個時候應該放空茂迪,並且改買入價格相對被低估的台達電。」現在回頭來看,這位資深媒體人的操作策略一半錯、一半對。錯的一半是,那時茂迪股價「僅有」400元上下水準,若是貿然放空,以今天800元以上價位來看,一定是被軋得哀哀叫。而對的一半則是,當時台達電股價雖在50元相對高檔,但若是當下大膽買進,抱到現在賣出,隨便也能賣到80元以上價位,不到一年時間的投資報酬率高達6成以上水準。
#@1@#回歸台達電本業來看,該公司為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生產廠商,其中,應用在筆記型電腦與伺服器的全球市占率更是高達40%與50%,可說穩居全球獨大地位,並且在技術研發與成本控制上都具有競爭力。但由於近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成長趨緩,目前亦積極切入液晶電視電源供應器,以及高毛利率的風扇、冷陰極管、太陽能電池等電子零組件。而這些新生產線預估將於今年陸續發酵,成為2006年台達電營收與獲利主要動力來源。在本業電源供應器方面,個人電腦應用仍為主要出貨方向,約占整體營收比重30%,今年在英特爾(Intel)推出新規格產品的支撐下,出貨量可望持續成長。而液晶電視電源供應器已於2005年第三季開始出貨,目前是以外接式產品為主。台達電認為,未來液晶電視電源供應器走向內建化將成為必然趨勢,但因為散熱及體積方面問題,加上安規認證方面考量,技術門檻將高於液晶監視器應用,再加上今年將進入液晶電視市場爆發年,因此,預估液晶電視電源供應器占營收比重將逐季走高,成為台達電今年重要成長動力源。另外,為了提高公司獲利能力,台達電亦規畫提高毛利率較佳的伺服器電源供應器出貨比重。至於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電源供應器方面,主要產品為X-BOX 360與不斷電系統(UPS),其中在X-BOX 360方面,預估今年全球出貨量將上看890萬台,而台達電為微軟唯一電源供應器之供應商,隨著X-BOX 360熱賣,台達電獲利亦可望更上層樓。此外,台達電也切入液晶顯示器組裝領域,但組裝毛利率實在偏低,公司已開始自該部門淡出,並將重心移轉至DLP背投/前投電視,目前是以56吋及65吋規格產品為主,不過,總體來說,該部門出貨占營收比重將由2005年11%下降到2006年9%。至於在風扇部門方面,是屬於高毛利率產品,成長亦相當穩定,目前全球市占率約為13~14%,隨著個人電腦市場成長,2006年仍能維持10%以上成長力道。
#@1@#而2006年,對台達電來說,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在於轉投資事業布局,無論是冷陰極管或是太陽能電池,都是當前最火紅產業,這也難怪台達電在電子10哥中獲利能力只能說是在中上,但卻享有16倍左右本益比,而且還獲得外資眼光青睞,持續性買超,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這也不得不讓人對鄭崇華董事長投資眼光之精準脫帽致敬。(雖然,鄭董事長一直對外強調,基於環保與愛地球的理念,才投資太陽能電池產業。)在冷陰極管布局方面,直到2005年底,已布建了10條生產線,月產能500萬支,目前良率已超過八成,而該部門獲利也在去年第四季達到損益兩平。今年液晶電視熱賣,冷陰極管產能嚴重吃緊之際,台達電亦計畫持續擴充該部門產能,到第一季為止,生產線已擴充到12條,到了下半年,還會在大陸吳江廠增建18條生產線,到年底前,生產線將擴充合計到30條。至於客戶方面,主要是三家國內面板廠,另外尚通過一家日系客戶認證,在冷陰極管供需缺口持續惡化之際,加上產能擴充的效益下,今年冷陰極管部門將為台達電獲利挹注明顯貢獻。至於在太陽能電池布局方面,主要是在與工研院技術合作的旺能光電,台達電持股比重占82.5%,雖是新成立事業體,但主要客戶已遍及義大利、荷蘭、德國,以及土耳其。目前旺能只有一條生產線,年產能25MV,不過,在終端需求快速起飛的支撐,旺能光電已於2005年第4季開始獲利。至於第2條生產線預計將於今年第3季開始啟用,到時總產能可推升到50MV。在產能擴充效應下,今年旺能營收估計能到14億元,較去年的7億元呈現倍增,為台達電成長最快的事業部門。由於太陽能電池產業景氣仍處於長多格局,因此,公司亦計畫持續擴充產能,預計到2007年底,旺能總產能可以拉升到1,000MV。
#@1@#展望2006年,第一季由於受到個人電腦部門與消費部門皆處於淡季,台達電各產品線亦受此影響,營收與2005年第四季相較,估計會下滑20~25%,但毛利率則會因為零組件產品出貨比重提高的支撐下,維持在20%以上的高水準。而公司方面亦預估,第一季將會是谷底,之後除了本業電源供應器持續成長外,尚有X-BOX、風扇、冷陰極管,及太陽能電池高度成長,營收與獲利表現亦將會漸入佳境,而下半年榮景更是明顯。因此,預估2006年台達電全年合併營收將向千億元大關靠攏,上看960億元,而在公司持續加強成本與費用控制,獲利能力亦能向上拉升,稅後淨利估計可達96.8億元,每股盈餘則向5.3元挑戰,獲利狀況為近5年來最佳。就長期來看,公司前景仍朝正向發展,值得長期投資,但短線股價已到80元關卡,本益比近16倍,操作上建議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