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風暴過後,企業與金融界面臨債務重整,區域內金融機構的資產結構於是發生變化,促使受困於企業鉅額呆帳的金融機構調整營運方向,開始重視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受到這趨勢帶動,台灣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入拓展消費金融市場之列。
#@1@#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分析,自從第一張現金卡在1999年發行以來,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變成他們度過錢關的重要救星,也是眾多銀行消金業務成長的重要產品之一。然而幾年下來,卻有超過40萬人還不起卡債,市場上普遍將之稱為卡奴。所謂「救急不救窮」、「借短不借長」的原始初衷,卻成了銀行與借貸者的夢魘。現金卡、信用卡所引發的雙卡問題,竟加速銀行消費金融呆帳的成長。光是2005因雙卡議題衍生出來的卡債問題到底有多深?近來各發卡機構加速打消呆帳、緊縮信用、加強催收及個別債務無力清償等措施,是否真的有效解決卡債問題?梁碧霞指出,現金卡放款占銀行貸款業務的1.88%,有3152億;信用卡循環信用有2.69%,4501億之多;占全體銀行放款餘額比率不到5%。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約為消費者貸款7%,占整體放款約2.8%,對銀行業逾放比的影響是否有限?目前承做消費者貸款的銀行共58家,其中21家銀行的消費者貸款餘額占放款餘額之比率高於50%。從資料看是否因個別銀行承做的比重較高,導致特定銀行在消金業務的沉重負擔?這是值得商榷的議題。卡債問題的產生,讓大家正視消費性金融業務帶來的各種議題;消費者開始覺醒,銀行機構的態度又如何?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戴立寧認為:「緊縮與放鬆發卡不是個絕對的方法,縮緊金融有好處嗎?其實是銀行犧牲他們的服務能力。所以基本上來講,金融業就是個服務業,所以這是它們的工具,若停止發卡,是很荒謬的事。」戴立寧強調,除非金融機構能針對它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才不會造成服務品質的降低。例如銀行授信的浮濫,是否要更嚴謹來看待?金管會銀行局局長曾國烈則表示,每個銀行或發卡機構都有它的策略跟選擇;自己的管理及策略要怎麼樣塑造,站在主管機關的立場會尊重每個機構的選擇:「我們在乎的是市場有足夠的競爭、顧客有足夠的選擇。」
#@1@#曾國烈強調,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後,韓國在企業金融萎縮之後大力的推展消費性金融,特別是在信用卡部分,香港也有相同的問題。台灣雖然消費占GDP的比率已經到達60%,消費金融這一塊也在快速成長。主管機關也發覺消費者沒有適當的使用卡片、發卡的機構也有過度行銷的情況,甚至是風險管理等問題,但是金融的所有問題都必須用軟著陸的方式處理,不能用硬著陸。所以從一年半之前,金管會就開始推出軟著陸的措施,包括對學生卡發卡的管制、資訊的透明化、加速打消呆帳等;除此之外,也從金融教育上著手,讓大家瞭解信用卡的本質跟現金卡的本質,以及使用者該如何正確使用。「至於發行單位要知道除了發行之外,在行銷上該如何管理。從2005年5月開始,我們看到發卡數在逐漸減少,到了同年9月這些信用卡以及現金卡的債務餘額也在逐漸的下降。」曾國烈說明針對卡債所推行的軟著陸措施。在過去企業金融不好的時候,消費金融接替了金融市場的成長;消金業務下滑時就輪到企金業務接手。「整個經濟循環就是這樣一直不斷的演變,而金融體系的確是經濟體系的風險承受者,所以只要社會結構有任何的變化,金融體系都要來面對及因應,這是一個不斷調整,往健全化發展的過程。」金管會從2004年起開始推動軟著陸的措施:2004年1月開始限制學生信用卡的發行;2004年開始採取分級管理方式,推出所謂「358」分級管理措施,主要是為讓它整個透明化,範圍包括發卡機構,只要逾期超過3%就開始警告,超過5%就要求3個月內改善,超過8%就立刻停止發新卡。
#@1@#曾國烈說明針對個人的信用也有一些規範措施,例如在發卡的時候要先了解個人的債務,且所有發卡銀行給予的額度不能超過他的月所得的22倍。這項規範在聯合徵信中心已完整建立起來,所以銀行在發卡的時候,會先透過聯合徵信中心了解所有銀行給予申請人的額度是多少。也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超過這個倍數,銀行再發給申請人卡片,無疑也會增加銀行本身的風險,所以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戴立寧則強調:「卡債就是一個債,且金融市場,實際上不可能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主管機關要扮演一個滿重要的角色,怎麼樣讓一個不完全競爭的市場,在知識面與了解面做一個完全的平衡。」他舉例說明,假如你跟來往銀行要一個存款餘額,很不幸的,這個存款餘額不是你的存款餘額,而是可貸的餘額,也就是銀行在客戶不經意及不知曉的狀況下,把小額貸款的餘額加進來;也就是存款有5萬,但銀行借給客戶的是10萬,所以提報給客戶的餘額是15萬。「這絕對違反誠信原則,也違反資訊透明化,結果這個現象卻變成台灣金融界普遍的現況。」戴立寧指出,這其中隱含了極大的風險,也就是客戶會以為自己有那麼多錢可以使用。
#@1@#輔仁大學金融所所長葉銀華舉例,在1997-1999年的時候,韓國把促進消費金融做為增進國家經濟成長的政策,他們認為只要促進消費就能促進投資,GDP成長會增加;也就是如果簽卡消費愈多的話,在報稅時就可以扣抵更多的稅,相對的所得稅的寬減會因為刷卡愈多而減得愈多,甚至刷卡的簽帳單還可以拿去抽獎。「而在韓國,信用卡的發卡公司,除了銀行之外還包括LG、三星等企業。這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推動,所以銀行的監理就沒有辦法獨立來運作。其次就是信用卡發行太過浮濫,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個人信用資料庫。導致最後有將近3成的遊民也有信用卡,18歲以上的人,每人擁有的信用卡平均超過5張,甚至連寵物都有信用卡。」葉銀華以韓國為例,韓國嚴重的消金風暴,造成它的經濟成長在2003~2004年往下滑,就是典型的過度寬鬆之後要付出的慘痛代價。梁碧霞也認為,從國外的例子看得非常的清楚,韓國因為大量的開放、過度的開放,所以花了兩年的時間才順利解決消費金融風暴。台灣與香港、韓國不一樣,台灣是軟著陸的方式。在台灣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夠讓卡債問題安穩地渡過?韓國跟香港都曾發生過消費信貸危機,韓國最高的呆帳率曾高達35.2%,香港也有14.6%之多,這兩個地區的信貸危機花了整整兩年才平息。
#@1@#以目前的情形來看,信用卡及現金卡的逾放比與呆帳準備率,都有持續攀升現象。梁碧霞接著指出,雙卡風暴若無法有效制止,甚至有外資券商大膽預估,若無擔保消費性貸款呆帳率一成,台灣有9家銀行要倒閉;若呆帳率達三成,將有24家銀行要倒閉。因此卡債衍生出來的問題,不但影響社會層面、銀行財務,進而更將影響經濟的成長。葉銀華則認為韓國的問題比台灣嚴重多了,台灣現在看到似乎問題很嚴重,那是因政府並沒那麼用力在推動。要解決信用卡問題,就要維持持卡人本身的信用狀況。對消費者而言,可透過卡債協商機制解決卡債問題;對於銀行則需思考如何努力打消呆帳,做好風險管理。就金融監理來看,要把個人信用的資料庫完整建立起來,並嚴格地監督個人信用。梁碧霞總結說明,金融機構對個人授信的風險意識應該加強,對於現有還不起卡債的持卡人,監管單位應更積極推動個人債務重整的規劃,嚴防卡債風暴演變成破產風暴,不但持卡人受害,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也將出現缺口,進而影響金融秩序。(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拚理財節目,請鎖定本周日晚間8點播出之全民拚理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