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十一月四日完成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除了印度臨陣喊「卡」,宣布暫緩加入RCEP,其餘十五個成員國(中國、日本、韓國、東協十國、紐西蘭與澳洲)已確定在今年正式簽署協議,號稱涵蓋超過三十六億人口,整體GDP總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啟動,攸關亞太區域關稅整合、金融業、服務業以及保險業等發展,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而言,即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政府與企業如何應對,讓「阻力」變「助力」,成為二○二○年開春首要議題。國際分工趨勢上升 全球最大區域整合來臨過去十年,國際經濟局勢不單是國與國之間的比拚,全球化產業鏈形成,分工合作日趨重要,使得歐美與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即便國力較為弱勢,卻在產業鏈上扮演關鍵角色。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近年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國與國之間各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勢必得花較多時間協商,投注大量談判資源。因此,發展出一個新趨勢,不再是兩國之間協商,而是以組合型協議為目標的「巨型FTA」(Mega-FTAs)。當前最重要的兩個巨型FTA —RCEP和二○一八年底生效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都在亞洲,兩協定的成員部分重疊,但影響範圍仍舊非常廣泛,協定生效後的關稅互惠原則,亞太地區整體產業投資比重可能大洗牌,台灣若持續觀望,國內產業要承受的衝擊不容小覷。RCEP正式啟動後,各成員間的關稅會陸續依照協商時程降至為零,還包括服務業的流動、投資移動、政府採購協定、產業及技術合作專章等項目,力圖建置統一機制,有助於鞏固亞太區域的供應鏈連結。徐遵慈指出,RCEP成員國包含東北亞非常成功的經濟體日本、韓國,看似以中國為首,實際上,主要還是近幾年發展快速的東協十國握有主導權。東協與其他國家多已簽訂FTA,但是包含印度在內的其他六國未必有貿易協定,「RCEP的整合,對於原先沒有FTA的國家影響較多,例如中國與日本,這意味著,在台灣未加入區域整合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貿易移轉的效果」,同樣品質的產品,成員國會傾向選擇具有免關稅優勢的國家進口,必然會取代台灣部分出口機會。印度啟示錄 加入RCEP一定贏?台灣向來以出口為導向,外加國際政治等因素限制,傾向爭取更多FTA以擴展產業貿易市場。相對於印度,印度總理莫迪卻因為擔憂市場開放對國內產業衝擊過大而退出RCEP談判,讓許多專家跌破眼鏡,「我們不要忘記,印度以內需為主,在過去兩年已經是排名全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也有很大的潛力成為第五大經濟體」。排除印度二十幾億人口,RCEP十五國仍是非常龐大的市場,另外,成員國大多是支持亞太地區非常重要的動能,掌握全球供應鏈,是什麼原因讓印度緊急煞車,放棄市場擴張的機會?徐遵慈認為,首先,是否參加FTA對印度的影響與對台灣、韓國等出口導向國家來講較少。再來,印度其實非常積極參與經濟整合談判,可是國內有另外一個聲音認為,印度加入RCEP以後,也必須開放印度的進口市場,中國產品會大量進軍國內市場,加上印度每年對中國貿易逆差已經高達五百億,競爭力差距,讓國內許多產業反彈。想當然耳,印度國內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非常失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印度暫緩加入RCEP有其更深層的考量。印度近年希望推動人力貿易,讓國內中階技術勞工向外移動,但各國對「人」的市場開放處於保守態度,以至於印度在這部分的談判並沒有獲得理想回饋。最後,莫迪上任後推動「印度製造」政策,可視為一種反向市場操作,當RCEP生效後,印度維持相當程度的關稅,他國為規避關稅反而會選擇進入印度駐廠投資,有助於外國投資跟技術引進。綜合以上幾個要素,徐遵慈說道:「現階段暫緩加入RCEP,對印度市場影響似乎沒有想像中的大」,印度與許多經濟體本有FTA,暫時停擺加入RCEP,也可以阻擋中國更多的進口,以及貿易逆差,對於印度而言,雖然會喪失部分出口機會,卻未必會是區域整合中的輸家。 逆境求生存 台灣產業競爭力借鏡於印度的角色與政策,台灣能否這麼處之泰然?徐遵慈憂心的點出二○一九年以來,美中貿易戰的關係,台灣對美國出口因為轉單受惠,出口值上升到一七%左右,反之,對中國、歐盟、東協等國家的出口都有下滑的現象,「而且,下滑的幅度還不小」。CPTPP生效後,許多未加入的經濟體已經受到一波衝擊,這也促使RCEP加快簽署的腳步,未來RCEP正式生效後,不在這兩個區域整合協定中的台灣,出口產業絕對會有更大的影響。「經濟部的說法是,台灣出口產品比例以電子產業為大宗,也多有簽訂資訊科技協定(ITA),現階段對台灣出口影響不大」,但徐遵慈根據過往的研究分析指出,台灣出口結構中,出口到RCEP成員國,如:中國、東南亞國家、印度等等,以半成品、中間材居多,其中有四○%是積體電路等相關ITA協定概括產品。根據規定,這類型的中間材出口至各國已是零關稅貿易,不會受RCEP影響,「相反的,ITA規範以外的產品,比如說農產品、工具機、石化原料與紡織原料等民需用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必定會受到威脅」,屆時無論是台商或外商,若台灣無法成為合適的出口基地,近期回流的投資也會再度外移。投資外流將會掀起一系列蝴蝶效應,包括就業機會減少、內需市場不足、海外市場縮減,徐遵慈以機械業為例解釋,同樣產品,台灣出口需要課徵一二%關稅,進口商比價後多會傾向與關稅互惠的國家購買;另一方面,當周圍國家相繼推出關稅、匯率政策,台灣仍維持現況,產品競爭力下降,出口產業只會遇到更大阻礙。即將串聯起來的RCEP全區域經濟體,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重要地區。中國近年不斷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合作與投資,作為台灣出口最大的競爭對手,RCEP若以中國為核心,對其整體經貿與產業發展而言是如虎添翼。或許,中美貿易戰、日韓貿易戰與香港時局不穩的時刻,台灣從中受益爭取台商回流、外商投資,也不能自得其滿,「全球化下的國際分工問題,不管是台灣或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攬所有工作」,徐遵慈提到,未來的產業趨勢,各國必須抉擇國內發展的目標產業,清楚知道什麼產業受惠,受損的產業又是哪些,最重要是政府如何協助企業、廠商因應,而不是關上協商大門,作繭自縛。無論是過去馬政府時代到現今蔡政府執政,台灣都必須積極爭取參加經濟整合,RCEP簽署是國際上非常龐大的工程與事業。回頭檢視二○一九年的「川普之亂」中美貿易戰,台灣廠商投注非常多心力,把握這一波轉單時機。面對短期內沒有辦法加入RCEP和CPTPP的窘境,也無法像印度或中國有足夠的內需市場,台灣經濟貿易成長仍仰賴整體國際整合趨勢。最後,徐遵慈總結,台灣並非是勞力密集、高勞動成本的製造業基地,「即使二○一九年許多台商回流,也沒有看到太多勞力密集產業」,由此可見,台灣慢慢轉型為以科技產業或服務業帶動經濟成長的產業模式,企業與廠商需要衡量,產業型態適合在台灣安身立命?還是到國外發展?傳統認為東南亞人力成本較低,這類成本優勢隨著這些年各國工資調整的政策中改變,徐遵慈建議,「台灣企業要先找出自身的定位,多關注國際局勢,調整產業線,挖掘產業成長潛力」,與其坐等RCEP或CPTPP帶來的衝擊,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讓產品面對關稅劣勢,還可以維持競爭力!徐遵慈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2013-07~迄今)中華財經策略協會秘書長(2012-01~迄今)外貿協會「國際政府採購事務」顧問(2011-01~迄今)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培訓宣導組組長(2010-01~2013-01)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計畫協調人(2009-10~2013-06)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顧問(2007-08~2013-12)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全球月刊」編輯諮詢委員會委員(2007-06~迄今)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國際經濟關係委員會」委員(2007-03~迄今)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貿易發展委員會」顧問、「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2006-05~迄今)台灣女性影像學會常務監事(2006-03~迄今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研究員(2003-09~迄今)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所副研究員(2003-05~2003-09)聯廣公司廣告AE(2001-01~2001-01)台灣經濟研究院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執行秘書(1999-07~2002-01)中華台北APEC性別議題聯絡官(Gender Focal Point)(1998-07~2003-04)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副研究員(1998-03~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