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充滿高齡產業的各種商機,惟在高齡者生命歷程不同、身體健康各異,並且需求未必一致情況下,究應如何透過跨界、探知、拼圖、升級過程,來建構內外共生圈的生態體系?由於跨界的系統整合,必須依據各地實際需求「因地制宜」進行規劃設計,以「融合」、「共生」、「共存」的基本理念,並因應地域特色、風情民俗、種族、文化來融合多樣化的需求,建構高齡居住空間與環境。因此,在硬體、軟體、巧思設計上就必須符合「建築互利共生」、「共生圈系統整合」、「開放性通用設計」、「多元性永續共享」等四大基本原則。一、跨界、對話、開創高齡產業發展與安養住宅的型態必須具備多樣化,主要是因為高齡者生命歷程不同、身體健康各異,以致需求未必聚焦且充滿不確定性,所以必須透過跨界、探知、拼圖、升級過程,才能彈性機動架構滿足高齡社會的基本需求。其次,因為跨界的系統融合,需要透過跨領域整合的工作語言之轉換來達到對話溝通,如此才能不致框限在一個模式而持續數年不變,尤其是每當開創新局過程,就必須考慮到時序演變的動態觀點,俾便於供需平衡,亦即上述原則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1)跨界:系統融合─講究的是合作空間。(2)對話:語言轉換─講究的是溝通協調。(3)開創:動態平衡─講究的是與時俱進。二、共生宅設計原則目前合勤健康共生宅的經營型態係依據各地區需求因地制宜進行規劃設計,以「融合」、「共生」、「共存」的基本理念,因應地域特色、風情民俗、種族、文化來融合多樣化的需求,建構高齡居住空間與環境。其次,在硬體、軟體、巧思設計上更需符合「建築互利共生」、「共生圈系統整合」、「開放性通用設計」、「多元性永續共享」等四大原則。1.建築互利共生─居住/公共空間/城市構建共生可依據上述三種建築類型基礎建設,透過設計擘劃達到建築與外在環境的良性互動與互利共生。共生宅並非只是單純一棟建築物,共生宅的孕育與發想,往往會受到周遭環境其他建築、地理條件、族群行為影響,導致建築與外部環境不斷的產生交互影響。2.共生系統整合─居民/族群/交通/鄰里/時間/聚落/環境/材料建築構成前受外部環境影響,而建築構成後也同樣的會影響周遭的人事物,因此,透過歸納各項影響建築孕育與發想的過程,即可尋找達成建築與外在環境互利共生的規劃設計特色。3.開放性的設計─模矩/元件/組合/擴充/適應/參與共生宅的開放性不只是空間的公共性及多元使用,更進一步是要與外部環境產生良性互動,亦即透過這些開放的設計規劃,讓建築物顯現出不同面向的共享機能,也讓城市能擁有兼具效率與健康循環的持續發展。4.多元共享狀態─多方互動行為/建築循環發展共生宅並非只是透過設計者與業主溝通,而是藉由滿足使用者需求過程,開創一個城市多元互動的新契機,藉由這樣的互動來分享資訊、文化、資源,達成共生建築的永續經營。共生宅主要是在創造一個愈住愈健康的共同生活環境,享受人生最自在快樂的時光,讓生命是永續經營的開始,讓身心靈是豐富生命的活水,並且讓智慧也能彼此分享並且貢獻社會。三、多樣化樂齡需求的產品提供在這樣的信念前提下,合勤健康共生宅開發團隊陸續在台中市烏日區、苗栗縣苗栗市及新北市新莊區三處,規劃以符合在地社區化需求的共生宅產品,因此,在產品共生模式組合上就涵蓋土地產權公有與私有、租賃與合建等範圍。至於用途則設定為旅館、住宅、機構。在產品規劃方面則為銀髮住宅、商業空間、護理之家,收益獲利則來自於出租、銷售、創投。另外,在經營管理方面主要為內部營運、共同投資與委外合作等共生模式。以上只是居住生活選項之一,並非固定模式,而是必須以「因地制宜」方式來滿足高齡社會的不同需求。當前由於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社會出現資源分配失衡情況,因此,如何提高效率與滿足需求,並逐漸形成共生圈生態體系,必然也是未來主要發展趨勢。四、以持續健康為主軸的共生宅精神1.自立共生與互助合作養老服務模式不是只講規模與數量,也不能僅用失能照護及長照觀念來看待,而是要以持續健康為主軸,強調自立共生與互助合作!2.內部共生與保持彈性首先必須讓建築物具備美感、舒適、安全、無障礙且合宜的居住環境與空間,以滿足基本有家的需求,並且再輔以對外、對內提供小規模多機能的生活服務單位,以便附近社區居民都能前來參與消費的服務,另一方面,讓居住者也能擔任服務的提供者,期以每個角色扮演都具備彈性且可隨時轉換,而自然形成共生圈的群組關係。3.外部共生與多樣豐富有關這部分則可融入社區總體營造,以小區域發展來建構共生圈,並據以做為樂齡住宅經營發展的主要依據。五、自助互助在地安老體系透過共生圈的設定,再視各社區條件與需求擬定因地制宜計畫,並分階段逐漸發展到宅服務、社區老人廚房、日間托老、日間照顧、小規模多機能照顧服務等彈性服務模式。由此可知,安老體系不必然只是社福政策的長照服務,其他也可經由以健康促進活動為主軸的商業模式,透過跨領域合作來整合高齡產業各項服務,建立多元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跨世代交流、有意義的人生與不斷學習。此外,更可集結社區力量,建構自發性的在地安老支援體系,並透過自助互助的方式來打造相互依存的「共生圈」,如此,每個地方若能建置以共生宅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就能達到獨立永續經營,而成為長者在地安老的支持力量與庇護所,讓長輩彼此能以共學、共食、共好、共遊、共創的相互依存來建構共生互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