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2006年1~2月台商對中國大陸經核准投資件數共計149件,較上年同期減少6.29%,總核准金額為9.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88%,台商投資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浙江、福建、山東等地區,投資金額依序為3.38億美元(占總金額37.07%)、2.96億美元(占總金額32.48%)、0.88億美元(占總金額9.66%)、0.31億美元(占總金額3.41%)、0.05億美元(占總金額0.49%)。
#@1@#《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指出,十幾年前台灣掀起一陣大陸投資熱潮,當時可說是遍地黃金,到處都是商機,台商把資金、技術帶到對岸,首批赴大陸投資的台商現在已分出第一回合的勝負,究竟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何在,值得細細探究。而現階段投資大陸的熱潮未減,台商的機會點在哪裡?針對回流的台商,政府的機制是否完善? 隨著全球景氣趨緩,以及中國大陸投資環境變差的影響,2006年台商赴大陸投資是否有趨緩的現象?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截至今年的4月底為止累積到中國的投資,一共是490億美金,相當於1,500多億台幣,經過經濟部核備的案子大約是3萬5,000件, 而根據中國外經貿部所公布,台灣到大陸的投資數字為900億美金,將近2千8百多億,長駐在大陸人口據估計約有200萬人口。梁碧霞指出,這200萬人口是台灣社會菁英,擁有資金而且主宰經濟成長,雖然人數未及總人口1/10,但仍不能輕忽。台灣有8成的上市櫃公司,將近800多家到大陸投資,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台灣的菁英分子將活力帶到海外,其實是健康而且自然的現象,因為經濟活動就是由小而大、由內而外,而貿易也是一樣,到目前為止台灣出口到大陸,約占總出口38%~39%。
#@1@#根據經建會委託台經院進行的評估研究,約有5到6成的台商在大陸投資賺錢。中華經濟研究院教授吳惠林認為,業者在接受調查時,回答會比較保留,因此很難獲得精確的數據。吳惠林特別強調,即使台商在大陸投資獲利,目前並沒有機制,可以讓賺的錢回來,就像投資股票一樣,在還沒有獲利了結前都不算賺!對於投資中國大陸的台商,究竟有多少人賺錢?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指出,這個數字其實一直都是一個謎,根據過去所做的問卷結果,10,000份問卷,只回收1/10,在取樣的1,000份中,大概是1/3賺錢、1/3在掙扎、1/3是虧本的。高為邦表示,許多至大陸投資的資金並未列入統計,很多中小企業去投資並沒有經過投審會,而大企業去投資也未必經過投審會。另外目前一般民眾在大陸投資房地產,也根本不需要經過投審會。而根據美國國會的統計資料,全球到中國去投資總金額有5,600億美金,而這個統計數字約一半是來自台灣的投資金額。據了解,這個數字比較接近真正在大陸的投資金額。由於某些投資案不須經過部會審核,或直接透過海外投資管道進入,因此產生金額統計上的差異。
#@1@#曾經在1997年赴大陸投資設廠的高為邦,在1999年發生投資遭人竊占事件,他曾循大陸司法管道,並透過台灣多名立委與國台辦等官員處理皆無下文,高為邦語重心長的指出,如果說在大陸受害的台商能夠討回公道,都是騙人的!為了替眾多受害台商爭取權益,高為邦在2003年成立「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提及在協會中所收到的受害台商案例,高為邦表示會讓我們這些在自由民主土地上成長的人,看得目瞪口呆。高為邦當初在大陸投資的工廠,竟在他返台過春節時遭到掠奪,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進工廠行搶,當地政府官員口頭上說一定會幫忙討回公道,但是並沒有落實去執行。中共政權荒謬之處在於睜眼說謊,而我們負責處理兩岸事務的官員卻無法視清,讓受害台商花了錢又花了時間,卻一再被兩岸的政治人物與律師欺騙,最後把所有的鈔票花光了,就變成流浪在中國的台流,連回來的經費都沒有。高為邦無奈的表示「沒有一個受害台商能夠討回公道!」而且這個事實幾年來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從他成立「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以來,從來沒有一個案子被中共認真與公正地處理。
#@1@#針對想要回流的台商,政府提供什麼協助?葉明峰表示,目前財經部會已經提供多項協助措施,包括僑委會提出海外僑胞返鄉的創業貸款,每一個人可以申貸400萬,若1個企業、3個人可以申貸到1,200萬。經濟部在去年底宣布提供2,000億的台商回台投資的融資專案計畫,每一個廠商最多可以申貸一億。而這2年有52家廠商回流,帶回來的資金有416億。吳惠林指出,其實回流機制並不重要,投資環境才是重點。台商有時候在乎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投資環境。資本主義是非常講求倫理道德的,同時也要有誠信,他認為中國並未朝向市場經濟發展,即使在大陸投資賺錢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一旦獲利再投更多資金進去,在政經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到最後可能什麼都沒有了。行政院在2005年11月底,宣布推出「新傳統產業振興方案」6大利多措施,其中,主軸為2,000億元低利融資,以及規畫工業區土地投資入股計畫,兩者有利台商回台購置廠房及機器設備,希望吸引海外與大陸台商回流,投資台灣。其中的2,000億元中長期資金,係供台商回台購置軟、硬體設備、投入研發或購置工業區土地的專案貸款,利率1.96%等。梁碧霞說明,工業局從2001年開始推出的「006688」方案,就是在工業局開發的工業區內租土地或標準廠房者,前兩年免收租金,第3、4年租金6折,第5、6年租金打8折優惠。而包括「006688方案」在內,政府為了振興產業所提出的6大利多方案,有必要加以檢討。
#@1@#高為邦直指,2,000億的貸款對台商吸引力不大,當初赴大陸投資的原因在於土地及勞工問題,「006688」方案解決了土地問題,但是勞工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根據勞基法,每個月最低工資是15,840元,不管是本地勞工或是外勞,統統要高於15,840元,導致很多外勞願意接受200美金、150美金的工資,但是企業卻不能雇用。他表示,雖然政府訂了最低工資,但是外勞實際上也賺不到15,840元,一半以上都進了仲介的口袋。政策的錯誤造成了企業的負擔、造成沒有競爭力!高為邦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由政府成立台商回流外銷特區,讓特區有權利自行引進外勞,特權的部分由特區來保管,再回饋給廠商,如此企業才會有競爭力。吳惠林則持不同想法,認為台商投資環境需公平、公正、安全,他不認同採取特權,所謂特區是在短期不得已的做法,長期來講,應該要讓台灣都變成一個特區、一個非常自由的地區。他進一步指出,在1960年代第一次經濟自由化、1995年的亞太營運中心,都是往這個方向在走,但是走得非常不順遂,因為整個觀念沒有辦法讓大家認同。關於勞工法令,要取消最低工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學者專家基於保護弱勢者的立場,絕對不會支持修法。從1980年代中期之後,受到泡沫經濟的影響,工作倫理一直往下沉淪,台灣人力素質受到很大的影響,這一點相當令人憂心。
#@1@#針對政府如何鼓勵台商回流?如何提供海外台商保障與協助?葉明峰表示,台商有能力到海外進行投資,其實是國力的延伸,但是不應該將太多的雞蛋,放在一個地方。因此,政府要幫助台商分散投資以及貿易集中的風險。要分散投資或貿易的風險,不一定馬上要台商回來,而是協助台商能夠找到更理想的海外基地,由於中國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水電、能源、勞力也都發生問題。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台商到東南亞,包括越南等其他國家,進行投資與發展,這些地區都是可以分散風險的。梁碧霞總結時表示,海基會曾有資料顯示,台商在大陸經常涉及經貿糾紛,但大陸的當事人,動輒動員大批人士圍廠抗爭,對台商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也對兩岸良性經貿交流造成不良影響。大陸人治色彩重、法制化欠缺,台商雖看中大陸的市場與環境,在赴大陸投資前,還是應先瞭解當地投資環境及潛在風險。(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拚理財」節目,請鎖定本周日晚間8點播出之「全民拚理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