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開始著手整理領導病毒的相關概念時,剛好發生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的流行,威脅了全世界。「由於對發生原因的相關意見還有分歧,所以開發疫苗至少還需要好幾年。」聽到這份報告,全世界的人都陷入了恐慌。所謂疫苗(vaccine),是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Pasteur)創造的詞彙,是對於某種感染症,希望用人工方法獲得免疫,而利用減毒或滅活方式,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進行處理後所做成的藥劑。閱讀《領導病毒》這本書的讀者,一定都期待書中有「領導地位疫苗」的相關內容吧。這本書是觀察得了領導病毒的領袖的症狀,直接聽取擁有偉大領導力者的痛苦經驗,並整理其中的共通點而寫成。領導疫苗的原則或法則在許多書中已經寫到了,在此沒有必要重複一樣的內容。但是,我們希望深刻反思本身的體驗,以及那些受人尊敬的領導者直接告知的克服經驗。這些都是在平凡中隱藏著不凡的強力疫苗。如果不想被領導病毒感染,就一定要注射疫苗。領導病毒會一直活動到領導者離開那個位子為止,所以一定要想辦法獲得免疫力。就好像我一連上網路就中毒一樣,人一當上領導者,領導病毒就會馬上開始活動。
#@1@#「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這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我有一個很親近的領導者前輩(總經理),一聽說我要設立公司,曾請我吃晚餐來表達祝賀。他看完了菜單,還沒點菜前就先囑咐我:「對職員不要太過期待,如果他們做得好,就要感謝他們。」這句話的意思,到我公司經營了4年多之後,我才真正懂了。原本我還以為他只是隨口講些好聽的話。我那時的想法是:「當然要對職員有所期待,他們才會努力工作,不是嗎?」但是基於禮貌我還是點了點頭。其實我更關心要點哪些菜。有一個神話在講述「期待」的意義。在地中海的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個叫做皮格瑪利翁的年輕雕塑家。他長得很醜,對愛情完全放棄,只將全部的熱情投注在雕刻上。然而從某一刻起,他突然開始相信自己也是有機會被愛的,於是懷著期待,傾注所有心血,開始雕刻一座女性的雕像。他慢慢一點一點完成,這個雕像不管是誰來看,都會覺得是完美的女人。但在雕刻的過程中,他漸漸對這尊雕像感到同情,後來同情轉變為愛。他每天摘下鮮花,獻到女人雕像的面前。有一天,他聽說島上有一個祭典,主題是向神祈求實現願望,他就跑去向神明說他已經愛上了這個雕像,希望它能成為自己的妻子。祈禱結束之後,回到家中的皮格瑪利翁親吻了女人雕像的手背。這一瞬間發生了驚人的事。雕像的手慢慢有了溫度,當皮格瑪利翁觸碰雕像的身體,它浮現了血色,開始轉變成真人。這是因為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被他的精誠感動,於是將生命賦予了雕像。
#@1@#教育學有一種概念叫做「皮格瑪利翁效果」(Pygmalion Effect)。如果有一個老師期待某位學生「變得優秀」,那麼這位受到適度期待的學生的學業成就,相對上會比不受期待的學生來得好。教師的適切期待能夠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中種下認為自己非常特別的意識,而得到努力用功的動機。但是這個理論其實漏掉了一個重要的部分。皮格瑪利翁效果雖然談到期待的正面性,卻沒有考慮過度期待產生的反效果。萬一有個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已經超過應有的水準,學生的成績會如何呢?雙方的壓力都會增加,學生的表現很有可能從此脫軌。教師看到學生的成績不符他的期待,會感到失望而有壓力,希望更加強指導,做出無理的要求,於是與學生發生摩擦。無法滿足教師期待的學生剛開始會感到自責,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他會對教師過分的期待感到很大的負擔,為了脫離這種期待而掙扎,最後則是為了破壞期待,故意走上錯誤的道路。期待的效果在領導者與組織成員的關係中也是類似的。領導者的期待會成為看不見的刺激,提高員工的生產力與績效。但領導者為了本身與組織成員好,絕對不可以做出過分的期待。期待受到熱烈的接待、期待受歡迎、期待員工比自己還努力工作、期待對方做出比自己預期還要棒的成果,這一切都必須拋棄。當然適度的期待是必要的。但所謂的適度,恐怕比很多領導者所想的還要低很多。領導者現在擁有的期待必須要相當程度地降低才行。接種過「對員工不過分期待的疫苗」而產生抗體的領導者,對職員做出的任何小事情(成果、行動、努力)都會懷著感恩的心。我在自己開顧問公司之前,當了11年業務員。當時我希望的是高薪、常放假、未來獲得保障。當然我當上老闆之後,就不再這麼想了。要去國外出差,會盡量利用原本放假的週六日;出差回來第2天馬上就進公司;即使天氣很冷,為了節省油錢所以還是不開暖氣;每天很早上班,離開公司前希望所有事情都告一段落。而最大的變化,是對晚上加班的職員的態度。從前在當業務員的時候,我認為晚上加班的同事都是白天不好好做事,拖到晚上才做。但是我現在真的很感謝這些加班的員工。
#@1@#透過不期待這件事,我們得到的抗體是「信賴」(trust)。這種信賴不是自己單方面的,而是一起做事的人信賴自己,自己對他們也用感謝之心而產生信賴。「期待」表示我想要得到些什麼,但「信賴」是我付出了些什麼。當你感覺這些職員不是拿多少薪水做多少事,而是做的比得到的還多,你會真心感謝他們。當然有些人是拿得多做得少,但如果100個這樣的職員裡面出了一個努力工作的人,你會發現這是非常有價值的,這個職員在未來會幫助你很多。所謂「不期待」,不是要你把心封閉起來。它最基本的目的是要防止領導者感染病毒。這是一種免疫的強化劑,防止領導者因為感染而喪失優秀人才,產生不好的後果。當你成為領導者的時候,不要期待所有人都會喜歡自己,不要期待所有人對你提出的願景都狂熱地接受,不要期待他們對你的指示會完全忠實,或者一定懷抱熱情努力達成……想想你自己還沒當上領導者的樣子吧!
#@1@#有許多人一當上領導者,就馬上感染了領導病毒,但自己卻渾然不知。叮囑我不要對人期待太多的那位前輩,隔了四年又跟我再度見面,最近有個機會跟他一起吃飯,他就直接說我變了。他說最大的變化就是我老是作出一副很忙的樣子,並且似乎一直很緊張。對我來說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這位前輩看來,就是我已經變了。我真的變了嗎?我是真的變得很忙呀……。然後我就開始問身邊的人我是不是變了。我問了親近與不親近的人,前輩與後輩,職員還有董事。他們都小心翼翼跟我說:「您有變。」連老婆也說我變了。我的辯解是,身為領導者不能不變。我是第一次擔起領導者的職責,必須執行很難達成的願景、認識很多新面孔、對辭職的員工產生了許多想法、看到營收的變化心情就上下起伏、必須常常提出具挑戰性且嶄新的東西,這些都讓我很有壓迫感。職員期待加薪跟紅利,我卻有不同的看法……這些事都能一直讓領導者的心產生動搖。就因為如此,所以要防止病毒的入侵,領導者必須接種的另一個疫苗是「腐化疫苗」。這種疫苗的功能就是提醒自己「我現在可能正在腐化當中」。如果更仔細地講,就是要承認「我失去了初心,很有可能變質」。承認自己變質的謙遜領導者,不會得到失去痛覺的領導痲瘋病。所以對付這個腐化,需要的就是謙遜(humility)這種抗體,讓你能站在員工教練的立場,願意讀書、與職員交談,碰到困難時能跟親近的同僚坦誠說明並尋求幫助。也就是說,若承認自己會變質,則學習的心態與謙遜的姿態可以讓你的免疫系統產生作用。
#@1@#從歷史上來看,認為「跟人學一手,就不像個領導者」的人,大部分都失敗了。我們所知的大部分卓越領袖都常跟身邊的人學習,要他們指出自己願景方向的錯誤,並告知正確的任務。當領導者說出自己可能腐化時,旁人便會覺得他們跟領導者之間的牆被打破了,能夠說出心底的話來。領導者本人承認自己可能漸漸變質,並且傾吐出來的時候,愛護領導者的人就會真心為他做出獻身的決心。前面談過的超級巨星領導病毒,都是一些具有強大領袖魅力的人才會得到,他們連自己做錯了什麼都不知道,一定要等到一切結束了才體會到,甚至有的人還沒體會就死亡或被放逐。領導病毒最先的症狀就是從「謙遜」變成「驕傲」。領導者變得驕傲,就代表他不承認本身可能腐化。
#@1@#「一顆種子死了,就變成能夠結出許多果實的樹木。」「人可以數樹上結的蘋果,卻數不出種子裡面的蘋果。」這些名言裡說的種子是誰呢?我想你也猜到了,就是領導者的意思。組織要求領導者做出犧牲,為組織獻身,等於是要求領導者的一切。管理學大師中的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領導者不是人,領導者是組織本身。」如果願景越大,領導者的犧牲就越大。因為願景要透過領導者這種能源才能發出光,才能穩固建立。所以領導者必須接種的最後一個疫苗,就是「消滅的疫苗」,使領導者體內的人類屬性消失,而且重新成為組織的重要部分,這會產生「創造」(creation)這一種抗體。此一抗體會讓領導者到實現願景為止,都能抵擋妨害犧牲的野心這種病毒,有助於創造健全的願景。要成為大樹,種子本身必須先消失。種子雖然消失了,但會生根來吸收地裡的養分,長葉來接受光線行光合作用,重新誕生為樹木這種新的生命型態。身為種子的領導者必須先死,然後職員的努力這種地裡的養分,以及願景這種天上的光才能互相連結,讓領導者成為新的樹木重新誕生。如此樹才能開出願景與努力造就的花朵,結出甜美的果實,將價值歸還給組織、社會、國家。當然我們很清楚,這裡面又會長出新的種子來。這樣說來,領導者要怎樣才能拋棄種子這種存在呢?在當上老闆之前,我做了11年的企畫。企畫的特性是由一個人單獨默默地把事情做到完美,所以凡事必須慎重,非常戰戰兢兢,絕對不能鬆懈。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當我創立了顧問公司之後,第一年內我還是跟職員們一起做這件事。雖然順序跟方法有些許不同,但最後的總結報告一直是由我執筆。這是因為這件事太重要,而客觀上來看經驗最豐富的人又非我莫屬。老實說,因為我太愛這個差事,所以很希望不受人妨礙,能夠自己一直做下去。
#@1@#公司越來越大,接的案子增加,員工也增加了。於是,我能花在編寫報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有時拿出去發表的報告我還不太滿意。跟客戶一起看這種不太完美的報告時,我心中非常憤怒,即使顧客拍手叫好,我還是會把報告該指責的地方另外記錄下來。但有了這樣的經驗後,我發現我必須先被消滅才行。老闆有老闆該做的事,而職員有職員該做的事。我雖然喜歡寫報告與進行分析,但是為了員工的成長,我必須放棄。即使裡面有不合我心意的內容,我也還是要忍住,先給予勇氣和稱讚,想辦法等下一次給對方成長的機會。這可以說是身為領導者的我化身為組織的過程。像現在這本書,是三個人一起合寫的。兩個人合寫書已是困難的事,更何況是三個人,有做過的人應該都很清楚。要互相尊重對方的意見來掌握方向,內容也必須進行統合才行。有時對方熬夜寫的稿子全被撕掉,有時我寫的東西也整個被丟掉。在這樣的過程中,有可能傷害到感情,也可能弄得自己悶悶不樂。但一起工作的過程,就是一起消滅自我的過程。
#@1@#領導消滅自我,就是「授權」(empowerment)。授權是組織扎根的工作。這是肯定同僚們的努力,接受並加以支援。如果剛長出的子葉與根搶著強調自己比較重要,那麼新芽就無法好好成長。即使知道一定會犯錯,還是把工作交給職員辦,這是一件很讓領導者困惑的事。但就是要如此執行,將自己的領導地位分出來,才能讓某項工作的負責員工培養他自己的領導力。將領導地位分給不完美的職員,也可以看成是有害的事。但大部分的職員都希望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擁有吸取養分的力量。員工也希望能深深扎根,以便往天空成長。領導者必須將自己的領導地位跟他們分享才行。最糟糕的領導者,就是進行授權後將責任推給員工,並因此進行處罰的人。這不是授權,而是一種考試。真正的授權,責任是由領導者來負擔的。這就是消滅領導者的真正意義。到了此時,根才會知道自己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