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看到巷口附近的3C賣場正推出促銷方案,趁機買了一支手機,因為銷售人員信心滿滿地告訴他:「這支手機功能史上超強,難得打折,花1萬元,可以獲得1萬5千元的享受!」帶著新手機回家後,老王用心地閱讀簡體版的操作手冊,不過使用幾周後,10項功能裡,老王只用了5項;有天下班,他經過賣場時突然想到:花了1萬元,似乎只有享受到5千元的功能。這家手機製造商和老王的關係,似乎在他步出賣場大門就結束了。製造商和通路商從未看到老王的抱怨紀錄,想必客戶十分滿意;事實上,老王也沒什麼怨言,因為新手機沒出狀況。但是,老王卻不知道,這些他未使用的手機功能,是製造商花了3個多月的開會討論定案的,再砸下千萬元請明星代言;而製造商也不知道,老王之所以購買這款手機,純粹因為陪同的高中兒子慫恿他買,從這次起,老王發誓下次再也不聽兒子的餿主意,買支「不實用」的手機。
#@1@#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的廠商,普遍設有客服部門,安排專人服務,不過,這就表示真的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後一哩(last mile)了嗎?就老王的例子來說,如果製造商能夠在一個月後進行客戶滿意調查,實際了解客戶使用手機的狀況,甚至在電話中指導老王從未嘗試的手機功能,也許他會評估這次購買真是「物超所值」,感受到製造商的確在乎消費者;而對製造商來說,當消費者與客服產生這種互動與感動時,消費者不只是買了一支手機,也認同了這個品牌的價值。此外,客服人員更可以主動了解像老王這樣的客戶還有很多的潛在需求,可以回報公司,作為研發產品的重要意見。甚至半年多後,針對這些顧客推出優惠促銷方案,或是新品體驗的活動,來刺激忠實客戶的消費慾望。這些利用最後一哩的行銷方式,不僅可以掌握客戶的脾胃,更是鞏固忠實客戶的方法。
#@1@#但是,大部分的廠商聚焦在產品研發與市場競爭時,卻常忽略服務客戶到最後一哩。一群專業經理人花許多時間分析競爭者、在會議室裡爭辯行銷策略,卻把消費者的需求擱在一旁:他們可能在周末夜晚拿著新的V8在派對中拍攝,卻因為不熟悉產品而操作狼狽,撥打消費者服務專線,卻傳來「現在是下班時間,請周一早上再來電……。」為了一個新產品上市,所有的團隊投注這麼多心力與競爭者賽跑,卻在最後一哩放慢速度,這不是很不智嗎?其實,「服務客戶到最後一哩」並非新觀念,很多企業主也都認同,卻常因為「缺乏人力、金錢、時間」而放棄,或者因為「產品周期短、不值得投資」。有些3C業者認為,這是一種成本取捨後的決定:與其花成本服務客戶到最後一哩,不如花更多時間去開發下一個新產品。但我要強調的是,將客戶服務到最好的狀況下,這些服務成本將會以利潤的方式回饋給企業,就算產品被汰換,消費者未必重複購買「同款產品」,但是他很有可能推薦「同個品牌」給他人。所謂「打品牌(branding)」,並非只是利用各種媒介去接觸消費者,事實上,第一線的業務與客服人員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才是溝通與影響消費者的致勝關鍵。如果一家企業投入眾多心力在研發、行銷,售後服務卻是由未經完整訓練的客服人員被動式的接聽客戶的電話,那麼,前面的投資其實都打折了。若無法鞏固原有消費者的忠誠度,業者每一次推出新品,就像是再次歸零的競賽,跟競爭者新一回合拚奪市場,當然很辛苦。再者,這些末端的服務都可以外包出去,只要挪取部分行銷費用,絕對是值得的,只要企業主認同最後一哩的重要,很多方法是可以變通的。在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的著作《世界是平的》提到,一般製造業已經切割部分業務外包給印度,尤其是印度南部的班加洛(有印度矽谷之稱),更是科技業者外包的重鎮。不只是製造業,甚至連新聞處理、醫療資訊判讀也可以進行外包。很多美國企業將客服、電話行銷這塊外包給印度時,不忘進行「正音訓練」,很多美國人接到服務電話,不知道這些說美式英語的客服人員都是印度人。
#@1@#當印度成為歐美資訊業的委外重地,大連成為日本製造業的委外重地時,台商是否考慮中國也可以是行銷外包的地方?凡可數位化的流程,不分製造業或服務業,台商可考慮將外包團隊交給中國閩南地區的客服人員,有什麼不可以?這正是台商節省成本的契機和致勝的優勢啊! 台商在中國、或是全球化的競爭下,憑什麼勝出?當GE等全球企業也不得不採取低價策略因應大陸的削價競爭,台商一來比不上國際大廠的資金調度能力,二來比不上中國的低價競爭的狠勁,勢必要脫離價格競爭的泥淖,走向精緻服務,才有可能將戰線拉開,找到自己的市場利基點。在我前幾次的專欄中,陸續提到中國崛起對台商的影響,以及三通之後政府的因應之道等,此刻我想給台商的衷心建議是,從「服務到最後一哩」的精神,去拚戰品牌忠誠度與市場佔有率;你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取決於你可以拿走市場多大的餅。而這個最後一哩的服務不妨就外包給專業公司,讓他們去傷腦筋。他們的存在,是協助你服務客戶,以及提醒你:世界是平的,如果你的所有業務都可以被切割外包,下一步,你得要確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還在嗎?(採訪整理.許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