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下旬,外資圈傳來震撼的人事異動。素有「外資圈一姐」之稱的摩根士丹利台灣區執行長林水仙,在8月底辭去職務,轉戰美國大型私募基金AEA Holdings。由於林水仙是這一行碩果僅存的「唯二」女性投資銀行家(另一位是美商高盛台灣區總裁余佩佩),因而她的異動特別受到關注。外商投資界評價林水仙與余佩佩最大的不同處是,林水仙在摩根士丹利台灣體系裡,是握有絕對權力者,下轄郭冠群率隊的投資銀行、何資文領軍的證券研究,以及柯之琛管理的證券交易3大部門,外界雖以「彼此關係呈現恐怖平衡」形容之。但林水仙集權力於一身的地位,絕對是余佩佩的「陽春台灣投資銀行部門代表」所無法比擬,更何況余佩佩還掌握不到台積電與鴻海等大客戶,影響力自然削減不少。
#@1@#既然林水仙如此位高權重,何以還是要離開?而既然要轉戰私募基金,又何不尋宋學仁模式(負責高盛旗下的私募基金,仍具高盛人的身分),而逕行跳槽到其他私募基金?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除了薪水考量外,多少也透露出投資銀行業的警訊!據了解,林水仙雖然貴為摩根士丹利台灣區總裁,但與業務高度重疊的郭冠群不免有瑜亮情節,這在外資圈已是人盡皆知的話題。以摩根士丹利這數一數二的華爾街券商而言,投資銀行業務業績的好壞,將是主導整個集團獲利的關鍵。去年是摩根士丹利的大好年,但許多功績幾乎都是郭冠群包辦,在外資圈「看業績說話」的氛圍下,對郭冠群的評價勢必會拿來跟林水仙比較,這也是林水仙當了4年「摩根士丹利人」來,經常要面對的難題。
#@1@#除了摩根士丹利內部的瑜亮之爭外,整個台灣投資銀行環境的丕變,可能也是讓林水仙跳槽私募基金、尋求更高自我突破的原因。而近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過去從未流標過的中華電美國存託憑證(ADR)發行案海外承銷商遴選,竟在今年破功,外界盛傳去年瑞銀0.625%承銷手續費率的「破壞行情價」,恐怕都還嫌太高,今年有人甚至祭出0.2%的「破表價」,入選承銷團賺到面子、不見得能贏得裡子,瑞銀台灣區負責人陳嫦芬離職的前車之鑑,對照台灣投資銀行業務的非理性競爭,林水仙肯定點滴在心頭,不如轉戰投資報酬率高的私募基金。台灣科技產業殺價競爭的慘狀,曾幾何時也蔓延到向來以高投資報酬率自豪的投資銀行領域?林水仙的快閃,難道為此一行業的「悲歌」唱出了序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