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處統計,國人平均一生中會有大約6年的時間臥病失能。如果以每日2,000元計算,1個月約要6萬元,1年下來,甚至就要花72萬元以上,這還不包括日常生活所需。根據一項調查顯示:20歲以上的投資人中,有6成以上認為至少需要500萬元的退休金,才夠退休後所需,而真正提早執行退休計畫的,不過5成而已。也就是說,大約有一半的人,對於退休規畫這個議題,僅止於「紙上談兵」的階段。
#@1@#儘管國內法定的退休年齡是60歲,但是國人的平均退休年齡卻低於這個數字。台灣人壽副總經理呂國雄指出,根據統計資料,2004年國人平均的退休年齡是54.9歲,而平均壽命則約76歲。也就是說,大多數上班族都將面臨55歲左右退休,並有長達15年以上的退休生活。假使準備得不夠充分,不但自己無法過得順心,更可能成為子女的嚴重負擔。因此多位壽險專家,就特別地提醒有退休規畫需求的上班族,應該牢記以下幾個考量的重點:1.愈早準備,愈早達到目標:全球人壽副總經理莊介博表示,想要累積退休金,最好遵守「定時投資、定額投資、長時間投資」的3個原則。如果提早開始規畫,長時間投資不僅創造複利效果,還可降低風險。呂國雄特別解釋,25~40歲是籌措退休金的黃金時期,過了這段時期之後,才開始準備退休金,必須承擔很多的風險。舉例來說,若35歲時投資失利,因為還有薪資收入,所以不致影響生活品質,還有機會翻身;如果到55歲才開始準備退休金,萬一投資嚴重虧損,恐怕就得面對拮据的退休生活。此外,像是終身醫療險等保單,越年輕開始投保,每個月所繳的保費也就相對較低,縱使年輕時用到的機會不多,保障還是可留到年紀大時再利用。特別是年輕時體能狀況佳,不容易被拒保或增加保費。
#@1@#2.掌握投保順序: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認「身體還算好者」占33%,認為「身體不好」與「普通者」高達45%,可見大多數的老人都會被健康的問題所困擾。因此呂國雄就從「保險是用確定的小支出,來換取不確定的大支出」的角度,提醒在進行退休規畫的上班族,應該善用保險這項優勢,儘可能把醫療存摺給存滿,以備晚年所需。目前用做退休後相關醫療支出保障的保單,包括帳戶型(限額)終身醫療險、終身癌症險、重大疾病險與長期看護險等。從發生機率、開銷費用,及投保費用等方面考量,專家推薦的購買順序,應該是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帳戶型終身醫療險,行有餘力,再購買長期看護險。其中,癌症險是呂國雄推薦的必購保單之一,因為罹癌症相關支出非常龐大,對一般人來說是較重的財務負擔。除了基本的醫療保障外,呂國雄更提醒長期看護的部分。因為缺乏看護與醫療的準備,無法獲得照護的基本品質,更別提安養的尊嚴了。3.依個人條件,決定風險承受度:莊介博分析,有人年屆50歲,依然賭性堅強,可能全部以股票為投資工具;也有可能才30歲的人,投資屬性非常保守,只願投資債券或存定存,甚至是跟會。風險與年齡呈正相關,因此有關投資型保單的資產配置概念,應該是由「退休金缺口」,以及「個人所能忍受的風險程度」,綜合考量而得出,才會比較符合個別狀況,再依照年齡與資金多寡,配置不同的保單組合。4.定期檢視退休資金是否放對地方:莊介博表示,能否順利退休的重點是:資金是否放對地方?如果放得對,就可以賺得世界經濟成長的平均值,如果不會選擇標的,則可以挑選適合自己退休時間的生命週期基金,日後就不用煩惱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標的,只要定期檢視即可。5.「專款專用」的概念來規畫:瑞泰人壽業務部副總經理李旭修分析,可以用做退休的保險工具有兩種,一種是有保證獲利(固定預定利率或宣告利率)的傳統型商品,它是純粹安全的商品,如果保險公司不倒,退休後就可以確定按時拿到錢;另一種則是新式的投資型保單,但也有「單筆投入」與「定期定額」兩種方式。不過,李旭修也指出,要活多久,花多少醫療相關費用,都是未知數;但是不論是終身醫療險、癌症險或看護險,若是採用「專款專用」的概念來規畫,較能掌握自己的醫療保險網是否夠堅固。根據瑞泰人壽的理賠經驗顯示,每一名保戶每張癌症險保單的平均理賠金額是55萬元,因此每一個人的相關癌症治療費用以100萬元來估算,應該算是合理的金額。6.根據自身能力所及,而購買足額的保障:呂國雄提醒,在選擇醫療保單前,應該考量自身醫療需求和經濟能力等因素,檢視自己能夠負擔的保費來做選擇。也就是當預算不足時,可以優先購買必要的保單,再逐步地增加保額與保單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