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與美國學術機構完成「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05~2006)」,資料中顯示前3名城市依序為:美國的紐約、愛爾蘭的都柏林,及英國的倫敦。在這次「全民拚理財」的節目中,《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邀請了前環保署署長,同時是台北市長候選人郝龍斌,以及國內首次提出「最低稅負制」的學者——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一起來談談如何打造城市競爭力。以下為座談節目摘要︰梁碧霞(以下簡稱「梁」)︰這份「全球競爭力報告(2005~2006)」報告中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競爭力指數排名,東京11名,香港是第19名,而台北市第48名,高雄市第77名。城市競爭力的強弱攸關這個城市的人民創造財富的能力,署長你怎麼看這份報告結果?郝龍斌(以下簡稱「郝」):目前紐約市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不過,15年前的紐約市卻在倒數之列。將紐約市的競爭力扭轉乾坤、使之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際城市的重要人物,是近兩任市長。一位是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是1993年到2001年連任兩屆的紐約市市長,因為快速降低紐約市犯罪率而聞名全球,特別是他在911事件中的果決處理與冷靜態度,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敬重,甚至在2001年獲選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事實上自70年代起,紐約市的犯罪率惡名昭彰,但是朱利安尼一上台,以強勢的態度大力打擊犯罪,成功降低了紐約市的犯罪率,包括殺人案件與搶案,分別下降了70%與68%。另一位市長就是現任的連任市長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他有方向、有目標地致力市政,在短時間把紐約變成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
#@1@#梁:城市發展非常仰賴資金的投入,而中央的統籌分配款是各縣市重要資金來源之一。所謂的統籌分配款,是依各縣市的所得稅、營業稅及貨物稅等收入的比例,將稅收分配給各縣市。署長,你怎麼看台北市所面臨的統籌分配款問題?郝:台北市是全國資源最多的一個行政區,其實只用了統籌分配款的12%。此外,現在中央地方財政收支法已變更,主要營業稅已歸中央,所以台北市的資源大不如前。舉例來說,陳水扁當市長時,台北市的預算是1,850億,現在是1,350億,少了1/3。梁︰你說要是上任之後,預期台北市可運用的預算只剩下約1,300億元?郝:是的,台北市的財政問題相當嚴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做事,怎麼打造城市競爭力?我過去做過環保署長,所以對環保問題十分重視;台北市環境目前有個關鍵亟待解決,就是淡水河的活化整治。每一座漂亮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的河流。像華盛頓有波多馬各河、第一名的紐約有哈德遜河、倫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納河,我們台北也有淡水河,可是經過長時間的污染,一點都不美、已不具代表性了。我的施政想法是,活化淡水河,把淡水河變成大台北都會區最美麗的河流。梁︰我回高雄老家的時候,覺得愛河變漂亮了,一掃過去河畔臭氣沖天、流鶯拉客的負面印象。愛河整治是環保署跟高雄市政府合力完成,這個經驗能否複製到淡水河整治?郝:愛河整治是我任內完成,可是愛河跟淡水河不同。愛河是運河,是在上游做了截流,阻擋污水流入愛河,是較能立竿見影的案例。可是淡水河是台北的主要河流,必須從污水下水道的根本整治做起,規模較大。梁:中央政府積極進行稅制改革,希望能夠增加稅績,這樣能有效協助地方政府嗎?請曾教授分析現在地方政府的財政情況。
#@1@#曾巨威(以下簡稱「曾」):從1991年後,各級政府的財政狀況都逐漸惡化。中央政府目前舉債約3.7至3.9兆元,地方政府也近1兆元,以財政規模來看,這個數字算是偏高的,所以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很高。雖然台北市自有財源的能力也比較高,財力相較其他縣市充裕,但是仍需中央政府的補助,包括所謂的統籌分配、稅款的挹注。還有,最近這幾年中央政府的法令做了些修正,讓地方政府的財源縮小。梁:你是指營業稅的部分嗎?曾:對,譬如某些稅的稅率降低,影響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中央政府的法律修正,未顧及對地方政府所造成的衝擊,台北市當然也不例外,台北市現在總共的債務1,750億,在這1兆裡也占了17%。梁:我看到很多地方政府非常努力,找出地方特色、發展特有節慶,來創造商機與匯集人才,彷彿是地方政府企業化。你是財稅專家,當中央或地方全部缺錢、哀鴻遍野之際,你有什麼建言?
#@1@#曾:當地方政府有財政需求時,必須要開闢自有財源。然而,一般行政首長習慣先跟中央要錢,不輕易去增加地方居民的負擔,但是中央政府現在也缺錢得很嚴重,所以地方政府也開始自求多福。地方行政首長在地方財政自主性提高後,需要以更大的魄力來執行:要說服居民心甘情願繳稅,未來可享受到城市的繁榮與進步。反觀,有些地方行政首長仍指望倚賴中央補助款,用「不跟縣(市)民要錢,縣(市)民也就沒有理由責怪做不好」的態度得過且過,是地方自治發展最畸形的現象。現在台北市致力發展「台北科技走廊」,也就是沿著基隆河的3大科技園區(如士林科技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科學園區等),強化相關的設施,鼓勵大家來進駐,有效籌募更多資金。
#@1@#梁:如果地方政府發展特色時,還能吸引大量的國外觀光客,將會形成更大的市場。這時,我們需要更大的視野與格局,才能提高城市競爭力。如果把台北市變成一個國際都市,別的地方的居民就會想搬到台北,在這裡繳稅;或者常到這邊來做客、消費,也是可以增加財政收入。署長,你認為台北市的發展潛力如何?郝:台北市絕對有這樣的條件,而且應盡速朝國際化發展,快速減少1,753億的赤字。我認為,台北市的特色是華文圈裡面最具有創意的城市,所以我們要發展文化的台北市。除了文化的台北,也要有環保的台北,將來我們會有美化過的淡水河;另外還有科技的台北,我們要發展上述3個科技園區,再加上新竹科學園區,我們有機會成為世界上資訊、電子產業的中心。要把台北市變得乾淨、安全,變成一個國際都市,關鍵之一是交通,若松山機場能夠直航上海,讓企業主的科技總部設在台北,經理人當天往返,可以隨時到中國看生產線概況,也可以隨時回總部開會與討論,然後返家。除了航空部分,台北市的交通願景還要包括建輕軌捷運,從松山到南港、到內湖、到士林這3個園區。一旦台北的環境優於香港、新加坡,所有的生活機能都方便安全,台北市就會成為居住與商業中心的首選,更具競爭力。梁:曾幾何時,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喊窮?教授你認為這是什麼轉變?曾:以前政府在執行預算時強調「量入為出」,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所以有較多盈餘的可能。但是現代社會裡,民眾對政府的期待很高,所以政府的觀念變成:我先評估要給民眾什麼服務內容,再設法籌措財源。
#@1@#梁:所以說,赤字未必不好,「量出為入」是時代的改變,政府所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高。以往的觀念是在大一統的政府下,地方政府養成依賴的心理;因為中央沒有授權給地方,所以地方缺錢當然跟中央討,缺乏自己開源的習慣。這就像父母過度干預子女成長,子女也就失去獨立性,一缺錢就要跟父母伸手。一旦地方財源較為寬裕,他的自主性就提高,不需依賴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也會對地方的互動關係更好,成為良性循環。教授你怎麼看新任地方首長的挑戰,是否任內不增加債務數字,就已經難能可貴了?曾:政府在面對中央與地方的財政狀況,不應分黨派,格局必須要大到能扛起之前領導者所累積的問題,因為政府要對民眾負責,而不是政黨對地方,或政黨對民眾等區分。
#@1@#地方財政的問題,不是單一地方政府的問題,而是所有地方政府的問題,是整個制度跟觀念沿襲下來的結果。要去找出地方的特色、創造地方商機、展現地方的經濟利益,地方的租稅就會源源不絕,即使先前借錢投資建設城市,也有還款能力。所以我強調,只要建立在兩個前提下,舉債並不可怕:第一個就是舉債的用途。若是用在投資性、可以帶動經濟發展的,就不必擔心還不起錢,它反而是經濟良性循環的一個觸媒。第二個,如果你有把握在財務的管理跟規畫上讓未來有更經常性的收入,讓未來有定期的還款能力,這樣的財務規畫,也不怕舉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