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誠葫蘆裡賣什麼藥?台灣晶圓二哥聯電,正在股市中上演「失蹤記」?!去年一整年,聯電為了在中國大陸轉投資的和艦科技,不惜與限制「西進」的政府槓上。而性格剛烈的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在去年12月28日,花下近百萬元在各報刊登親自撰寫的文章,痛批政府、直指台灣已成「亂邦」、聯電將思考「在台下市,另覓良市而居」。隔天,隨即與前副董事長宣明智雙雙表明辭意,以讓一切風波「到此為止」。但一向精於圍棋的曹興誠,在聯電、在事業上的布局,真的也「到此為止」嗎?
#@1@#理財周刊(以下簡稱「理」):聯電高層成員雖退出董事會,但卻又透過層層轉投資方式,以取得實質主導權的做法,是聯電單一公司的手法,還是所有上市櫃公司的共通作為?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丁克華(以下簡稱「丁」):聯電並不是第一家這麼做的企業。早在多年前,台灣一些世界級的企業,轉投資的子、孫公司往往達到7、8層之多,然後再分割、解散或合併,手法之複雜,增添了財報上的複雜與不透明度。企業這樣的做法,其實大為提高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中心(IEK)主任杜紫宸(以下簡稱「杜」):其實,無論是美國《財富》(Fortune)全球500大或《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全球1000大排行,榜上的每一家大型企業都這麼做過。而這種透過多層次投資以擴大版團的手法,有經濟學家稱之為家族控股金字塔(family control pyramid)。舉例來說,一家擁有100億資金的企業,就可轉投資2家有100億資本額或市值的公司,並取得具主導地位的50%股權;然後透過這2家子公司,再去轉投資並取得另4家資本額100億元公司的經營權,如此層層轉投資像堆砌金字塔般,最後可掌控的資產可達1兆。這還是以理論上持有50%股權才取得經營權的算法,以企業實際只持有15%股權就能主導決策的操作,恐怕轉投資才到了第4層,就可以掌控1兆元以上的公司資產。在台灣,不只高科技公司會做,在金融業更是經常可見。法國巴黎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嘉樞(以下簡稱「王」):基本上,台灣企業持股的類型大約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雙塔(twin towers),以遠紡與亞泥集團為代表,也就是遠紡與亞泥交互持股、互為大股東;第二種是聯電這種以子公司或孫公司來持有的類型;第三種則是像台塑集團這種更為複雜的交叉持股模式。理:在聯電等大企業進行多層次轉投資的過程中,是否增加企業財務資訊的不透明度?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以下簡稱「薛」):其實,投資人能看到聯電、鴻海及長榮等企業的轉投資,正代表了台灣上市櫃企業的資訊透明。不過,主管機構雖對上市櫃企業做了很多充分揭露資訊的要求,但卻沒有重點。再加上法人機構與媒體未盡專業之責解讀,因而指稱聯電等公司轉投資不透明,其實是誤導。只要上交易所網站,董監事資料都非常清楚,並無法隱匿。依照公司法第179條,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票,並沒有投票權,所以聯電成立了諧永買下迅捷,就解決了子公司(迅捷)是母公司(聯電)大股東的問題,也讓公司財務的報導更為透明和乾淨,而這其實是比較正面的做法。
#@1@#理:企業如此操作的目的為何,會是台商向海外大遷徙的徵兆嗎?薛:我想,這與企業的國際布局有關。不過在討論企業的布局之前,似乎要先回過頭來審視台灣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現在,在國際化之下,企業必須更善於運用全球最佳的人力與土地資源、享用最優惠的投資資源,以提升競爭力。就如同當年,台積電、聯電在台灣成立,絕非為了一、兩項租稅優惠,而是因為政府政策設定了一個發展產業的大方向,透過一連串的獎勵而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其次是,只有上市櫃公司,才較有辦法取得長期且低成本的資金,以做為國際化發展的後盾。但與其他國家企業很不同的是,台灣企業在國際化發展時,面臨了兩岸的奇妙關係:雖同文同種,但彼此價值觀迥異,又有高度的互補性;雖在經貿上密切交流,但在政治上卻又對立。由於投資中國大陸,已成為企業布局全球的重要一環,台灣企業不可能略過,但卻因為特殊的兩岸關係,使得台灣企業要投資中國大陸,得透過第三地或層層轉投資,此做法如同與中共握手,就一定要戴上手套,是很奇特的現象。杜: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一定會往自己國家以外的地區發展,有時為了成本,有時也為了避險。而透過家族控股金字塔的方法,企業不但能做到國際避險,還能有效地掌控對轉投資公司的決策和經營權。薛:曹興誠等經營團隊對聯電的確還具有影響力,但如果經營團隊無法主導公司發展,公司也就無法營運下去。所以重點是,看曹興誠成立的諧永,還做了什麼事?如果有其他交易,不恰當;但如果只是做聯電股東,也就合理。
#@1@#杜:還有一個問題是,聯電等高科技公司能夠進行多層次的轉投資,是因為在台灣能輕易透過銀行的聯貸或溢價增資,取得低成本的資金。像聯電就因此累積了上千億元的資金,只是,當初募資是為了建廠,無論是因為政府政策限制去中國大陸投資,或地方環保人士的反對而無法設廠,理論上,這些錢都要退回給投資者,而不是挪做他用。台灣一般人的概念是,只有虧錢時才減資。企業就做不出把錢退回給投資者的事,而在現金過多的壓力下,就把幾千億拿元去投資上下游、大客戶,以鞏固供應鏈和顧客。所以,企業做垂直整合或多角化發展,部分是資金浮濫使然,不一定要解讀為企業出走。但當企業因資金多而進行轉投資時,為何認為投資海外比投資台灣有利?其次是,企業大到一定規模時,勢必要做區域性的避險配置。只是,台灣為何會成為企業要避掉的「危險區」?因為,台灣的不確定性太高。台灣的經濟條件其實不錯,但政策、資源取得的變數大,對企業來說,是遠比經濟條件差還糟糕的風險。6年換6位經濟部部長,單是這一點,就足以嚇跑國際企業。薛:任何一家企業,都會在法令最小的規範下,進行最賺錢、最安全,以及最具彈性的布局。台商為何要把事業切出一塊到海外掛牌?創造股東持股流動性、到本益比高的市場募集更多且便宜的資金,這是原因之一,但只是短期的考量。而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在於台灣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了。理:但企業為了布局全球,而規避主管機關的監控,會成為公司治理的死角嗎?王:我個人認為,目前聯電的間接控股做法,與先前的和艦案有著不同的意義。和艦案是政策不自由在先,聯電為保有國際競爭力所不得不然的作法,投資人還可以原諒;但間接持股,等於是聯電拿股東的錢,轉投資轉了兩圈再回過頭持有自己的公司,這就違反了公司治理。未來,一旦遇到公司重大決策需制訂時,大股東如何兼顧其他股東的利益呢?丁:公司治理,最怕的就是跨國企業,因為轉投資龐雜、交叉持股更複雜。然而造成公司治理死角的,不在財務或帳目,而在於人性,在於主事者想圖利自己。杜:在家族控股金字塔理論下,企業只用1%資金,就可集結別人的資金來增加自己對母公司的控制力。方法本身是沒有問題,因為具有提高決策效率、專業經營的正面效果;但若主事者要作弊,就無法防堵了,甚至會讓恩隆(Enron)風暴再起。所以,經營者的誠信就很重要。只是,誠信通常都要到關鍵時刻才能驗證,也就是,當公司面臨重大轉折、重大投資時,才能看出經營者是否會照顧到所有股東的權益。
#@1@#王:企業持股複雜沒關係,但最重要的是大股東的誠信(integrity)。照道理,像台塑交叉持股如此複雜的集團,應不受國際投資機構的青睞。但由於台塑集團的轉投資幾乎都圍繞在本業、經營紀錄(track record)不錯、獲利穩定,加上高現金股息的做法,對於這樣務實的大股東,外資法人也會支持。至於聯電,本業曾連續幾季呈現虧損,靠業外投資來彌補本業的虧損,其實是很大的經營風險,外資並不樂見。最近就有一位國際機構投資人私下開玩笑說:「聯電業外投資這麼厲害,乾脆去把開發金控的持股吃下來,一定可以把開發銀經營得有聲有色!」從聯電這次花了12億元、買下茂德6%的持股看來,占現有現金部位可說是九牛一毛,因此對投資人的權益來講,影響應該不大,但我倒寧願聯電這回是基於策略考量買茂德、而非短期投資賺資本利得。理:政府對台灣企業投資海外,尤其是中國大陸,設有40%的上限規範。在這樣的法令規範下,對台灣經濟、產業、企業造成哪些影響?薛:企業為了要對股東負責,會盡量在法律規範下,發揮最大的競爭力。但企業也不可能為了配合政策,而犧牲了對獲利的追求。其實,台灣的環境越來越進步,合理有效的法令規範,使得會搞鬼的公司越來越少。但現在,政府為了少數別有用心的公司,就制定針對性的法令,讓其他多數好企業因而受影響,其實管理成本很高。對多數在台灣生長的人,最喜歡居住的環境仍是台灣,但會將工廠,甚至是活命的本放在海外,是為了保留出路,而不是在遁逃。只是,儘管在台灣上市的成本比香港、新加坡低,又要受英美法令的約束,何以企業還是要到海外去掛牌?是很值得政府省思的問題。
#@1@#王:台灣投資中國大陸受限的問題,確實影響外資對台股投資價值的評估。而像聯電這樣的轉投資模式,也正是兩岸政策失當下所產生的怪現象。而從1996年實施「戒急用忍」政策以來,已造成台灣「製造業空洞化」,我預期未來將會走向「服務業空洞化」。現在有上百家台商要到香港、甚至新加坡掛牌上市,台灣證券業承銷客源短缺,投資人更缺乏新鮮的交易標的,更誇張的是,分析師、研究員到銀行都將重要幹部派到香港,不正是金融服務業外移的先兆。杜:政府對企業投資中國大陸設定40%的上限,其實是可笑的。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風險雖然高,但獲利也可能高,這應由企業及股東來決定。何況,每種行業,乃至每家企業,對於投資中國可容忍的風險程度不同。有些企業只投資20%覺得風險過高,有些企業則投資逾80%也能忍受。但現在,卻用法令,一體適用,剝奪了投資者決定運用資金的權利。其次,企業透過家族控股金字塔,要動員集團40%以上資源去投資中國大陸,一點都不困難,只是走向地下化,降低了資訊透明度,提高了投資人的投資風險。
#@1@#在這個時代,投資遍布全球的企業,真正的國籍很難分辨。當各國都不曾制訂法令限定企業的海外投資時,台灣不只限制,還將企業對外投資視為賣台行為,不符普世價值。何況,國家認同,只是普世價值中的一種,人們還有其他的認同,例如認同新力的電子產品、哈佛的知識教育訓練、路易威登的皮革包等。所以要求企業只能認同一個國家,實是以政治凌駕經濟的傲慢,也在卸責。理:對於政府的政策,有企業遵守,也有企業另尋對策。目前來看,似乎出現規避限令的企業掙得較大的生存,乃至競爭空間。這對遵守政策的企業,是否不公平?杜:我認為,台積電其實是大智若愚。與聯電相較,看起來是動作慢、吃了虧,但卻取得了投資人、商業夥伴的高度信任,這是台積電股價高的原因。況且,政府也可能因此,對台積電的其他投資有所優惠以示獎勵。薛:表面上來看,有對策的企業,機會是比較大。但我還是要問,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一套符合股東權益的策略?企業在做投資時,有個機械手臂理論,也就是在法令限制下,不貿然猛衝,而是與在地企業策略聯盟,也許因默契或主導權不夠,而讓手臂的活動不靈活,但一斷手臂在動作時觸碰到法令時,則至多損失的是對那條機械手臂的投資。而這機械手臂理論,指的就是策略聯盟,似乎不失為保障股東權益的做法。
#@1@#理:但就算要政府取消40%的上限,就能解決台灣企業、台灣經濟的問題嗎?王:的確,兩岸經貿的最大障礙,就是40%的投資上限。但我認為,40%投資上限若取消,並不是哪項產業受惠、以及受惠多少的問題,而是政府開放的心態,會帶給國際機構投資人非常大的震撼。試想,對於一家只能反映40%實力的台資企業,在投資價值上會不會打折扣(discount)?我想會。所以若真的取消40%投資上限,台股的投資價值肯定會被調升(re-rating)。理: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企業、政府,乃至投資人應該如何調整以及因應?薛:投資要獲利,需先看對產業趨勢、經營者,最後才看財務報表;前兩者對,財務報表就會對。問題是,台灣的投資人,似乎還沒有跟上上企業布局國際的腳步與知識。其次是,目前台灣有競爭力的企業,幾乎都已到中國大陸投資。企業必須了解,現在的競爭,不再是跑馬拉松,快慢都有個排名;而是打拳擊,不是贏就是輸。至於台灣,還在走整理的過程,其實企業看得很清楚,可惜,政府並沒有看到方向。王:日前,我在參加一場會議時,有一項概念非常受到國際機構投資人的認同,那就是「台灣是大中國市場的加州」。在大中國市場中,台灣從生活形態、創新能力,到軟體技術都具有指標性地位,就如同加州在美國之所以舉足輕重,就在於自由開放的生活環境。台灣絕對有本錢做得比加州更好,當然,需要政府擁有更開放的心胸、透過開放來提升競爭力,台灣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樣,本身的獨特價值才可以被實現。
#@1@#杜:我想再把焦點拉回到聯電和曹興誠身上。曹興誠會退出聯電董事會、辭去董事長職務,但仍透過間接投資控有聯電,其實是用聯電的資源做更大更新的事業布局。雖然,這做法會引起爭議。但以他向來自負的性格、從他每在股東會做出承諾就致力達到的心態,應該不會做出不利股東的事,而是為了替公司取得更大的成長空間。只是,要看透曹興誠的口袋戰術,恐怕至少要再等2年。但我很確定的是,曹興誠目前做的事,早就已經跳脫和艦,和艦已不是曹興誠下一個布局的主角。在過去20年裡,曹興誠曾經將聯電集團旗下的5家公司合而為一,又創造了聯詠及聯發科等聯家軍,2002年則成立和艦。大約每隔6到7年,曹興誠就有大的策略布局,而下一局就在2008年。所以曹興誠現在一定在經營beyond(超脫)和艦的事,而且是在未來5年,聯電能夠後來居上、贏過台積電的大事。雖然,曹興誠的布局是站在聯電角度去思考,而不會要掏空公司。只是曹興誠在用自己超人的聰明才智做世紀博弈,他是會盡全力,但終究有輸贏。而萬一結果輸了,對股東該如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