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股價頻頻破底的明基,在沒有任何基本面消息帶動之下,硬是拉出了一根長紅的漲停板,這一拉抬讓市場議論紛紛,後來箭頭都指向鴻海看上明基手中的友達持股,加上股價又低,因此有意收購明基。8月14日,花旗環球分析師陳衛斌一篇鴻海與廣達合併的「點鴛鴦」報告,使得市場再掀軒然大波。表面上這些合併案主角都是鴻海,不過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一方面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友好,一方面與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以學長、學弟相稱,林百里的廣達又持有李焜耀的友達6%股權,夾在郭台銘和李焜耀兩大科技強人之間,與其說是受到擠壓,不如說林百里此刻正處於關鍵的戰略位置。今年以來,廣達的表現雖尚稱平穩,但總少了一些驚喜,布局上也顯得力有未逮,再加上董事長林百里的身體健康成為話題,廣達在營運未見突破、新領導人物未浮上檯面之下,人員陸續出走,顯示公司有人心浮動的現象。
#@1@#今年可說是台灣電子業的併購年。尤其,「電子五哥」更是挑大樑演出的主角,從年初起各家大廠就陸續傳出多項併購案,只是時間逐漸拉長,相對其他大廠在併購上屢有斬獲,作為電子二哥的廣達卻有力不從心之態,加上本業成長力道衰退,也讓不少市場人士對廣達未來產生疑慮。尤其,進入下半年後,廣達的合併案陸續出現挫折。先是原本有意將手機部門獨立出去,以與倚天合組新公司,但因消息提早曝光而見光死,已經做好準備要轉往新公司發展的廣達手機部門人員,也全部都撤回到原單位,士氣大為受傷。接著,最近與三洋合作成立新公司發展液晶顯示器(LCD)的計畫也生變。廣達方面表示,由於三洋電視部門比當初預期複雜,決定延期,希望可以在明年7月前完成談判。不過市場人士瞭解,三洋本來預計透過與廣達合作,以能得到穩定的面板來源,但在廣輝出售之後,這個誘因已經不存在,未來雙方要合作的機會可能已經不大。從廣達的併購的路線,其實也可看出,廣達並沒有像鴻海般跨出本業,成為多角化的電子代工巨人。而即使在廣達的本業筆記型電腦(NB)代工,廣達其實也是隱憂不斷。雖然廣達今年NB出貨仍可以維持在20%左右的高成長,但是代工價格急速下滑,不但使得廣達營收表現平平,也壓縮了毛利率。以上半年的表現來看,除非下半年廣達有令人意外的爆炸性發展,否則今年廣達的獲利恐將面臨衰退。
#@1@#廣達遭遇一連串的挫折,不少人直接把廣達活力越見困乏的主因,歸咎於董事長林百里身體健康。雖然,以台灣電子業發展至今約莫20年,多家創業公司紛紛進入交棒階段,但似乎已做好交棒安排者並不多,以致一旦傳出企業領導人健康有問題,自然對公司的影響重大。姑且不論林百里是否真如外界所言患有重病,但是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以及慢慢淡出廣達日常營運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日前的一個場合裡,剛接任廣達研究院負責人的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就表示,現在他與林百里、王震華在廣達的分工上,他和林百里是以產品研發管理為主,而一般營運則是已經逐漸交給總經理王震華負責。正因為林百里淡出營運,遂使得近來廣達的高層人事異動頻頻。過去由林百里一路培植的團隊,現正面臨分解的命運,包括負責廣達研究院的副總經理邢智田、原定接手與三洋合資新公司的副總經理呂哲強,都在最近半年內宣布退休。
#@1@#另外,原負責廣輝技術的副總經理蔡娟娟,也傳出將往大陸面板業發展的消息。雖然鴻海與廣達都表示,雙方絕無洽談合併一事。只是,今年以來這消息已在業界盛傳多時,不少業界大老闆都私下表示,確有聽聞兩家公司正在討論合併事宜,也正密切注意中。只是事關重大,因此沒有人敢公開提起這件合作案。直到花旗環球分析師陳衛斌在8月14日發表報告,公開分析兩家公司合併的可能,大家才終於敢光明正大地詢問兩家公司意願。
#@1@#其實在合併之前,廣達與鴻海早已是合作多時的夥伴。2、3年前,當鴻海有意進入NB代工時,便有人為雙方作媒。如今,在林百里可能因為身體不適而無心戀棧,再加上廣達內部人事不穩,若干嗅覺靈敏的人士更加認定,兩家公司結為一家親的可能性大大升高。以鴻海和廣達的組合來看,鴻海擅長零組件整合,不論是自己生產的連接器,鴻準的鋁鎂合金都是NB代工不可或缺的零組件;而廣達除了NB代工外,還有廣明的薄型光碟機、衛星導航(GPS)、LCD電視等業務,都是目前鴻海布局上所缺乏的。此外,如果市場猜測鴻海是大買明基的幕後金主,而且意在友達的話,那廣達對鴻海更有致命的吸引力。因為廣達把廣輝嫁給了友達,經過換股之後,廣達將持有友達約6%的股權,與友達最大股東明基持股差距只有3%。而某家代工廠高層的看法是,品牌大廠如惠普(HP)、戴爾(DELL)等現在都希望分散下單,所以廣達與鴻海不見得會因合併而增加新訂單,但由於兩家公司在產品、業務上,重疊的部分相當少,如果整合成功,光是互補性就足以讓這樣的組合成為一家無人能敵的公司。所以,今年頻頻出手、被稱為併購超人的李焜耀,現在除了要面對敵手可能對明基發動的惡意併購外,另一方面還要拉攏老學長林百里。只是,在西門子財務黑洞似乎還看不見底之際,以交叉持股方式控有明基、友達兩家公司的李焜耀還能有多少籌碼應戰,似乎是他目前最大的考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