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寧波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中國寧波網於2006年8月1日在網路上推出《寧波播報》(Bo報),除了網站上新聞連結與讀者留言之外,還整合了視訊、語音、手機多媒體簡訊等功能,因此該報宣稱《寧波播報》是中國「首次出現的全面互動和多媒體的數位報紙形態」。《寧波播報》在中國寧波網首頁上的連結是「互動多媒體報」,點進去以後網頁的名稱則是「寬帶電子報」,雖然目前感覺還有些「簡陋」,但是,傳統報業試圖突破固有思維、爭取新世代讀者的努力值得嘉許。
#@1@#另一方面,台灣的聯合新聞網也在7月底、8月初於其發行的「電子報」——電子郵件形式的資訊內容——廣告中,多次為該公司另一種產品「電子報紙」大作宣傳,強調優點是「免跑超商、不沾油墨」,同時說明這種「電子報紙」是「經濟日報、聯合晚報電子版」,特色包括「報紙原版面呈現」、「廣告設定超連結」等。對讀者來說,恐怕有點迷惑,《寧波播報》的寬帶「電子報」是以網站的形式呈現,與聯合新聞網的「電子報」(電子郵件)、「電子報紙」(PDF格式)都不相同,但是名稱卻相似,或許正好反映出網路多元化的特性。麻煩還不止於此,最早提出「電子報」這名稱的應該是1997年的「中時電子報」,是以網站的形式提供新聞內容。後來有人則把透過電子郵件發的新聞信 (Newsletter)稱作「電子報」,符合真實世界裡讀者「訂閱」報紙的模式,接著有的網站更進一步,把每天發行的電子郵件新聞信維持「電子報」的名稱,至於發行週期是「星期」或「月」的,同樣比照傳統刊物稱之為「電子雜誌」。大陸資訊科技門戶網站天極網就發行了好幾份電子郵件形式的「電子雜誌」;台灣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則不論發行週期,一律叫做「電子報」。
#@1@#「電子報」已經有好幾種形式,現在又牽涉到「電子雜誌」,更讓人有點丈二金剛:城邦出版集團於2003年下半年採用Zinio平台,建置了「城邦e 書館:電子雜誌專賣店」,主要是把傳統平面雜誌以Zinio特殊格式製作,讀者必須先下載Zinio專屬的閱讀器才能觀看,經營模式以訂閱收費為主,「城邦 e 書館」可以說是一個網路上的「電子書報攤」。「城邦 e 書館:電子雜誌專賣店」對於電子雜誌的定義是:電子雜誌(e-magazine)透過硬體配備與閱讀軟體的下載,以數位形式完整呈現與紙本雜誌相同的內容,攜帶與保存更便利,最新資訊的取得也更加快速。不僅如此,您還可以使用滑鼠或是電子筆,在電子雜誌上畫線、註記,可說是嶄新的閱讀經驗!或許正是「與紙本雜誌相同的內容」的思維邏輯,反而限制了電子雜誌在網路上發展的想像空間。傳統媒體最引以為傲、也是最不容易割捨的,就是平面的優質內容,因而傳統媒體經營者多半忽略了內容加值的重要,在網路世代的競逐舞台上,傳統媒體原有的內容固然是最大的優勢,卻也很可能是絆腳石。更換內容平台,當然有機會爭取到較多的讀者,然而,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新興平台的優勢與特點,怎能滿足網路上求新求變、忠誠度極低的網友?紙本雜誌原有的內容,在平面媒體上或許是最佳的展示場所,但是要轉變為網路上聲光動畫皆備的內容,顯然還缺了不少素材。紙本雜誌原有的內容究竟是傳統媒體的救命稻草?抑或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電子雜誌的市場在台灣緩步前行,在大陸卻是突飛猛進,當然,大陸現在大受歡迎電子雜誌並不是城邦e書館所描述的電子雜誌。
#@1@#影視名人吳征、楊瀾夫婦所經營的陽光傳媒投資集團旗下「陽光導航」於2006年7月轉手,成為軟體銀行囊中之物,日本軟體銀行中國創投公司買下陽光導航51%股權,正式入主陽光導航。陽光導航自稱是一家「多媒體信息導航產品提供商」:從軟體銀行的認知來說,是一家「專門為產業訂製、企業訂製的電子雜誌技術服務公司」。媒體報導,軟體銀行對陽光導航至少投資了2,000萬美金,是目前中國大陸電子雜誌(又稱多媒體雜誌、數位雜誌)領域裡最大的一筆創投資金。除了軟體銀行之外,其他創投公司也開始涉足電子雜誌平台的投資,北京《中國證券報》7月初報導,2005年,宏碁旗下智融創投、聯想投資和招商局3家機構聯合投資網絡雜誌互動平台Xplus(新數通)600萬美元;另一個線上閱讀平台POCO也得到國際數據集團(IDG)千萬美元投資;而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則選擇電子雜誌、拍客、影音互動娛樂平台ZCOM(智通),投資金額也在千萬美元左右。創投公司開始對網路上的電子雜誌平台小試身手,或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嗅覺、或許是「投十中一就回本」的心態使然,都要等待時間來證明。
#@1@#一般來說,創投公司投資新事業,比起基金買股票來,成功的比例要低得多。當然他們經過趨勢研判、市場分析等程序,或許投資標的未來大發利市的可能稍高;但是,若要創投公司拍胸脯保證他所投資的產業或企業一定賺錢回本,那可是誰也不敢誇口的事。科技產業市調公司易觀國際將電子雜誌稱作「數位雜誌」,該公司於2006年6月撰文指出:「短期內數位雜誌市場前景不容樂觀」,因為易觀國際認為電子雜誌的發展尚處在市場培育階段,包括:市場的消費需要引導、總量的增長速度不快、市場推廣代價較大、尚未形成穩定的品牌格局等,都有待突破。中國大陸電子雜誌的興盛與傳統出版刊物受到管制大有關係,傳統媒體需要經過層層關卡的審核,基本上發行刊物必備的「刊號」更是一道緊箍咒;而電子雜誌卻等於繞道而行,出版者只要有足夠的「自覺」——不要挑戰禁忌——官方很可能睜一眼閉一眼,甚至樂見電子雜誌產業形成。易觀國際的分析固然中肯,但對投資者來說,未成熟的市場豈不正是搶進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