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頻以宏觀調控,抑制飆漲過兇的房地產市場。使得過去有點積蓄、單槍匹馬想靠著投資大陸城市房市致富的台灣投資人,全都轉向觀望。但也就在大陸打壓房地產的這兩年,一群台籍背景資金的金主與負責操盤的執行團隊,卻以創投加私募基金的方式,悄悄進入大陸商用不動產市場。以龐大的現金流實力,私募基金在上海、北京等主要發展都市,以及重慶、成都等其他具潛力的二級城市尋求標的,由於執行團隊的操作績效出色,替一單位就要25萬至100萬美金的私募基金金主,穩健獲利達30%以上。例如,在境外成立4年多的美國旭陽基金,雖是美國公司,但投資群多為美籍華人;業內人士表示,還有不少台灣金主透過各種管道將資金匯往美國,投入這個私募基金,目的就是看好大陸的商用不動產投資報酬率,以及專業的台灣執行團隊。
#@1@#而替美國旭陽在大陸操盤的團隊,100%為台灣專業人員組成。該公司投資部總監張錫鑫說,此團隊約30人,全是過去在台灣有房地產及金融背景結合的專業投資人。其中,總經理林志亮在台灣曾任職於花旗、美林等外資券商,對金融投資十分熟悉,加上過去在台中做房地產的其他成員,形成一絕佳的房地產投資團隊。張錫鑫表示,該公司除了投資傳統的商用樓盤,轉手獲利外;目前將7成的比重放在開發項目。該公司在大陸擁有自己直屬的開發商,取得土地後,自行開發、經營或轉手,保守估計利潤可在30%至40%之間。旭陽基金認購一單位需25萬美元,大部分的客戶一次認購至少4、5個單位,有投資人就認購了10個單位。公司以透明化的清算、退場機制取得客戶信賴,只要是停泊在海外的資金皆可投資,但仍以經營重要的、值得信賴的大客戶為主。而新加坡德盛投資集團(De Foster)的運作方式也與旭陽類似。這家新加坡公司,專門募集大中華區的資金,投入大陸的商用不動產。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永河說,他們的客源約有25%來自台籍背景的金主,至於資金是不是直接從台灣出來,沒有人確定,但只要最後是合法停泊在海外的資金,就是公司募集的對象。
#@1@#張永河指出,這類透過海外私募基金投資大陸房地產的客戶,其投入資金實力都在新台幣1億元以上,屬於「億元俱樂部」,要求的是穩健的投資報酬率。而在基金買下大陸物業後,經營5到7年,如果有10%以上的報酬,其實客戶就已經很滿意,不會要求太大風險的投資。台資房地產業界指出,台灣因實施新的稅負制度,針對有錢人而來的「富人稅」又不斷被提出,遂使得台灣「億元俱樂部」的金主紛紛將資金外移,並尋求可投資標的。透過海外私募基金前進大陸房地產,成了管道之一。未來,這類富人投資的新玩意兒,還有很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