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然而,現在面臨中國低價製造的壓力,以及全球化的競爭,電子業若要再創高峰,勢必要做適當的轉型以維持競爭力。在這次「全民拚理財」的節目中,《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邀請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及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李仁芳,一同來探討台灣的電子業應該如何轉型。以下為精采節目摘要:
#@1@#梁碧霞(以下簡稱「梁」)︰台灣的電子業正面臨轉型,不論研發人員、行銷團隊,還有產官學研的領導者,都需要有共同的認知。院長,台灣的電子業在過去的發展是大量成本的開拓市場,而現在,卻是一種產業價值的競爭局勢。你認為台灣電子業在轉型時面臨什麼困難?要如何轉型?史欽泰(以下簡稱「史」)︰我們的產業思維還是集中在製造,但是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必須要追求創新,才能在高度競爭中勝出。我認為,我們台灣做創新的研發與技術都愈來愈成熟了,過去是low cost(低價)的製造到大陸,現在是拚創意、拚研發的能力,要將追求low cost的概念放在創新。梁:您的意思是,不要揚棄我們過去所做的「低成本」製造的優勢,而是要把這個概念移轉到「低成本」創新的優勢?史︰是的,不要把自己的優勢丟掉,要從這個地方站起來。梁:可是,強調導入創意,增加附加價值,卻要以低價的方式去努力,難道不會有所衝突?史︰不一定貴的東西才有創意,這是可以做到的。梁:李所長,您也認同這種做法嗎?還有,台灣過去的競爭優勢是低成本的大量製造,現在要低成本創新,電子業者要如何改變?
#@1@#李仁芳(以下簡稱「李」)︰我也認為「附加價值」和「低價」兩者不相衝突,關鍵在於有沒有創新的心智與想法。梁:心智與想法?這幾個字很有學問……。李︰全球有企圖心的企業家心中都有一套中國戰略,一般可分為3種。最短視的是把中國看成低價的製造中心;更高的層次是把中國視為廣大的市場,而不是低價製造的區域;當然,還有一個層次就像是微軟(Microsoft)或摩托羅拉(Motorola)這些全球企業,把中國當成一個「低價的創新中心」,他們看到了在中國有那麼多的高級人才,又那麼便宜,所以拚命在中國投資與發展,就是這個道理。然而,台灣的電子業比較少注重中國的高級人才。梁:那麼,什麼樣的思維最適合台灣電子業現階段的轉型?李︰有關壓低成本的想法,很多人就會想到是企業規模的擴大、出貨量的增加等,但是我看到毛利比較高的一些企業,他講究的是深度,不論是設計的深度、模具或材料的深度,都與競爭者區隔出來。台灣企業一定要以這樣的經營部隊、聚焦發展這些經營的深度,才能把作戰部隊帶到中國去發展,而不只是低成本製造的思維。梁︰今年中華徵信所受委託調查大陸台商一千大,請教張大為總經理,這是你們第2年執行這份調查,有什麼新的發現?張大為(以下簡稱「張」)︰在這千大台商裡,賺錢的有815家,顯示超過8成的大型台商已經開始出現盈利,也就是中國的經營環境是非常有利於大型台商發展的,只要做對事,就可以在中國快速地成長。梁︰我上次在節目中請教經建會主委洪勝正先生,他說,現在有9成台商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投資中國。張:就經濟發展來說,台商沒有理由不去中國發展。傳統產業在台灣的製造優勢已經消失了,跑到中國就有機會成長了。梁:難道我們一定要去中國,不能在台灣找市場、找定位嗎?李教授您怎麼看這個問題?李:如果只是想找低成本製造基地,是最短視的。這種作法也不是不行,不過要看人才、技術、資金的分配。同時要考慮有多少能量放在中長期市場的開拓,以及有多少能量放在低成本創新的基地,如果有這樣的平衡布局,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考慮的,不只是中國。很多人擔心,大家都去中國就好像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風險很高,其實,企業蜂擁至某個高度成長的市場(如中國),去開發市場和延攬人才沒什麼不好。我擔心的是,大家紛紛跑到中國,腦中所想的,卻是「低成本製造」的觀念,我認為這才危險!況且,中國也愈來愈不是「低成本製造」的發展模式了。現在,華南、華中的製造成本提高了,大家轉往武漢去結果發現,內地現在也開始漲起來了。
#@1@#張:以台商在中國發展的軌跡來說,珠江三角大部分都是傳統產業、長三角(長江三角洲)以崑山為基地的地方電子業匯集,最近定調希望能轉到渤海灣……台商在中國發展聚落的分布也在轉移中。梁:李所長曾告訴我說,當CEO怎麼看這個市場的時候,決定了企業的高度,也決定經營事業的布局。所長可否做些解釋?李︰這從兩個角度來看。就往外發展來說,我們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像中國;但是,國內的投資率卻是下降的,工業投資率在國內經濟投資的比率現已降到17%,已經降了10%。而勞委會統計,今年台灣大學生的失業人數創歷史新高,已超過10萬人。很諷刺的是,台灣在海外投資那麼重,自己國家投資率卻這麼低、年輕人的失業率這麼高,這是有問題的。我也常在想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或許因為我們各界領導的思維仍太重視低成本製造,就會覺得台灣沒有太多機會;可是換個角度說,以華人地區來看,台灣具有極高的優勢。怎麼說呢?業界的朋友告訴我,台灣人的想像力還是比較強,雖然,中國人可以很拚命,有不完成就不吃飯、不睡覺的毅力,但是台灣的原創力很強,這是可以好好發展的。台灣的原創力的精緻度是值得讚許的,雖然在北京的小籠包,一個只要1塊2台幣,台灣的鼎泰豐小籠包一個18元台幣,但是吃起來的幸福,還是超過在北京的小籠包。史︰中國企業的追趕速度很快,但都停留在「量」上面,連他們當局都講,這是一種粗糙的經濟。台灣有幾個因應方向:一個是精緻化,追求精緻化需要不同的人才,包括美學與工業設計人才等;第二要不斷地研發新科技應用,而不只是製造加工而已。梁:所長您常講企業必須要有「能耐」才能有競爭力,請舉例有哪些電子業具備能耐,在全球發展成功的案例?
#@1@#李:鴻海集團過去15年來,在世界各地培養的模具師傅共有4千多人,很多人說鴻海是靠規模、靠模具取勝的,但是其實它的專利很強,還有機械、模具、材料等都有很深的知識與技術,是更值得我們去探討的成功因素。郭台銘接下蘋果iPod、新力(SONY),或摩托羅拉(Motorola)這種要求嚴苛的客戶訂單,他們要求設計的東西,不是只有色彩和造型而已,也要求鴻海在材質上做很多的配合;鴻海這些藝匠級的師傅,他們對於材料的選用、工法的講究、製程等專業,都非常地深入,可以滿足這些國際大廠的需求。梁:所以這就叫做企業的能耐!要把細節做到最好,競爭力就出來了,讓客戶一旦黏到你,就跑不掉了。李:代工的利潤還是很薄,鴻海其實不是在賺代工的錢,它還有很多關鍵零組件、專利的工法等,才是致勝的關鍵。
#@1@#梁:各位認為台灣的業者要找到什麼位置去發展,才會對自己最有利?史:我們現在要利用電子產業的長處去找服務。李:品牌是附加價值一個很好的手段,有人說2千多萬的人口怎麼去養一個世界品牌?大家不要忘了,諾基亞(Nokia)所在的國家──芬蘭,人口不過5百多萬人口而已。好的品牌當然會有附加價值,但是品牌的背後需有3個支撐的條件:第一個是深度經濟,要了解這個品牌在研發上是否有深度的造詣;第二個是人機介面,是否在工藝美學部分具有豐饒度的表現;第三是是否給消費者生活上價值的提升,給予更多的便利度與甜度(趣味感與滿足感)。新力(SONY)在60年來所塑造的品牌價值,不是只有這幾個字或是廣告行銷,這個品牌過去所推出的產品,不論是單槍電視、錄放影機、隨身聽等,它的品牌價值幾乎可說是消費電子領域的定義者。電子產業在建立品牌價值時,一定要看到其他成功品牌怎麼去創新的。梁:張總經理,您怎麼看未來的明星產業?張:我認為在未來消費電子、車用電子等領域會大展鴻圖。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未來電子產業要勝出的關鍵,就是看誰把客戶服務到最極致。張忠謀曾說,台積電不是製造業,而是服務業,像很多消費者買3C產品,但是花了一大筆錢只用了少部分的功能,消費者的疑問是:產品每半年推陳出新,可是我的服務在哪裡?這部分供需的落差是給了製造商很大的空間,去思索提供服務的發展空間。梁:所以,下一個明星產業就是,誰把「服務」這塊做到最極致、領先同業,就可以提高競爭力了。院長,最後我想請教您,以您的資歷來說,過去數十年在工研院發展,現在在清華大學任教,您認為產官學研要如何攜手,共同為電子業的發展努力?史:我們今天談得這麼多,歸根結柢談的都是「人」。不論要創新、要增加附加價值、要轉型等,都需要優秀的人和正確的想法。所以我們談教育,不要灌輸他低價是最重要的,要提醒他: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再者,學校教育和職場人才養成應該是延續的。任何人從學校畢業之後,都必須在職涯追求終身學習。同時,企業不要只是想從校園中買個「產品(人才)」,不要等到「產品」來,不符合企業所需,才嚷著說要「退貨」!企業可以告訴學校,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校也可以深入了解企業所需,這樣才能彼此雙贏,把人才的養成放在刀口上,培養一流的科技人才,領導產業的發展與突破。(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拚理財」節目,敬請鎖定本周日晚上8點準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