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可以馬上得天下,但卻無法治天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教授湯明哲的這句話,道盡4年來頻於併購的台灣企業的痛楚。事實上,許多實證研究證明了湯明哲的論述:超過70%的併購案,最後是以失敗收場。而所謂的失敗,指的就是存續公司的股價,在併購後不升反跌。更有學者統計發現,在1999年至2000年間,在多件金額龐大但不甚成功的併購案拖累下,美國與歐盟的整體經濟規模縮小了3.5%。
#@1@#儘管併購失敗的「鐵證如山」,但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統計,在台灣企業間進行的併購案,從2003年的20件,暴增到2004年的218件;而光是發生在今年1到6月間的83件併購案,併購總金額就高達新台幣524.7億元之多,創下平均併購金額的最高紀錄。是什麼樣的環境因素,讓台灣企業不畏高失敗率的風險,在金融、通訊、電子等各個領域,快速地進行一樁樁被學術界視為最高難度的併購交易?而經過4年下來,台灣企業的併購成效如何?下一波的併購天堂又會落在哪一個產業、哪一個地區?為此,本刊特別邀請湯明哲、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主任杜紫宸,以及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進行一場紙上座談。透過三位學者專家在學術、產業,及投資領域的專業與實務經驗,以解析出台灣在歷經這一波的併購大浪後,企業與產業競爭力的消長。《理財周刊》問:在2004年後,台灣企業併購件數大增,尤其是資訊科技業更是勤於併購,除了併購法的實施讓企業併購有所依據外,還有哪些其他因素?台灣大學國際企業所教授湯明哲(以下簡稱「湯」):併購案的發生,其實是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產業等大環境的變動。以台灣而言,大抵可歸納出5項因素,第一個就是低利率的環境,因為企業借貸的成本一低,就可以用來併購以擴張版圖。所以,低利率可說是併購的溫床,其次則是產業的發展瓶頸。近幾年各產業,尤其是資訊科技業的成長率不佳,使得競爭變得更激烈,而併購是一個可以減少競爭、讓產能重新分配的手段。另外,國際級、大型採購廠商越來越少,例如聯想併了IBM後就少了一家,這使得台灣代工須透過併購,壯大自己的生產與製造規模,繼而增強對客戶的議價能力 (Bargaining Power)。而科技技術匯流(technology convergence)的重要趨勢,則是加速企業併購的第3個因素。未來的終端產品往往會整合2至3個以上的技術,企業若全靠自己研發,速度太慢,因而只有靠併購來整合所需要的技術。第4個因素,則是企業為了快速進入一個新市場,前一陣子鴻海併購普立爾就是一例。不過,即使這是一個併購盛行的年代,企業是否該做併購,必須建立在一套策略與事業布局之下。再舉鴻海為例,若垂直整合是它的併購策略,則在併掉了普立爾之後,接下來就應該再往鏡頭、馬達、影像感測器等上下游零組件整併。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以下簡稱「林」):早在去年初時,摩根大通證券亞太區首席策略分析師莫瓦德(Adrian Mowat)就曾預言,2005年將是亞太區的企業併購年。因為,在企業獲利成長幅度有限之下,必須靠對外併購才能維持成長。雖然當時並沒有引起國際機構投資人太大的注意,但時隔一年半看來,莫瓦德的預言似乎是對的。台灣在這波企業併購潮中當然不能缺席,而且還有逐步加快的跡象,原因很簡單,不管是科技或金融業,現在都面臨市場過度成熟的問題,營收與獲利大幅成長的榮景不再,為了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併購,一方面節省時間成本,另一方面還可降低競爭對手的數量,可謂一舉兩得。不過,台灣的併購案多集中在科技業,是因台灣科技廠商多為該領域的領導者,所以併購就成為他們奪取市場的最佳實踐方法(take market best practice)。在金融業的併購,似乎沒有明確的遊戲規則,每次都要考量民眾觀感,將很難有成功的併購效果。
#@1@#《理財周刊》:就您的觀察,這4年裡,台灣企業併購的成效如何?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主任杜紫宸(以下簡稱「杜」):併購是企業快速成長、多角化、垂直水平整合及超越競爭對手有效策略之一,但是,卻也是成功機率最低的一個方法。過去4年,台灣在金融、服務業領域的併購案,多半屬於水平整合,也就是為了擴大規模、減少競爭者。然而,水平整合的前提是,併購後的企業營業額、獲利能發揮1+1>2 或營運成本能有1+1<2的效益。可惜的是,國內企業的表現並不佳。電子業雖進行的是垂直整合式併購,但在併購後往往發生許多問題,例如資產重疊、人才留不住等。其實當年,台積電併世大後,或許就是沒有做好人才或人員工作的規畫與安排,才間接造就了中芯國際的誕生,這也為台灣企業帶來很不良的示範。今年,友達併廣輝後,陸續傳出人才出走的消息,如果友達沒有小心處理人的問題,恐怕會製造出第二個中芯國際的惡夢。
#@1@#湯:以電子業而言,除了鴻海透過併購完成版圖擴張,其他企業還看不出其併購與事業布局的關聯。由於鴻海的併購都設有策略目標,再加上營運管理的技術成熟,算是目前最具成效者。目前來看,垂直整合,是鴻海目前集團布局的策略主軸。而垂直整合的基本目的,是以時間為基礎的競爭(time base competition),所以在垂直整合後的供應鏈之間必須做到完美無缺,中間的生產作業流程不能有一點點的時間拖延,例如鴻海就要減少不同事業單位間,在出貨量、價格上討價還價的時間。所以鴻海做垂直整合有其道理。而其所做的併購,也都在達成此一目標。由於鴻海集團的規模非常大,所以在做垂直整合時,可以去買一些小公司,然後靠著鴻海的集團資源與客戶去扶植它,最後這家小公司帶給鴻海利益,將遠大於鴻海併購它時所花的金錢。這種buy and build(併購並打造)的策略,非常適合鴻海,而鴻海也執行得非常徹底而成功。但華碩就不見得能採取鴻海的做法。因為華碩不純是代工,還有自有品牌,在經營自有品牌時,就必須多角化,規模就不像鴻海那麼大,做垂直整合的利益,也就不如鴻海。所以,如果華碩要做併購,我的建議之一是,要比鴻海早一步併掉鴻海想要併的公司,這是競爭布局的問題。至於台灣金融業的併購,是政府政策的誘因,而非市場自然發生。正因為是政策利導,所以目前金控合併都看不出效益。台灣金融業的問題是,銀行過多(over banking)。但在金控架構下的合併,只看到異業結盟,卻不見銀行併銀行,然後裁掉無效益的分行,所以這樣的併購,成效並不佳。
#@1@#《理財周刊》:併購是企業擴張最快也最好的途徑嗎?湯:我無法下定論,但我只能說,併購可以讓你馬上得天下,但並不能治天下。因為,基本上,併購並不是一個好策略。在企業管理中,併購的難度最高、風險最大。因為企業在併購時,不是併錯對象、併購的價格太高,再不就是併購後整合不成,只要犯了其中一個錯,就必定失敗。《理財周刊》:在目前上市櫃企業中,有38家擁有的現金達50億元以上,更有21家的現金部位達逾100億元以上,但其中卻鮮有人願意運用在併購,企業的考量為何?林:其實,台灣的產業結構提供企業併購很好的機會,而很多企業,尤其是下游硬體製造廠商,手中都長期握有相當高比重的現金,但這些廠商不貿然併購或投資,是因併購成功機率不高。一般而言,企業文化的整合是決定併購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併購若發生在大併小,如鴻海併購國電,當然比較好消化,但假設規模差不多,就可能先以策略聯盟的方式進行合作,如華碩與研華、技嘉的關係。台灣企業在計算併購利弊得失時,多半保守謹慎,併購若不能加分,他們寧可按兵不動。湯:在併購交易裡,用自己的現金去併購,是最貴的,資金成本最高,與其把現金用來併購,不如還給股東。而用股票交換的併購,才是最便宜、划算的交易。林:對於併購該採換股還是現金方式的交易,企業有時也會參酌當時資本市場的狀況。當股市行情好,企業通常偏好用換股的方式,若被併購者的規模太小,企業則偏好用現金的方式買斷。《理財周刊》:與國際企業的併購相比,台灣上市櫃企業在策略和手法上,有哪些特點?湯:國內企業在併購前後的問題在於,大都沒有明確和清楚的策略目標,事前的評價審查(due diligent)做得不徹底、人才留不住等,使得失敗率更高。另外,以併購的策略來看,即使是鴻海的垂直整合,也有其風險和問題。因為垂直整合的結果是,增加固定成本,降低邊際成本。而業者接單與否,重點就在邊際成本。雖然,鴻海做到了垂直整合,而且也降低了邊際成本。但若只因為邊際成本降低了,就殺價接單,長久下去是不會賺錢。除非鴻海能做到赤字接單、黑字出貨,再不然就是把問題隱藏起來。只是遲早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不過,正因為併購在管理上的難度很高,也所以台灣這幾年併購案的增加,代表了台灣企業對併購前後事業的管理技術和能力有所提升,這是正面的收穫。而且,台灣企業在國內併購的經驗豐富後,也可以到國外去併購,這樣在策略上的彈性度就大幅增加了。杜:國內企業的併購,從決策到執行,通常不夠縝密和周延。在國外,企業主會委託專業機構與顧問評估,甚至是處理。也因此,從併購前的策略目的、併購中的價格談判,到併購後的人才安置,較有一整套的執行與管理機制。其次是併購的對象,近幾年,國外有個新興行業,就是專門去併購一些有資源、但無效率的公司,透過專業團隊的改造、轉型,或重整(turn around)後,再將這些企業出售或獨立出去。若國內也能承認這樣的專業,則對分別有管理專業、有資金、有技術資源的三家企業,將有機會創造三贏的局面。
#@1@#《理財周刊》:接下來,哪些產業、哪些區域還會發生整併?而除了同業併購外,台灣企業會走向跨業、乃至跨國併購嗎?杜:就電子業而言,因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在汽車電子、醫療電子,而進入這兩大領域的關鍵,既不是買可擴大規模或市占率的企業,也不全然是整合供應鍊,而在於掌握稀有性資源。所謂的稀有性資源,第一個是進入新領域供應鍊的認證資格。以汽車電子來說,要進入全球6大汽車廠的供應體系,必須要經過認證,而這往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取得。所以,最近聯電就買了巧新這張「門票」。事實上,包括台達電、華碩、鴻海和仁寶,都已在這兩大領域中尋找可以連接到全球大廠的關鍵小公司。第二個稀有資源,則是像專利、智慧財產權等關鍵IP。併購擁有這些IP的公司,不但可以進入新的事業領域,還可有效阻卻競爭對手的攻勢。對大公司或集團而言,有很大的槓桿效果。而從創業角度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戰略極佳、獲利極高的商業機會。林:我認為接下來,併購熱潮會吹向面板、手機、金融這三大領域。面板與手機兩項產業大者恆大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當一線與二線廠商的差距越拉越大,而市場又趨近成熟,要想存活甚至是成長,就只有透過併購了。至於金融業,雖然還是卡在政府政策的明確度上,但台灣市場畢竟有限,一旦遊戲規則訂清楚,勢將引發一股更大的併購風潮!
#@1@#至於跨業併購,我倒是想不出台灣有成功的個案;而跨國併購,台灣過去雖有過經驗,但似乎多敗在文化整合的關鍵問題上,如奇美電在買了日本的面板廠後,到現在還很排斥併購,就是最顯著的例子。雖然併購的成功率不高,我還是認為併購是企業成長的必經之路。100多年來,美國道瓊成分股裡的多家公司,若沒有發動併購,恐怕早已消失不見。就連奇異(GE)這樣的優質企業,也是經過一連串併購過程,才有今日的成績。因此,併購不但是科學、也是藝術,企業若能發動一場成功的併購活動,才能邁向一流企業的境界!湯:未來大陸將會成為併購天堂,尤其中小型國企很多要賣,所以台商在台灣練兵後,接下來可到大陸大展身手。至於產業趨勢方面,我預估技術匯流將會成為企業併購的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