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個場景:一位阿公血壓突然升高,家醫科醫師問他原因,阿公一時想不起來,於是醫師很巧妙的透過阿公手環上的資料,得知前一天晚上阿公一個小時起來小便兩次,整個晚上起來十幾次,判斷阿公根本睡不好,造成血壓升高。
未來個人的生理數據或活動紀錄,都會透過手機及其他穿戴裝置收集起來,成為醫護人員照護的參考依據,譬如說,過去尿液檢查要到醫院掛號排隊,未來有了智慧馬桶或小便斗,在小便同時,可以收集個人完整的健康資訊。
記錄收集個人生理數據 有異常時偵測提醒
不僅如此,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下班之後還要面對小孩、家庭,若沒有適當的紓壓,最後很容易變成輕度或重度憂鬱症,因此當一個人過度使用手機或猛發簡訊時,代表他可能處於一個極度緊張或焦慮的狀態,這時手機就會跳出一個視窗,提醒主人暫時放下忙碌,聽一段音樂,或做幾分鐘的深呼吸,舒緩心情。比較先進的手機,更會連結手環的偵測系統,當一個人心跳異常或血壓升高時,會發出適度的警訊,提醒主人離開焦慮現場。
「AI智慧醫療,其實離我們不遠,而且跟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現任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及成大醫院資訊長蔣榮先最近出版新書《從AI到智慧醫療》,以科普的方式,娓娓道來AI智慧醫療的發展演變,他說,「這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整合數位病歷 提前預防性治療
要實現AI智慧醫療,最大的關鍵在於數位病歷的建構,目前全球的醫院,包括台灣在內,數位病歷的建檔都不夠完整,蔣榮先認為,所有的醫院病歷格式都不願意和其他家醫院的病歷格式一樣,格式不相容是最大的難處,過去醫生都是用手寫病歷,現在醫生其實都是用鍵盤把診斷和病歷key進去,如果病歷格式相容且互相交換,那麼今天在A醫院看診的病歷,就能分享到B醫院去,醫生就能做更好的診斷及下藥。
所幸台灣的健保署,以健保的雲端系統彌補醫院病歷格式不相容的缺失,因此,病患就診之前,就可先到健保局的雲端資料庫下載病歷,臨床醫師做診斷時,即可根據過去詳細的病歷做更精準的判斷。
AI人工智慧 輔助新藥成功開發
數位病歷藉由AI人工智慧,「把數位資料做交叉查詢」,可發揮前所未有的優勢,蔣榮先說明,過去病患到醫院就診,醫生所得到的可能是片段的資訊,譬如說,高血壓發生的因素,可能來自於睡眠障礙,或其他器官病變所造成,透過健保的雲端資料庫,就可以把這些病歷綜合起來,「藉由人工智慧把相似樣態的資料整合起來,並且做出預測」,這些預測就能提醒醫師告訴患者,「過去兩年來血壓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並且提早預防做治療。
另外,AI人工智慧目前也被用在新藥開發上面,過去曾有人統計,新藥開發成功的機率,差不多等同把人類成功送到月球的機率一樣低,現在新藥開發初期,可先用AI運算法,協助研究人員篩選適合的原料藥,不但節省大量時間,更可以透過AI輔助設計藥物治療的機轉,甚至老藥新用,從過往千萬種的學名藥找出新用途,都是現在AI人工智慧在醫藥上可以發展的路徑。
台灣全民健保系統 智慧醫療大助力
「台灣獨一無二的健保資料,在智慧醫療上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彙整分析每一筆就診資料,就可知道台灣人普遍的疾病為何,譬如說,健保局每年花最多錢的是洗腎患者,健保局就可留意新陳代謝科,並且與腎臟科醫師開會提出預防措施,以確保國人健康。
然而,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身體偶爾會有些小毛病,如頭痛、腸胃不適,或者是不明白的症狀引起心理恐慌,影響生活品質,拜網際網路之賜,民眾在就醫之前,往往第一時間先上網Google,了解病情,於是有「Google大神看診」的稱號。
以正面來看,在就診之前,就已經對自己的病情有些概念,醫生跟病患溝通時,不會雞同鴨講。但以負面來說,對醫生有些不公平,特別是病患的認定和醫生的診斷有出入時,醫病關係就會產生摩擦。
中國大陸首開線上AI看診 醫生不在場有風險
日前中國大陸更推出「平安好醫生」的AI機器人看診,「平安好醫生」就好像一個電話亭的箱子,病患進到電話亭裡,輸入會員帳號之後,將自己的症狀以點選的方式,告訴機器人,透過遠端的AI機器人對話,AI機器人自動判讀,將病人的症狀歸納成幾個小問題,最後一分鐘,則由真人醫生跳出來診斷開藥,處方箋會即時傳送到病人的手機,電話亭甚至可以拿到藥品,若電話亭備的藥品不夠,患者還可以線上刷卡,外送小弟可在五到十分鐘內送達患者手中。
蔣榮先說,中國大陸之所以接受線上問診的概念,是因為醫生在看診時,必須花費六到七分鐘的觀察問診,才能真正搞懂患者的病症、病因,「平安好醫生」設計的概念即是要省去中間問診的五到六分鐘,目前也只有中國大陸許可線上AI看診,其他的先進國家如歐美各國的醫療法令,皆不允許沒有醫生在場的AI診斷。
「電腦僅能做輔助判讀的工具,AI還不能取代真人醫生」,國家為確保病患安全,醫師法規定必須要有「人」出來執行負責,蔣榮先以自駕車做比喻,前些日子自駕車撞死人的事件發生,然而自駕車撞死人該由誰負責?自駕車出意外,代表電腦的判斷仍會有瑕疵,那麼自動診斷的AI軟體是否也有可能會誤診?
透過AI演算法 協助醫師精準診斷
AI的好處是能夠協助醫生更精準的分析診斷、找出病因,蔣榮先說明,醫療是一個白色巨塔,專業分工非常的細,譬如說,腎臟科醫師就無法完全了解感染科醫師的專業術語,在癌症治療上,更是常有跨科別、聯合診斷的情況發生。
因此,同樣是穿著白袍,在專業分工之下,非常仰賴醫生的看診經驗,「一位經驗老到的醫生,要把腦袋的東西,傳承給一位年輕的醫生,至少要花上二十、三十年,而AI最有趣的地方,是可以把一位三十五歲的醫生,瞬間變成五十歲、有經驗的老醫師」,即是透過AI的演算法,彙整各科醫生的經驗,協助醫師精準診斷。
醫療之專業分工,短時間內電腦要完全取代人不太容易,AI是不是能有天分,被專家指導成為具有天賦的AI醫生,以當前的科技發展,或許還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但是,當民眾越來越了解,「其實醫生也有判斷錯誤的時候」,AI的價值就慢慢突顯出來,「電腦不會罷工、不會抗議,它不會因為昨晚跟先生、太太吵架,情緒的把一個小黑點,描述得很誇大」。
蔣榮先帶著我們反思,「犯錯是人的天性」,而當有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例如,手術台上開錯刀,原本要截右肢,結果左腳被鋸掉;本來要補左心房的洞,竟補到右心房去!這些可以事先防範避免的錯誤,也許我們能換位思考,部分醫療行為是否可以讓不會犯錯的AI機器人來執行?
簡單病症通訊診察 資源留給重症或緊急傷患
這一次新冠疫情,讓遠距醫療浮上檯面,「過去醫院一天有六、七千人次進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人流不到一千人,其中的五千人到哪裡去了?」大家開始搞懂:原來我可以不用常去醫院看醫生,原來有很多的醫療行為是多餘的,原來我可以不用生病。未來如果「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能更開放,醫生可透過AI網路看診問診,一些簡單的病症,其實可以不用到醫院,而把醫院的資源留給重症或緊急傷患的病人。
「台灣是有機會發展智慧醫療的國家」,蔣榮先表示,過去三十年來,最頂尖的人才都去當醫生,頭腦最靈活的人,都去搞電機和資訊,這兩票人加起來剛好是智慧醫療發展的最佳組合,國外科技大廠及國內的電子五哥都一致看好智慧醫療的大商機。
蔣榮先感性說道,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生老病死,「智慧醫療跟所有的人都有關係」,一個使命感、責任感,要讓民眾了解智慧醫療已在不遠處,尤其是新冠病毒改變全世界,民眾對健康的觀念,已不再是年老或生病時,更多的時候,藉由AI及智慧醫療的新科技,帶給我們對健康、預防的全新視野,並挑戰未知的病毒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