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得好!」澳商麥格理在10月20日獲知凌陽將減資50%時的第一反應。麥格里這短而有力的三個字,不但說出了外資的共同心聲,也是對台灣企業有心改善資本結構、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f Equity,ROE)與股價的認同。「提高股東報酬率以回饋股東,是企業經營者隨時應該努力的方向。」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會計師陳清祥說。過去20多年,在台灣經濟、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時,台灣企業就先是靠著賺錢能力、後以控制成本的方式,讓股東報酬率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之上。
#@1@#但在國內不斷籌資、到國際市場攻城掠地的台灣企業,雖手中累積豐實的現金,但卻也出現股本過度「肥大」的後遺症,加上產業高成長與高獲利不再,既稀釋掉了ROE,也失去了推升股價的動能。這讓近5年在台股持股比重從15%快增至32%的外資,越來越覺「不舒服」。而這也是麥格里等外資對凌陽現金減資的認同,已轉化成要求台積電、聯發科、光寶及電信三雄等多家企業「比照處理」的壓力。事實上,據金管會統計,自2000年底政府通過庫藏股制度(上市上櫃公司可透過買回自家股票並註銷,以達到減資目的)以來,辦理減資的上市櫃企業已從個位數快速暴增到三位數,去年就多達173家,而今年光是前7個月,就又有142家上市櫃公司宣布減資。這股席捲台灣上市櫃企業的減資風,看在勤吹號角的外資眼裡,是一時的熱潮,還是才要展開,就如瑞信證券所言:「明年將是台股的減資元年。」而對企業來說,減資真會是「股本縮小,財報與股價會更好」的萬靈丹?企業爭相減資下,對台股與台灣產業又有哪些衝擊?為此,本刊特別邀請陳清祥、穆迪信評台灣區總經理蔡東松,以及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劉至昱,分別就企業減資對投資、產業發展以及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減資浪潮等面向,進行一場紙上座談。
#@1@#《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減資,其實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近幾年,在台灣企業開始盛行,是否有哪些特別的因素使然,例如經營環境、企業的股東結構改變等?穆迪信評台灣區總經理蔡東松答(以下簡稱「蔡」):減資在國外確實很普遍,尤其是高科技公司運用的最為頻繁,因為減資的確是可以提高企業的ROE、每股稅後盈餘(EPS),股價也隨之抬高。所以,包括IBM、微軟等企業就採行過。像微軟就曾將一半的現金還給股東,但仍無損於它健康的資產體質。只要公司營收和獲利穩定,現金在支付營運和資本支出的需求後,仍有餘力減資或買回庫藏股,是不會影響到企業的信用品質(credit quality)、信用評比(rating)。現在,減資的觀念會在台灣普及,外資是一大關鍵。許多外資持股比重超過5成的企業,多半是經營績效與獲利良好而穩定,但當這些企業現金部位過高,未來幾年又沒有重大資本支出的情況下,外資就會關心,這些企業是否會發行特別股利、現金股利,或是採行減資。
#@1@#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劉至昱答(以下簡稱「劉」):的確,台灣企業這幾年來generate(產生)現金的能力越來越強,背後當然有很多的原因,包括營運能力好、整體產業基本面的改善或走向成熟。但也由於高投資報酬率的機會已不多,加上投資大陸受到限制等,使得企業現金部位越來越高,國際機構投資人便希望企業能進行資本結構管理(capital structure management),減資正是其中一項,因而成為了熱門話題。問:台灣企業減資會只是一時的熱潮,還是會成為常態?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會計師陳清祥答(以下簡稱「陳」):其實過去台灣也有企業減資過,只是因為以彌補虧損居多,讓人對減資的觀感不佳,也使得應該減資的企業打消了念頭。但這幾年,因外資的要求,以及市場對晶華酒店、凌陽等業者減資的反應不錯,的確會讓原本該做、想做的企業跟著做,甚至也刺激沒想過可以減資的企業開始研究。我認為,減資的企業是會更多,但不致於成為常態。劉:減資在台灣還是非常新穎的名詞。從目前減資的台灣企業來看,多半進行得還不錯,但個案太少了,還需要更多的企業共襄盛舉,而若有重量級企業帶頭做,市場又以「本益比提升」回應,才會真正地掀起減資風!問:自凌陽減資後,不少外資相繼點名像台積電、聯發科及光寶科等企業應進行減資,而市場上也出現了各種減資名單。到底,什麼樣的產業、企業該減資,除了現金部位、股本過大之外,還有哪些評估標準?
#@1@#陳:的確是不能只看現金部位,還要看現金流量表,必須每一年正常流入現金在扣掉各種支出後仍為正數。再者是,一定企業應都有3到5年的中長期計畫,計畫在數量化後就會有預算,也就能很確定,若在未來2、3年內若沒有重大投資與擴充計畫,且銀行借款不多,手中閒置現金只能放在定存或債券型基金,而無法做更具效率的運用下,就應評估減資以將現金退回股東。不過,資金的運用,還是要看企業的發展策略與布局,不必然因為具有減資條件就非得進行減資。蔡:外資所點名的企業及其所處的產業,與國外差不多。而就以聯發科、光寶到電信三雄為例,都有個共通點,就是他們手中現金非常多,而長期營運與獲利穩定,未來又沒有重大資本支出,是可以考慮配發現金股利或減資。尤其電信是成熟、飽和產業,市場結構、市占率已底定,營收不但穩定,而且累積的速度遠多過支出,所以會被外資股東點名。除此之外,我認為,能做現金減資的企業,至少經營績效要優於同業表現,再不然必須是產業龍頭,才有資格與條件考慮減資。
#@1@#劉:從產業別而言,我認為科技業減資的可能性低於傳統產業,除了許多科技次產業未來還是有強勁成長機會,不管是再投資或對外併購,企業總是希望能多留些現金在手中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因應未來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的實施,向來得配發高股票股利以留住優秀人才的科技業,必須改發現金給員工。不過,科技產業裡還是有適合與不適合減資者。如IC設計產業,就很適合進行減資者,但包括TFT-LCD(面板)與DRAM(記憶體)等資金需求大的產業,明顯較無減資需求。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傳統企業都具減資條件。資本較密集的產業,如航空、海運、鋼鐵、塑膠等,就不太適合減資;但發展成熟、無資本支出需求的觀光業,如晶華,率先進行減資就很合理。
#@1@#問:雖然外資頻頻鼓吹台灣企業減資,但畢竟外資要求的是投資報酬率,與企業經營者追求永續發展的立場不同,如何看待兩者間的矛盾?蔡:外資是從投資回報、投資價值角度,評估企業是否該減資;但企業對於減資的態度會較外資保守,因為企業看的是長期效益。就以台積電為例,雖然外資直接點名減資,但仍然不做回應。據我了解,一來是因半導體景氣波動較大,手上必須保持充沛的資金因應,但更重要的是,台積電希望給股東的是長期而穩定的報酬,像減資或買回庫藏股這種一次性甜頭,恐怕會把股東的胃口養大,以至於年年都有更高的期待,謹慎之下台積電便不願冒然地減資。陳:我個人認為,外資會希望企業減資,主要基於ROE的考量。無論是買回庫藏股或現金減資,既可讓股本變得札實而適當,公司的資本結構變好,其實也有利於經營。而企業主,雖要以中長期的規畫來考量,但問題是,如果企業接下來沒有投資或擴廠計畫,現在又不做減資,則閒置資金的運用,勢必會受到股東的質疑。企業選擇的策略,還是要聽聽大股東的意見,尤其若有逾5成股權是外資持有,就必須要向他們說明減資與否的考量。問:以晶華、凌陽等企業為例,在一宣布減資後,股價立刻上揚。但也有企業的減資,並未獲得同樣的掌聲。減資對後續股價、經營等的效應該如何評估?
#@1@#陳:有些企業減資,會受到市場肯定,是因投資人預期該企業減資後,財務與經營績效會更加提升,但減資並不保證股價就一定會漲,而且也有一定的計算方式(見說明)。就算減資企業的股價,因為市場預期心理而上揚,但通常在反映幾天後,最後還是要回到基本面,也就是未來的營運、獲利上。劉:減資雖可照顧到股東權益,卻並非每個企業減資都是如此。我這裡提兩個例子,一是企業雖然宣布減資,但過一陣子後,卻以各種名義,包括全球存託憑證(GDR)、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等,再向股東伸手要錢,這一定會讓股東有不好的觀感。另外一例,則是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當其保留盈餘接近零、甚至快變成負數之際,公司會突然宣布減資,作法是將淨值裡頭的股本(capital stock)挪到保留盈餘項下,雖有減資之名,卻無法真正造福股東,因為減少的資本並非到股東口袋,而只是會計項目上的移轉。蔡:好的減資,前提仍在於企業的經營績效好、獲利穩定,以及現金部位夠高,如此在減資後,企業的ROE提升了,對股價也有正面效應,而在短期的反應完畢後,通常這些企業的表現也不致落後於大盤。問:除了前述晶華等企業採現金減資外,今年,聯電及友通等企業其實也以庫藏股的方式減資,其分別的特點為何?企業、股東及投資人,該如何評判?蔡:由於庫藏股能減少股本的幅度有限,雖然很多企業宣布要執行庫藏股制度,但真正落實的有多少?此外,投資人可多加觀察,經常施行庫藏股的企業,股價其實不太會有表現。陳:除了股本縮小的幅度,現金減資較不受限外,現金減資的成本也比較小。不過,兩者還有最大的不同是,現金減資需要經過股東會的同意,而買回庫藏股,只要董事會通過就行了。這決議上的差別,也會影響企業採行的意願。
#@1@#問:在台灣進行減資的上市櫃企業越來越多後,市場也出現不利於台股、企業與產業發展的聲音,更有人質疑減資企業將資金轉移到海外,甚至是中國大陸,對此您的看法如何?陳:很多人未加思索,就將企業減資與投資大陸畫上等號;或是企業減資,就代表看壞台灣。但這並不直接有關。以前者來說,企業在減資完後,現金是回到各股東手上,要怎麼運用端看各個股東的規畫。大股東不投資在企業所屬產業,可能是看好房地產,或是有其他投資機會,不見得就一定是看壞台灣,或是一定就轉進中國。雖然,台灣目前的投資機會的確不如以往般多,但在檢視企業的減資,還是要回到減資企業的實質的營收和獲利表現。現在企業界都在強調profitable growth(優質成長或獲利成長),也許在減資、產品組合等調整過程中,短期會受到衝擊,但長期還是會成長。我認為,反而要擔心的是,外資一直push台灣企業減資,而當錢流回到外資手上,如果是轉而投資到香港、韓國或其他地區股市,對台股就很有影響了。劉:從我的觀察來看,減資對台灣企業是件好事。以前台灣企業,即使是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ROE波動幅度非常大;但現在非常穩定,代表競爭力變得更強,也能創造出更高的現金流量。企業不斷提高ROE,不只給予股東好的「觀感」,也代表企業營運非常好、很有效率,才能將現金發還給股東。再者,對投資的股東而言,每年若能穩定地拿到現金,投資股票就好像買債券一樣,能夠有穩定收益,代表企業能夠站在少數股東的立場想,股東心裡就會產生「正面效應」,使得減資企業的投資價值再度提升(re-rating)。
#@1@#減資後股價=(減資前一日的收盤價─每股減資退回股款)÷(減資後的實收資本/減資前的實收資本)以晶華為例,董事會決議減資時的股價為80.9元,減資金額為每股退回7.2元:晶華減資後股價=(80.9─7.2)÷(600,000,000/2,156,250,00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