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聖誕夜,交通部高鐵督導委員會確認高鐵已達到通車標準,即將發出營運許可。就在公開宣布的現場,媒體3度要求交通部次長公開保證高鐵的安全,何次長3次拒絕回應。我們究竟該相信代表高鐵督導委員會的何次長對高鐵通車標準的確認?還是該相信那個3次不願公開為高鐵安全保證的何次長?消費者每天買東西,搭交通工具,總會獲得一些經驗法則,如不要隨便買路邊攤、搭野雞車;愈大的品牌,愈有規模的廠商愈是可靠。
#@1@#為什麼?因為品牌有價,愈大愈昂貴,企業資本愈雄厚,愈不容出任何差錯;因為任何閃失,折算成品牌價值,企業整體損失,都遠比單一消費的成本高出千倍、萬倍,精明的經營者豈敢不小心翼翼地維護商譽,以免因小失大?搭乘高鐵的旅客面對的,是總經費近9000億元的巨額建設工程;投資的企業各個是響噹噹的金字招牌,這天文數字一般的投資,就端靠未來50年營運回收的車票錢。難道這些經營者禁得起任何一次意外?折損任何一條人命,高鐵公司的損失都是以10億、百億計算。
#@1@#因此,信不過何次長,信不過督導委員會,信不過英國的勞氏驗船協會、日本的高鐵公司等全世界最權威的機構,總該信得過經營者最起碼的自利心吧!不然!高鐵的經營團隊自BOT案得標以來,早被打得遍體鱗傷,不可信賴。尤其總其成的大陸工程負責人,面對全球最大BOT案無比沉重的負擔,又遭逢國際景氣逆轉,與當初投標時的樂觀氣氛落差甚大,因而竭盡全力多方求助、努力變通,卻反被刻意渲染、負面解讀,變成居心叵測,存心訛詐的集團。這樣一個集團任其投下資金多少,背後的企業規模如何龐大,都被視如路邊攤,不可輕信。那麼政府官員與國外權威機構可信嗎?何次長在宣示通車時卻不敢保證安全,將政府的公信力打了一個大折扣。但即置此不論,近年來從最高階層以降,政府官員信口開河,為政治目的不惜扭曲事實顛倒黑白,早已司空見慣。就此次高鐵履勘而言,原來聘請的履勘委員,皆是望重士林的權威學者,卻在屢次公開撻伐高鐵缺失之後,以其發言不足採信而遭解聘,新設的督導委員會快速通過確認高鐵已達通車標準,但其主要成員英國勞氏驗船協會與日本高鐵人員,又被質疑均為高鐵公司顧問,失去超然客觀立場。將這些一一剔除,最後可信的只剩學者專家。但主管官員說學者發言不可信,也不是無中生有。因為政權輪替後,許多學者待價而沽,早已不符社會期待;近來又有幾起學者拿錢替官員護航,在審查會中放水的醜聞,學者的桂冠亦污臭不堪。因此,當他們力陳高鐵安全堪虞時,我們該不該相信?當所有該信者俱不可信時,最後消費者是否只能拿性命賭一下了;到底飽受撻伐的雪隧通行至今,不還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