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台北的天空陰暗低沉,連日的冬雨又濕又冷,讓人直打哆嗦,中午時分,38歲的潘鐘在淡水自宅附近的餐廳裡吃著火鍋。7個月前,他被老闆資遣,在失業的幾個月裡,他開銷如昔,有時和朋友上餐廳,照常繳房貸,以及買定時定額基金。平時沒做財務準備的人,失業的淒苦就像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潘鐘不是,外頭大雨傾盆而下,他在屋裡吃火鍋,一客260元,他吃得起。
#@1@#今年5月12日,是他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從考插大、研究所、證照、考博士班和求職,潘鐘一帆風順;「我的職涯發展一直很順利,薪資也穩定調漲,沒想到,失業這件事,竟會發生在我身上!」潘鐘搖搖頭說,「怎麼會是我?」但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由於潘鐘是前公司的專案經理兼董事,雖然股份只占1%,但是他常在董事會拋開員工身分,與總經理據理力爭,幾次爭執下來,兩人貌合神離,從去年9月起,總經理屢次告誡潘鐘,「你不要幹了!」根據前公司的內規,經理級以上的員工去留,應交由董事會決議,所以,這一票的反對票未足以讓潘鐘捲舖蓋走路;而潘鐘卻因此意識到:離職是遲早的事情。「一個月9萬多元的薪水,要我說放就放,並不容易。」從去年底,潘鐘盤算在8月離職,找個兼職5~6萬元的工作,加上每個月2.5萬元的技師執照津貼,應可維持原有收入。「以我的資歷,1個月內就可找到工作,」他信心滿滿,被「外放」新竹的日子裡,他思索自己的下一步。這段時光他並不好受,仍堅持不提辭呈,因為覺得自己沒錯,而且「非常在乎這份薪水」。5月12日一大早,總經理以「惡意散播公司謠言」為由,資遣潘鐘,並允諾依勞基法給予資遣費,不久改組董監事成員。「我錯在個性太直、太衝,但是『散播謠言』是個莫須有罪名。」此時的他開著玩笑說,「剛被資遣時,我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淚水還會在眼眶裡打轉。」被資遣那天,潘鐘一回到家,趕緊確認財務狀況,資遣費相當於他任職到8月的薪水,就算暫時不工作,連自購房子的資產在內,約有1,700萬元的資產;復華銀行財富管理副總經理呂忠萍檢視潘鐘的資產狀況,估算他從5月失業起,在不減少月支出的情況下,可維持21.9個月。
#@1@#潘鐘每個月至少兩次確認財務狀況,他坦言,「我無時無刻不想到金錢。」從85年退伍到現在,他只要一拿到薪水,就趕緊把帳單繳清,就怕自己屆時花光。當他退伍半年後考上證照,還未正式工作時,他就從每個月16,800元的證照津貼,提撥15,000元買國內基金,買基金的習慣,就一直持續到現在。等到正式工作時,潘鐘再加買國外基金,雖然對於基金的概念不完整,但是後來投入更多時間研究之後,他所買的基金都至少都有10~40%的投報率,而且,他儘可能不去贖回,讓時間增加更高的複利威力。潘鐘最近在投資基金方面也有新的體驗,就是要在基金低點的時候,採取「定期不定額」的方式,加碼挺進。「我以前覺得定時定額比較容易控制每月的財務狀況,但是現在,我更願意在低點多買股權。」
#@1@#「我對金錢的危機感不僅是『未雨綢繆』,甚至是『杞人憂天』!」他說。他周末也很少逛街消費,就在老家旁挖竹筍、套柚子(防蟲套袋),並分享蔬果給親友。潘鐘的二姐潘美雲也說,他曾有兩年不買衣服,即使存到足以買雙B房車的錢,他還是放棄好車,繼續讓錢滾錢。就靠著3個簡單的習慣:定期檢視、強迫儲蓄與投資基金,潘鐘在工作的前5年,資產就累積了200萬元,「非到必要,我的儲蓄、基金都列屬『不動產』--不去動用的資產,」潘鐘說。潘鐘的大嫂蔡明月表示,潘鐘的理財方式很多元,甚至讓在大學教書的她,也自嘆自己資產累積的速度,沒有潘鐘快速。其實,被資遣之後,故事並未結束。潘鐘接著辭去董事的職務後,一個月後拿了退股的十幾萬元,回家仔細檢覈,發現前公司過去未如實撥勞退金到他的帳戶,差額約有2萬多元;潘鐘發函給勞保局,請勞保局代為催討,但是前公司拒絕補給,他發出存證信函給前東家,並要求加付利息,果然不久後,前公司如數歸還給他,此事才畫上了句點。一般人面對資遣多會難為情,更不用說爭取應有的權益,但是,金錢似乎是流向「在乎」的人那邊,從潘鐘的身上,不難看到這點。曾經是潘鐘的屬下,現在是新光人壽業務員的林倉平表示,自己曾是「月光族」,當時卡債有4萬多元,總是還不清。後來潘鐘知情,無息借他10萬元,要他先還卡債,並且強迫他開始每個月買定期定額基金,並且修正消費習慣,終於擺脫卡奴身分,晉升為儲蓄階級,2年後將這筆借款如數還給他。但是講到消費,潘鐘一點都不大方。「潘鐘一直是鐵公雞,但是他的一毛不拔,造就他今天6個月不工作,也可以好好生活。」林倉平說,「他過去一直有『緊急預備金』的概念,沒想到就用上了。」90年,潘鐘接手父母購買送給他在淡水的房屋,也順勢接下了父親代繳了8年的貸款餘額180萬元,目前只剩35萬元貸款;該屋就在父母住宅附近,原先兩老希望潘鐘可以住在家附近,但是潘鐘思考到自住的便利性與投資的報酬率,隔年購屋在淡水捷運站的電梯大樓,就是靠儲蓄的現金,和贖回部分海外基金的戰利品。他表示,第一棟房子當初父親買了400多萬元,在聖約翰大學附近,由於地點不佳,已經跌至100多萬元。而自購的淡水捷運站附近的華廈,不過5年的時間,已經飆至近千萬行情。「為了考慮換屋,以及父母家較近,當初鎖定在士林以北捷運站附近,而且一定要買停車位,」潘鐘說,他一路從士林捷運站,沿著捷運站往北看房子,包括北投、竹圍、淡水等捷運站附近,最後看上淡水學府路的二手新成屋,前屋主是投資客,未曾住屋,認賠脫手,沒想到潘鐘以605萬元買下房子和車位不久,房子就一路飆漲,目前房價含車位有950萬元行情。
#@1@#11月起,潘鐘租下在中和的辦公大樓一隅,開創新事業,過去的儲蓄與投資,不但成為這次失業的防護網,更成為他衝刺事業的後盾。他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指著遠方中和交流道的車流,笑著說,「你看,這道車流往我這邊來,象徵財源滾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