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果想在十年之後,擁有具創新力、競爭力的國際性人才,就應該從高中生、高職生開始救起,從大學生著手就太晚了。」因翻譯《魔戒》系列而名利雙收的朱學恆,一向被視為年輕世代創新人才的代表之一,這2年來受邀到百餘所大學、中學演講,在與近7萬名學生的互動過後,他直指「人才大崩壞」是台灣未來「關鍵10年」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1@#從翻譯《魔戒》等奇幻文學經典,到翻譯完麻省理工學院(MIT)所有課程後就將課程網站捐給國家,朱學恆的每一項「創舉」,不僅在他做的事有創意,更在於他總能突破「零資源」的限制,找出創新方法來執行。而當朱學恆頂著這麼一顆隨時有「創新點子」的腦袋走進人群,尤其是與年輕學生接觸後,自然會對台灣人才結構的空洞與斷裂,特別感到難受。就以部分大學系所招生改變的規定為例,朱學恆發現到,第二、三類組學生跨考第一類組,反倒比第一類組學生更具優勢,加上理工學院畢業生較有就業身價,所以高中女生選讀第二、三類組的比例大增。原本,高中男生選讀第一類組的比例就低,如今連女生讀的意願也不高,使得第一類組幾乎招不到一般高中生。但奇特的是,第一類組還是能開得了班,「因為高職生都來考啦!」朱學恆觀察到,高職生因不想將來只能「做工」,所以普遍想靠升大學來「加值」。而為了能考上,便都選擇他們認為「靠死背就能考上」的第一類組。這兩股現象讓朱學恆擔心,原本在培養通才的大學,現在只能招收到偏才;而原本應培養專才的技職體系,包括學做開模、金屬工、木匠、泥水匠等學生,全往第一類組遷移,結果多數人沒有真的成為管理人才,而只當上「白領中的藍領」,使得台灣基礎工業人才急速流失。「這是台灣教育的失敗,當然無法量產跨越人文與科技領域的人才。」電機系畢業、卻以翻譯外國文學成名的朱學恆,現在也在世新大學教書,「所以有高達42%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大學,不過癥結不在大學,而在高中職。」
#@1@#很多人以為朱學恆沒有失敗過,但他確曾失敗過30多次,「而因臉皮算是相當厚,所以都能撐過來。」朱學恆打趣道,他接著也提出一個普遍存在於社會的矛盾心結,幾乎每位父母都知道唯有創新才能獲得大成功,也知道王永慶只有小學畢業、郭台銘只有五專學歷、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蘋果電腦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大學沒畢業,但依然堅持自己的兒女一定要讀到大學畢業。所以,台灣為何一直缺乏創新人才?朱學恆認為,就是根源台灣社會害怕失敗的傳統價值觀,然而創新不只是知識上的拓展與懷抱夢想,也包括行動力,即勇於作自己從來沒做過的事,失敗、錯誤在所難免,但失敗的創新者不但得不到安慰、鼓勵,還飽受責罵、嘲笑,形同雙重懲罰。「我演講時常鼓勵學生跳脫舊有的觀念與規範,學習不一定得如此痛苦,不要把上一代的話當聖旨,台下的學生聽得情緒高昂,但老師卻在一旁皺眉頭,之後便不會再請我了!」朱學恆以親身經驗說明,學校環境對有多麼不利於具創新能力的學生。
#@1@#「想要具備創新力,就得提升美學能力。而且得從高中職生開始做起,否則只能在大學時亡羊補牢。」朱學恆說,他建議台灣學生應廣閱課本以外的書籍、電影,而創意也要注意與應用結合,最好還符合「user friendly」(對使用者友善)的標準。「行動、創新經常失敗、企業架構要鼓勵創新。」除了個人提升創新力,朱學恆也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創新力的觀點,做為對企業創新的結論,但他強調所謂企業創新不只存在於大公司,也存在於中小企業、個體戶,「台灣政府也應該輔導攤販、網路拍賣者、二手貨業者、小規模物流體系進行創新,不要一味求大捨小,這樣才能發產出新興產業。」朱學恆說出了另一股也能帶動台灣成長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