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號稱大陸內地保險第一股的中國人壽A股,終於從香港返回上海股市掛牌;在大陸投資人的加碼投注下,中國人壽A股在第一天股價就大漲了一倍多,反倒是位於香港股市的中國人壽H股,卻沒有演出像樣的慶祝行情,開盤不到兩個小時,股價就由紅翻黑,股價從28.8港元跌到23港元,連帶的讓整個港股都跟著收黑。接下來的一周,受到中資股熱潮的吹動,港股衝上兩萬點新高,熱錢從四面八方湧來,不但單周交易量暴增到2600億港元,單日的升跌幅動輒就是4、500點,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香港十年一次的股災輪迴,是否因為國企股回內地上市的吸金效應而再度重現,成了香港財經媒體報導的焦點。
#@1@#但是,在2008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人民幣升值等基本利多下,港股依舊是各方看好的標的;有鑑於台股本益比偏低,不少台灣上市櫃公司都希望藉由轉進港股享受高本益比的股價,讓前進香港的熱潮始終不退,究竟台灣的企業與投資人該如何看待港股前景,本刊特別專訪了曾經歷了兩次香港股災,擁有20年以上港股經驗,目前在台灣中信集團香港證券分公司──凱基(KGI)金融亞洲公司擔任企業金融業務發展的高級副總裁陳舜權,分享他豐富的港股經驗,並給想到香港上市的台商一些良心的建議。以下為專訪記要:理財周刊問(以下簡稱問):最近港股衝破兩萬點新高,有不少香港財經媒體已經開始警告,目前,過熱的股市交投量,很可能重蹈過去每十年一次的股災輪迴,請問你的看法如何?陳舜權答(以下簡稱答):我也有這種感覺。因為,從我20年前踏入證券業工作的第二天,就碰到1987年的港股崩盤,一路從6000多點跌到2000多點,嚇的我趕緊離開證券業,改行做會計師。後來,1994年我又回到證券業,當時的港股也是跟著回歸大陸而一路上漲;但是,1997年又碰上了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股市也因此再度重挫;似乎10年一個輪迴的港股現象,在今年又出現了相關徵兆。
#@1@#目前,港股衝上歷史新高,國際資金大舉進駐是最大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講求高績效的對沖基金,這些基金都是為了套利才在港股裡短進短出;亞洲貨幣持續看漲,尤其是人民幣升值的期待,讓這些基金等待機會,要大賺一筆;於是,很可能像1997年一樣,在人為操作不當的因素下,使得亞洲金融體系再度出現類似的情況;最近,泰國貨幣與外資的政策反反覆覆,就連續衝擊了亞洲股市好幾天;所以,很難說不會重蹈覆轍。除了人為因素外,還有一個不可預測的就是天災人禍。前幾年的南亞海嘯、911事件重創股市一樣,最近全球氣候異常,加上北韓、伊拉克等區域衝突因素,是否造成股市重挫,值得觀察。
#@1@#問:雖然,你的看法比較保守,但是,接下來中國將在2008年舉辦北京奧運,2010年舉辦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坐視港股不管。你覺得在中國官方的介入下,港股是否會比較穩定?答:我想舉辦奧運絕對是中國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但是,也意味著有些人可能利用機會打亂中國政府的布局;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地區,資金進出非常容易,因此,就算中國官方要阻擋這些經濟性的攻擊,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就像1997年一樣,雖然,中國官方運用外匯基金救援股市,但也只是穩住局面,反而成為部分對沖基金賺錢的好機會。問:你如何看待今年的港股行情?答:最近有人把港股喊上25000點,我覺得似乎有點誇大。以整體來說,今年能夠飆上23000點就很不錯了;而且,目前受到中國國企股先後回A股上市的影響,已經讓許多被炒作過高的個股,開始出現下挫的跡象。如日前回上海A股上市的中國人壽,第一天的股價就飆漲了一倍多;反觀香港的H股卻下挫5%,也直接證明了A股與H股相互影響的比價效應,將會來越來越影響港股的走勢。尤其是在港股,很多先前飆高的金融股,本益比都已經超過30倍,我覺得投資人應該謹慎一些。
#@1@#問:站在投資人的立場,你有何建議?答:我的建議就是要停、看、聽。如果,手頭上有多餘的資金,放在股市裡應該不會有大問題;但是,對於那些借錢來玩股票的融資戶,我建議要小心;因為,港股今年是個大起大跌的行情,一不小心看錯行情,就可能弄到血本無歸。問:相對於港股,台股的表現就比較差一點,這也讓不少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吹起前進香港股市上市的風潮;你認為,台商去香港上市,是否比留在台灣好呢?答:確實,像富士康、裕元與康師傅等台商,在香港上市引起相當多股民的回響;但是,這些廠商都具有市場知名度,甚至在大陸內地有非常高的品牌印象,或者通路實力的業者,所以,比較容易成為香港人搶購的標的。
#@1@#根據我們所作的一份調查顯示,台商在港股掛牌的企業市值之中,有超過七成都集中在前三名的富士康、裕元與康師傅三檔個股身上,也就是說,如果台灣企業是以製造代工為主,又沒有品牌知名度以及台資企業的名聲作靠山,很可能變成爹不疼、娘不愛的冷門股。這些專門替國際大廠代工的台灣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本益比只有5~7倍;相對在台股動輒超過10倍的本益比來說,確實是委屈的。問:像中芯這種高科技為主的半導體業者也一樣嗎?答:雖然,中芯挾著高科技成分在港股上市,但是,面對著不成熟的中國晶片市場,尤其,本土的晶片業還在運用比較低階的製程,擁有12吋廠的中芯根本沒法賺錢;正因獲利始終未改善,中芯的股價自然也不會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