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在國際油價崩跌之際,全球新興市場股市同步遭遇亂流,平均而言,幾乎跌掉兩成以上的市值;當年五月以前,台股表現平平;但是,也被抽離的國際資金狠狠修理了一頓;當時,由新興市場爆發開來的全球股災,著實讓投資人印象深刻。只是,投資人怎麼會知道:在台股遭修正的同時,有一檔股票也「跟進反應」;重點是:當時,台股開始修正,就是這一檔個股股價的歷史高點:1220元;而且,至今台股都已經突破去年五月的高點,但是,目前這一檔個股的股價,卻僅有1220元的四折不到,它正是「前」股王宏達電,堪稱是去年最神奇的一檔個股。去年,外資圈還有一個報告(call)也讓外界印象深刻。美商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程淑芬在去年三月底該外資券商召開「台灣投資論壇」的前夕,大膽預估台股指數將下探6000點(編按:當時台股指數一直維持在6500點以上的水準);消息一出、震驚外資圈;當然,最後,指數並沒有如程淑芬所預測的往下掉,反而向上走揚;頓時,罵聲連連。但事後分析,去年台股確實要在三月底至四月初回檔修正的,程淑芬的報告並沒有錯;只是,去年初亞股走的是資金行情,外資圈有句名言:「當資金行情來的時候,就不要預測指數高點;因為,隨時都有超漲(overshoot)的可能性!」台股並非不修正,只是比過去幾年晚了一個月;這時又證明:程淑芬的報告是對的。再將焦點拉回到宏達電身上。專業生產智慧型手機的宏達電,無論是技術、市場領導地位,去年五月以1220元榮登股王寶座堪稱「實至名歸」,外資持股也一度攀升至50%以上,是可以與台積電平起平坐的「外資概念股」;當然,宏達電更是外資券商分析師的最愛,誰能將宏達電納入管轄範圍,等於是去年的紅牌分析師。當時,宏達電究竟有多紅?光看外資券商分析師的評價軌跡就可得知。當宏達電股價還在500元的時候、外資圈目標價就喊到700元,當股價站上700元,外資緊跟著調到900元;再來,就喊到1000元以上的目標價,使得宏達電成了「台股的榮耀」;只是,沒想到,才一下子站上1200元,港商里昂證券乾脆直接喊到1700元。
#@1@#最後,宏達電股價最高只在盤中站上1220元,沒有跟著里昂證券給的1700元目標價走;不論是波段低點425元、還是上週五(3月9日)收盤價445元,連高點一半都不到,未來不要說1700元,能否重返1000元大關恐怕都還要打個大問號。就在宏達電股價直直落的過程之中,其實不少投資人也觀察到:當初有些叫進鴻達電的外資分析師,不斷的跳出來力挺股價,另一方面卻讓他的客戶大賣宏達電股票。就以去年10月為例,宏達電受到零組件缺貨的傳言,股價摜破800元大關,但外資里昂與高盛仍力挺宏達電,預估零組件缺貨問題至11月就可獲得解決,重申宏達電買進評等,建議股價拉回仍然是買點。但從實際的外資進出觀察,當天外資卻賣超宏達電5517張,以收盤價 813元計算,賣出金額高達 44.85億元,其中瑞士信貸賣超2373張最高,連出面力挺的高盛、里昂,也大賣974張以及333張。類似宏達電的例子很多,於是,不得不讓人提出疑問:外資券商分析師的報告到底該不該重視?答案若是肯定的,接下來就要問:該如何解讀研究報告?其實,若了解外資圈的運作邏輯,前述的第一個問題其實可以很快得到答案:當然不容忽視。這些華爾街券商每年花大把鈔票(編按:台灣外資券商分析師平均年薪少說也有數百萬元),若單純養個寫爛研究報告的分析師,也未免太小看這些在全球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的外資券商;單從客戶需求角度來看,研究報告絕對有其必要。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既然外資報告值得重視,那麼,該怎麼分析研究報告?其中,竅門在於「投資評等」與「目標價」,這兩項是最容易被拿出來做比較的項目。一般人不難理解:股價是每股獲利與本益比相乘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外資券商分析師若打算調升目標價,若非從調高每股獲利著手,就是給予更高的本益比,相乘後,才能得到較高的目標價,或是稱之為「合理價格」。
#@1@#外資券商分析師在預估企業每股獲利,最重要的觀察指標就是月營收與季財報數據,以及法說會期間企業主管對下一季營運所提出的展望,通常,這部分同業預估得不會差太多;但是,從總體經濟分析角度來看,企業營運是產業循環下的結果,也就是說,各家外資券商對各產業的看法,關係到旗下分析師對個股獲利展望的看好程度;舉個例子,同樣是分析PC產業,A券商與B券商對今年全球PC出貨數字的看法就不一樣;於是,在預估今年宏碁每股獲利時,參考指標除了宏碁法說會內容外,還包括對今年PC市場的看法,分析師評估的數據才會不同。接著是本益比,市場願意給宏達電多少倍的本益比,「自由心證」的成分很大;當去年上半年市場一面看好下半年手機需求,宏達電本益比可以往20倍挺進;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開始將本益比適用基礎轉移(roll over)到今年,而市場對今年手機需求非常保守,因此,願意給宏達電10倍本益比,就已經是不錯了。通常,各家外資券商分析師對宏達電應享有多少本益比的認知,還取決於「應比照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等國際品牌大廠」、還是「應該跟華寶與華冠等代工(ODM)廠商一樣就好了」,若再加上員工分紅需費用化所造成的股權稀釋等變數,分析師給予宏達電本益比多半不同。雖然,宏達電讓很多國際機構投資人套牢,但它的股價,曾經從兩位數一路漲到四位數,也是個不爭的事實;國際股市變化莫測,產業基本面永遠趕不上政經議題的變化;所以,投資人在看外資券商研究報告的訣竅在於:目標價只是告訴你,這檔個股未來股價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以及未來這檔個股應該享有的合理價位,但是,並不代表它一定會漲到這個價位,投資人若能掌握這項訣竅,並鎖定多少百分比的投資報酬率、獲利了結,應該有機會跟著外資法人賺一票。當然,不少投資人認為外資圈是複雜是非之地,分析師有沒有可能從中搞鬼,在報告出爐前先讓客戶進貨或出貨?從客觀狀況看來,並不能完全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像是近期在網路上一個熱門的股市討論區中,就曾經有網友提到一個案例,就在今年2月8日,聯電第四季法說會結束後,摩根大通曾經發出一篇報告指出,聯電本業獲利不好,根本「不值得買」,在半導體族群中,建議買進獲利穩定的台積電和矽品 2325。
#@1@#結果,根據當天證交所公佈的外資交易資訊之中,卻發現摩根大通的客戶與交易員,卻淨買超了345張的聯電股票,累計十天之內則淨買超了3340張聯電股票,同一時間,摩根大通卻同步賣超台積電與矽品,1461張以及849張的股票,與外資報告之間明顯出現嚴重落差。這位發布訊息的網友還以「喔 … 一點都不值得買,但這幾天還是忍不住多買了幾張聯電?更可怕的是:嘴上說看多台積電、矽品,手上卻賣超」的言語來調侃外資們說一套作一套的行徑。其實,近年來隨著網路媒體的發達,散戶們看到新聞的時間點甚至還會比客戶(國際機構投資人)更早,由於分析師的薪水來源主要是客戶下單的手續費,在「客戶至上」的原則下,有些「盡責」的分析師是有可能先讓客戶進貨或出貨;不過,時間點拿捏要恰到好處,分析師若真要做到「報告出爐後市場行情背道而馳」的程度,肯定會被查出來,尤其是歷經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醜聞案後,各大外資券商被高額賠償金罰怕了,紛紛祭出嚴厲的防火牆(Chinese Wall)措施,來杜絕一切弊端;熟稔外資圈的人都知道這些嚴苛的內控規矩,甚至已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除了外資分析師可能配合客戶進出貨之外,其實許多外資的客戶也很清楚,分析師的報告迅速在市場上流通,反而是他們操作手中持股的最好方式;因為,這些分析師在報告出爐之前,很可能已經跟客戶做了簡報,利用外資報告端上檯面的時間差,這些客戶就可能反向進行操作,就連分析師本身也不知道,自己的報告反而成為這些股市大戶拿來對付散戶的最佳武器。其實,能進入華爾街知名券商作分析師,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水準,同業之間的競爭絕對不亞於商場上的對立;現在,與其說外資券商分析師是「研究員」,不如說是「推銷員」;因為,他們必須花一半以上的時間行銷(marketing)自己的點子(idea);因此,在逐漸明星化的同時,如何能做出一個撼動市場的報告、維持在客戶心中的影響力,又能符合社會大眾的期待,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