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央行積極救市,不斷調降利率及釋出財政刺激方案的環境下,經濟明顯回升,疫情期間最為嚴峻的就業市場也頻頻傳出佳績。根據最新的就業報告指出,美國三月失業率已下降至六%水準,創下疫情爆發以後的新低數據,非農就業人口也已填補近五成的人力缺口。
在民眾就業、所得問題獲得改善後,各項終端消費重啟。包含零售銷售數據月增率來到九.八%,遠優於經濟學者預估的五.八%,同時創下去(二○二○)年五月以來最大增幅,企業獲利也在「報復性消費」的浪潮下屢創新高。亮眼的財報表現,促使各類股紛紛大漲,推升全球主要股市持續改寫新高紀錄,形成難得一見的股市榮景。
但在投資人欣喜於股市頻頻創高的同時,不免也對歷史高位的股價略顯遲疑,並在「居高思危」與「順勢操作」天平的兩端搖擺。若在此時點仍滿手多單,一旦遭逢回檔修正,不免上演「紙上富貴」的戲碼;但若減持多頭部位,卻可能眼睜睜看著行情從手中溜走。
極端寬鬆環境造就的「大低利時代」,又難以倚靠固定收益型商品投資。是不是還有被市場忽略、低估的潛在標的,又同時兼具高股息的收益機會?相信會是多數投資人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而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不需捨近求遠,從台灣周邊的市場就能找到解答!
高增長+低基期=高成長潛力標的
日前中國政府所提供的工作報告指出,在全球政經不確定性仍高的情況下,中國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經濟基本面好轉態勢沒有改變。與二○二○年主要經濟目標相比,本次報告再度提出GDP重回六%重要關卡以上,大幅優於二○二○年的二.三%,在其餘經濟數據方面,失業率目標五.五%,較去年六%下調○.五% , 居民消費物價也從二十年的三.五%下調至三%,整體報告顯示樂觀預期。呼應前段,在全球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中國經濟同樣也呈現強勢復甦格局,經濟基本面穩健向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同步優於預期之下,中國上證綜合指數的累計報酬與他國股價指數存在明顯的差距(請見圖一),有落後漲幅的跡象。
展望未來,建立在中國經濟增速穩定向上,指數基期卻相對偏低的論調,中國指數確實存在補漲空間。且受惠經濟轉型紅利與十四五規劃等中長期政策支持,中國政府所規劃的相關領域具有逢低佈局、中長期投資價值的高成長潛力標的,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全球的世界工廠 中國GDP不容小覷
根據IMF經濟成長研究顯示,中國在經濟衝擊方面所受到的影響程度遠低於歐美各國,主要支撐中國經濟基礎的三大主因如下:第一,中國擁有大量人口且工資便宜的優勢,在全球代工市場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其二,中國本身的供需市場足以支撐該國經濟,即便產品無法外銷到其他國家,單憑人口眾多的優勢,仍可以支撐國內的消費市場。最後,中國在長年耕耘下,已然超越歐美各國,成為世界第一大GDP經濟體。
統計近三十年的中國、美國、歐盟GDP比較圖可以發現,在一九九○年中國佔全球GDP僅佔三.八%(請見圖二),歐盟與美國則各佔二一.二%與二○.四%。短短數十年間,二○一九年中國GDP佔全球比重已超過美國與歐盟等國。多數研究機構認為,中國於二○二五年GDP佔比將大幅提升至二○%,相形之下歐盟與美國的GDP佔比將下降至九%與一二%的水準。
由數據資料不難發現中國在近三十年間成長飛快,隨著各種3C產品以及高科技產品需求提升,中國相較於歐美便宜的組裝人工費用也吸引不少世界大廠進駐,中國顯然已經成為世界密不可分的夥伴。
資金寬鬆的低利時代 高利配息成未來趨勢
日前美債殖利率的大幅飆升是引起全球股市修正的主因,其中更深沉的含意是,投資人擔憂部分停留在股市的資金產生了流向債市追求更高利息收入的誘因,可能打破原先低利環境下的股債平衡。
然而如首段所述,難道沒有商品能夠抵抗美債殖利率刷洗帶來的衝擊,以及兼具低利環境下的股市高額回報嗎?從目前各國指數的格局看來,台灣周邊的中國市場可能具備這樣的特質。
從目前美國聯準會的利率點陣圖看來,雖然有提前升息的跡象,但在未來兩年之內,即便殖利率再度飆升,美國改變目前超低利率水平的可能性同樣不高。
因此未來中國股市的高股息特性在全球市場具備一定優勢,加上全球股市位處高檔,投資人存在資產再平衡的需求,將部分資金配置於高股息標的實屬合理之舉。且不同於美國股市幾乎不配息的習慣,中國股市的高股息特性與台灣較為相近,相當符合台灣投資人追求高利息收入的需求。
價值類股位階低 進場風險相對低
二○二○年科技股漲幅過猛,促使近期全球股市的產業輪動現象,資金更加青睞低基期且穩健的價值型股票,從道瓊指數不斷創高,那斯達克指數卻一度回測半年線可看出端倪。
若放眼全球市場,各經濟體強勢復甦,中國股市具有低基期與高股息特性,在現今的低利環境中佔據優勢,投資人可利用新加坡期貨交易所(SGX)的中國A50指數期貨(CN)參與補漲行情。然而若投資人認為期貨風險較高,不妨參考槓桿相對低、有高配息支撐、適合長線投資的中國信託恒生中國高股息ETF基金(0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