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過一段時間,總不乏聽聞又有某大企業驚爆內線交易,從金融業到電子業、從總統駙馬爺到古老家族財團、從企業CEO到所屬員工,台灣的內線交易(inside trading)題材,從不缺貨。內線交易對投資人的影響為何?我認為應由證券化(securitization)的概念談起。當人們投資一家公司而成為股東時,便理應享有股東權益,但這份權益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試問,若投資人擬退出該公司投資行列時,應如何計算自投資初始至今的所有股東權益?是拿回原始投資金額就好,還是該加計獲利或扣除虧損?由此觀點視之,不難得知證券化的必要性。
#@1@#證券化就是將約定的權益依附在一張紙上,使這張紙與權益間產生不可分割的關係,要行使權益就必須要占有並提示這張紙為前提,這張紙通稱為有價證券,而把權益依附在這張紙上的動作,則稱之為有價證券化。因此,當投資關係透過證券化過程,就可以將股東權益切割成可以計算的單位,稱之為股份(shares),便於移轉,也因而形成一個在原始股東之外的次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這個市場不只參與者相對較多,更具有相當的流通性,這也就是俗稱的資本市場。然而,有價證券這張「紙」本身並不值錢,重點是「紙」的背後有多大的權益和限制,而這張「紙」值多少錢,就演變成資訊(information)的問題。資訊和價格看似獨立,卻有密切相關性。以民眾購買二手車為例,它行駛了多少公里、有沒有重大瑕疵或發生過車禍,都是評斷買賣價格的標準,賣方如果不誠實告知相關資訊,造成買賣方雙方的資訊不對稱,嚴格說來,賣方的行為就形成詐欺。而內線交易亦同,也是資訊不對稱下的交易行為。
#@1@#於是,價格決定於資訊,愈早掌握資訊者,就具有價格優勢,這種「優勢」不只影響到單一交易的買賣雙方,更影響到與此消息相關的所有投資人權益。所以,各國政府規範內線交易,就是要確保資訊的正確和公平性,以防止內線交易造成資本市場的不公平,讓投資人卻步,進而影響資本市場的動能。台灣的內線交易案層出不窮,但至今尚未有一件定案,並非是無法可治,而是灰色地帶過多,造成舉證困難。以近期檢調大動作地偵辦兩大電子公司內線交易案來說,一名位居CEO的被告就主張其處分持股時,並「未得知」該公司近期財務情況。知與不知,是內部的心裡活動。而內線交易偵辦的難處,就是要證明在大眾不知的情況下,被告知曉影響企業股價的訊息,並有交易行為;要證明大眾不知很容易,只要是訊息是未公開的就好,但要如何證明被告知曉呢?尤其被告可以提出種種反證來推翻內線交易的指涉,因此,永遠會有爭議(argue)存在。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這群及早得知盈虧消息的鴨群,在道德和利益的拉鋸戰下,是否讓利益占了上風,因而處置了手中的股票,在內線交易舉證不易的情況下,除了天知、地知之外,就是當事人最為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