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第1季財報利多加持下,美國道瓊指數猛力站上1萬3千點的史上新高位置,也讓市場對台灣第1季企業財報有著諸多想像空間。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指出,美國資本市場已出現資金從貨幣型基金大舉轉向股票型基金的跡象;而根據AMG的統計資料,近一周光是從美國貨幣型基金轉向股票型基金的資金部位就超過90億美元。
#@1@#雖然,這些資金部位目前仍以美股作為淘金地,但未來是否轉向台股等亞太區新興市場股市,就看企業財報內容能否給予國際機構投資人更強的信念(conviction);事實上,從近期力晶、友達、日月光、矽品、台積電、奇美電等6家重量級半導體廠商所串起的法說會行情,應該也沒讓市場失望!像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就首先表態表示:「到目前為止,台股第1季企業財報表現算是中規中矩(So far, so good)!」整體而言,第1季獲利數據比他們預估的要高出7%,即便第1季業績「普普」、第2季營運展望也算是給得不錯,基本上這樣的財報內容算是及格,但他仍要客戶將現金部位提高到22%,因為台股若要站穩8千點,恐怕還是需要兩岸政策支票的兌現才行。接下來,就看外資法人如何評估晶圓代工、DRAM、IC封裝測試、面板等4大半導體業者的第1季財報與對第2季營業展望。
#@1@#事實上,台積電第1季每股獲利0.73元、還比外資圈預估的平均值0.72元要多出0.1元,而且台積電所給法人的第2季營收預估,也可恢復到去年第4季750億元的水準,包括港商麥格理半導體分析師劉華仁與美商高盛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呂東風都認為,產業基本面從這裡開始,復甦的趨勢應該是已經確立了,尤其是手機客戶訂單,從德儀與高通(Qualcomm)等客戶給的營運展望來看,大致上可印證這幾周的訂單動能確實不錯。但從外資法人在法說會隔天(4月27日)的進出狀況來看,似乎調節的力道頗強,除了台積電基本面確定從第2季開始復甦到年底的消息已廣為外資法人所知外,台積電大股東飛利浦預計以它所持有台積電普通股股份,轉換發行25億美元美國存託憑證(ADR),將在5月7日正式申報生效,預計也將開始陸續反映在股價中。美系外資券商主管的評估是「最後一項不確定風險」將去除,這對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無疑是項好消息,因為很多客戶買了現貨後,卻對未來還有ADR要發行感到毛毛的,深怕買貴,既然ADR不確定性即將去除,且以後不會再有籌碼從飛利浦流出來,客戶應該會歡迎才是,且選在此時賣,折價幅度應該會很小。
#@1@#不過,台積電股價仍得忍受這短期陣痛,如美商美林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何浩銘(Dan Heyler)就認為,儘管下半年旺季來臨時,台積電合理股價應為86元,但短期表現將以區間盤整為主,差別僅在如呂東風所評估,若拿台積電現貨與ADR來比較,他還是會建議想趁此時建立持股部位的客戶先買現貨。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指出,現在就靜待其他利多消息來激勵股價,所謂利多消息不外乎:一、既然今年底手頭上預估有包含30億美元自由現金流量在內的60億美元現金部位,除了發放現金股利與買回15億美元飛利浦持股外,應還有其他作為;二、以低價買入CPU晶圓代工業務;三、員工分紅費用化與ADR發行等不確定性消失;四、英特爾、超微(AMD)、飛思卡爾(Freescale)等客戶需再降存貨水位,這才能代表下半年的成長動能夠強勁。
#@1@#DRAM業者經歷過現貨價格的大幅滑落,第1季業績普遍不太好看,以力晶為例,第1季獲利甚至比去年第4季少掉50%;美林證券半導體分析師Dong-je Woo指出,DRAM現貨價格在第2季觸底應該是可以期待的,但先前過於積極的獲利預估值,向下修正是必要的,如今年與明年每股獲利分別下修17%與19%,目標價則由30元下修至27元;但外資圈也點出從第2季開始的DRAM族群操作策略,由於DRAM現貨價格已難回到去年下半年的高點,因此,由12吋產能,且現金成本較低者,方能在接下來的環境中獲利,力晶就是這樣的個股。同一天開法說會的日月光與矽品,在凱雷收購日月光案破局後,更受到外資法人的矚目;尤其是日月光,儘管第1季獲利表現不如外資法人預期、第2季也將如期復甦,誠如呂東風所言:「這是日月光過去6個月以來的首度法說會,基本上可以逐步建立國際機構投資人的信心!」不過,外資法人更在意的是,凱雷收購日月光案破局後,谷月涵認為,這恐怕會讓原本對台股可因此消息而獲得「投資評等調升(re-rating)」的期待,短期內受到衝擊。除了晶圓代工產業之外,面板也是外資法人認為復甦之路已經確立的產業,尤其是經由三星電子、LPL、友達、奇美電這台韓4大面板業者的強力背書。套句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王安亞的話:「現在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面板產業從第2季開始,將開啟2007至2008年的一波大多頭行情,只要42吋與32吋液晶電視零售價格可以分別達到1000與500美元甜蜜點(sweet spot),需求就來了!」
#@1@#此外,外資圈在這4家面板大廠法說會中最為關切的議題,莫過於整體面板產業的資本支出狀況,法銀巴黎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穀祥指出,看今年產業供需也沒有太大意義,要看就要看明年,既然友達表態不蓋8代廠、加上LPL也保守因應資本支出,光是這點就足以讓國際機構投資人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王安亞表示,從友達說法來看,似乎已意識到8代產能已是「利基型市場」,除非消費者可以將液晶電視「大眾需求」往上擴大到50吋以上,否則,有品牌的與獨立的面板廠在產能策略上應該在8代廠分道揚鑣;從今年42吋面板獲利狀況就可以看出,照理尺寸越大應該要越賺錢才對,但現在看來不見得如此,「面板產業比的是獲利能力、不是研發能力」,尤其是奇美電也有此「共識」,同樣暫緩資本支出的競賽,對明年面板產業供需,當然是一大利多。
#@1@#以目前已經公布的數字來看,PC大概是電腦產品中表現最好的一個族群。花旗環球亞太區科技研究部主管楊應超接受本刊專訪提出以下看法:受到微軟新作業系統Vista延後上市的影響,去年第4季的PC市場確實受到衝擊,使得原本去年對今年PC市場樂觀的人,紛紛轉變成太悲觀。但根據我的觀察,PC延遲的買氣已經開始在第1季發酵,不管在主機板(MB)或者筆記型電腦(NB)的出貨量來說,都比預期來得好。但是,從摩托羅拉公布的財報來看,手機族群的表現真的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差,從最近大立光財報就可以明顯看出,手機庫存的問題依舊嚴重,我相信至少還要一到兩季才能夠恢復。主要是因為手機讓人動心的新應用太少了。再來是電腦消費族群,我想任天堂去年第4季上市的Wii如此受歡迎,大概跌破很多分析師的眼鏡,它跟過去的遊戲機不同,並非強調影音高效能,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娛樂、運動等新遊戲應用上。至於新力的PS3與微軟的XBOX360,我覺得出貨量還不錯,畢竟傳統的遊戲玩家,還是喜歡更好的聲光效果。以廠商第1季財報的結果,投資人選股時,PC族群當然還是首選,尤其是今年第2季MB與NB兩大族群應該會都呈現淡季不淡;而第3季開始PC將會進入Vista換機潮的主升段,業績與獲利都會比第1季來得更好,包括從事品牌的宏、華碩、技嘉,代工的廣達、仁寶、鴻海、緯創、光寶等個股都是不錯的選擇。其次,則是消費性電子族群;雖然,第2季會進入淡季,但可以趁股價回檔逢低布局,像鴻海、華碩都是好標的。以投資價值來說,華碩目前股價真的滿便宜的,不管在MB、NB的銷售利潤都不錯,加上Vista效應,它絕對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以華碩在品牌與代工之間對客戶引發的衝突來說,我只能說,施崇棠要越快做分割越好,像這次華碩代工訂單流失,就是客戶的疑慮越來越高;相對來說,對手鴻海的表現就只會越來越好,從鴻海併購國到富士康吃下奇美通訊,一步接著一步,客戶紛紛轉向單純代工的鴻海,反觀華碩做的幾項併購,幾乎都沒有太多效益,也影響了它的長期投資價值。唯一不建議的就是手機股,我認為到第3季之前,手機股都仍會處於庫存調整的階段,股價仍有下探空間,投資人應該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