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實際上,過去的科技發展歷程,通常還是科技歸科技、人性歸人性,不過,在這股數位消費性電子熱潮的帶動下,所謂的「人性科技」,正要開始發燒。
#@1@#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數位消費電子的起源,要從大約10年前,電腦開始具備多媒體功能開始,而後,手機、mp3與數位相機、LCD TV,一直到iPod、iPhone、Wii的問世,不但一步步推升這股消費性電子熱潮,觀察產品的特色,更可發現,越來越貼近人性的設計觀,已經成為新顯學。細部來看,先回歸到電腦的發展歷程。一開始的DOS系統必須輸入指令,很多使用者都是死記指令,而當時的電腦功能也偏專業;直到了Windows系統推出,使得電腦操作介面變為「所見即所得」,圖像化的介面是Windows系統能夠普及的重要關鍵,很多根本沒接觸過電腦的人,一看到那個介面就知道怎麼來使用,不過,從Windows系統之後,至今也沒有更革命性的改革,IT產業大致上就維持這樣的樣貌。手機的普及,算是另一波消費電子的高峰。雖然,手機在操作介面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性,但一方面它成為人手一支的產品;另一方面,手機在不斷整合新功能的情況下,省卻了消費者必須攜帶多樣產品的麻煩,「人手一支」加上「不可或缺」,消費者對於手機的依賴不言可喻,也使得手機仍然是不少廠商眼中最具潛力的重要產品。也正因如此,當iPhone問世,簡單、直覺式的觸控螢幕(Multi-touch),也讓不少人也都睜大眼睛、準備看iPhone這回是否又將掀起新的風潮?或者只是Apple迷的專用機?再來,不得不提的則是iPod的問世。滾輪式的操作方式、iTune的商業模式,不僅帶動了數位音樂的風潮,更重要的是,在人機介面上,有了非常重要的突破。同樣具有重要突破性的,則是遊戲機Wii,運用動作感應器的元件,使得遙控器得以發揮高度擬真性。而在Wii推出後,也激發其他廠商跟進。例如日本NTT Dokomo就將相似的概念應用在手機上,不同於Wii以遙控器來感應動作,Dokomo則用「鏡頭」來抓取人的動作。其實,「語音辨識」是人性介面的終極版,所謂的「聲控」只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環,最極致的表現則是「聲音的互動」,也就是溝通,相關的想像當然也不少,例如「人工智慧」(AI),又例如電子寵物「Pleo」,這種科技玩具,或許會是手機之外的龐大新商機,因為它可以像手機一樣,附加許多功能在其中,例如唱歌(mp3)、表情,簡單來說,是疏離社會下的寂寞商機。
#@1@#人基本上是一種精緻而又複雜的動物,不同於科技產品的機械化、線性與邏輯,人卻是非線性、跳躍式的思考,所以說,科技的本質本就不是人性化,它沒有那麼可愛,而是工程導向、以嚴謹的邏輯運算為基礎;但是,當科技達到飽和,它勢必要找到另外一個出口,從「企業」走向「個人」,才能拓展新的商機。如果說,科技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創新,那麼人性科技會是跳躍式的創新;每一項消費電子的出現,都大大顛覆了人們原本的想像,共通點則是,在操作上更形簡易,直覺式地操作、無須刻意學習,而能很快地與舊有使用習慣融合,換句話說,發展到這個境界,科技早就躲到產品背後去,讓使用者幾乎就忘了科技的存在。像Philip在思考人性化的部分就著力很深。所謂的人性化,應該是人類的生活各方面,都能夠自然而然地整合在一起,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運作,而不只是用來操作。例如,以健康醫療來說,Philip運用LED光源,不僅設計出能夠幫助人們入眠的情境,也運用旭日東昇的概念,幫助人們逐漸甦醒,克服早晨賴床的問題;更有甚者,還將紅外線應用在醫學美容上,應用十分多元。
#@1@#比較有趣的一點,則是在這股人性科技的趨勢下,「節能」概念也常常隱含在其中。例如電子紙、數位相框、LED背光源的筆記電腦,為什麼?簡單來說,人性要的就是「方便」兩字,例如很多人使用電腦或手機時,根本就懶得關機,在24小時開機的情況下,會有浪費電力的疑慮,「省電」訴求應運而生,所以說穿了,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最近蔚為話題的數位相框,從Philips推出新古典型的數位相框後,為平均每年多達600億張的數位照片找到出口。相片代表的是回憶、過去式,雖然目前看來,台灣人還不算非常流行數位相框,不過中國市場在壓低價格下,產品選擇性相當多元,甚至有手錶大小、約1吋左右的數位相框,非常便於隨身攜帶,售價還不到100塊人民幣;不論是數位相框或是電子書,儼然都已成為「可實現的神話」。除了上述價位偏高階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外,另一方面,快速崛起的新興市場,也衍生了一個原本受到忽略的族群「新興中產階級」。這群人的所得大約在1000美金到5000美金之間,年紀輕,對科技接受度高,嚮往「優質平價產品」,但產品若太過基本,也不會被青睞,例如Motorola曾經推出一款手機,就是因為功能太陽春,銷售狀況並不如預期。這些例子,透露出一個訊息:消費者根本不在意科技多尖端或多高深,他們只在乎這些產品夠不夠貼心。
#@1@#相對而言,國內的廠商在這方面的著墨程度就顯得非常缺乏。台灣雖然常常說科技發展先進,但對於使用者的了解卻很貧乏,科技方面的創新非常多,但在人性化的思考方面,創新卻非常少。事實上,以人性科技來說,國內廠商在技術方面的能力早已足夠,欠缺的是對使用者的了解,除了對使用者必須進行細緻的研究之外,工業設計的能力以及最終應用化的能力,也都很重要,例如Windows在研發時,有數以萬計的spec(規格),而每一個細部的規格,都要先讓一群使用者反覆實驗後,才會底定,那是難以想像的人力、時間與金錢的投入。舉例子說,國外廠商對於消費者研究的詳盡程度,超乎我們想像,甚至細膩到連使用者會不會使用手機吊飾,都進行研究,如果國內廠商不在這方面急起直追,在科技越來越講求人性化的時代,只滿足於零組件供應商的台灣企業,很有可能益發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