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行政院院會決定國內金融史上最大的公股銀行整併案──台銀、土銀合併;同時,還多了一個「陪嫁」的中國輸出入銀行。政院這項整併政策,把3家由政府百分之百持股的國營銀行合而為一;未來,3家國營銀行將籌組成「台灣金控」。消息傳來,震驚金融圈。
#@1@#其實,台銀合併土銀並不新鮮;因為,不論是先前台銀、土銀、中信局「三合一」的政策,甚至是更早以前的「四合一」,即再多加一家合庫,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直到後來政院要合庫「另立門戶」合併農銀,再指示台銀合併中信局,台銀合併土銀的政策仍然擺盪未定;現在,選在2008年3月總統大選前,民進黨政府還是拍板宣布台銀合併土銀。政壇人士指出,這項政策決定,是避免重啟的「二次金改」,被外界譏為流於口號,再怎麼樣也必須交出新成績單;再者,三家都是百分之百政府持股,最沒有財團化的爭議,使得合併單純許多。此外,財金高層也隨之宣布,「短期之內台灣金控不會釋股!」也就是說,台銀、土銀、輸銀這三家百分之百政府持股的國營銀行在籌組金控之後,仍為政府百分之百持股,足證政府推動合併的同時,仍希望「越簡單越好」,不要再「節外生枝」。以利它一手把持全國資產最高,且銀行分行家數遙遙領先其他金融機構的金控主導權。
#@1@#尤其令人矚目的是,這次除了土銀之外,還「買一送一」的多了一家中國輸出入銀行,民進黨財金高層指出,這樣的作法實在稱得上是「一魚兩吃」,這位民進黨財金高層私下分析,首先,在台銀與土銀合併之後,輸出入銀行就成為市場上「絕無僅有」的百分之百政府持股國營銀行,留著這麼一家員工人數不及200人的小小機構不處理,還大張旗鼓強調推動二次金改,「感覺也怪怪的。」另外,還有一個檯面下的原因。這次不論是政院,或是財政部從上至下的官員都不敢公開言明的,就是所謂「去中國化」的問題;某位不願具名的政院官員就表示,輸銀前面有一個「中國」,感覺起來已經像其他有中國、中華等名稱的公營機構,例如中國石油、中華郵政、中國鋼鐵等,令民進黨政府覺得「芒刺在背」了;其實,早在半年前的一波更名浪潮下,財政部先前就曾經針對輸銀的「更名」問題建議,「可透過整併的方式,讓輸銀從市場上自然消失」,如今,反正政策宣布台銀合併土銀了,乾脆連輸銀的「去中國化」更名問題,一併解決。
#@1@#這項政策的宣布時間,上至政院,下至財政部,一致視為是「最高機密」。政院核心人士指出,為了避免風聲提前走漏,財政部特別丟出很多議題轉移媒體焦點,包括,財政部先前也提出了所謂的台銀轉投資台壽保、華南金等持股超過25%,會產生子公司從屬的問題,還讓外界誤以為這會是台銀籌組金控的阻礙;但事實上,台銀內部在1年多前就已經對此問題研究,而且早已提出解套方式:一、把持股降至25%以下;二、向金管會爭取緩衝期,這些台銀先前已向財政部報告。至於為何選在8月上旬宣布,一方面是趕在立法院9月中旬開議之前,對立法院「先發制人」,避免財委會開議之後在藍營立委們砲聲隆隆下夜長夢多,另一方面,是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使得台灣股市受傷慘重,使得政院更加大動作落實「一周一利多」拉抬股市,特別是提振金融股;並由行政院長張俊雄對外宣布。
#@1@#先前,財政部長何志欽在立法院回答在野立委質詢時,曾明確提出「時間表」:「會在8月底之前,把台銀是否籌組台灣金控、以及是否合併土銀這兩大問題,提出報告及答案。」只是,當時還未休會,且藍營大砲級立委,如費鴻泰、賴士葆等人強烈反彈;為了避免藍營立委們猛攻「為合併而合併」,政院跟財政部最後決定延後宣布,至少,讓外界感受這個政策已重新評估個把月,而不只是為了交二次金改成績單。某位民進黨內大老指出,台銀合併土銀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在行政院長時代,就鼎力支持的金融政策;現在,謝長廷重回民進黨中央權力核心之後,這項政策被黨內預期「宣布只是遲早的事」。這位民進黨大老繼續分析,除了謝長廷先前的支持之外,二次金改政策裡財金高層屬意的幾個合併案,包括推動兆豐金合併台企銀,或是引進外資經營第一金、合庫等,都被兆豐銀、台企銀、一銀、合庫等公股行庫的工會高舉旗幟反彈,甚至已發動9月8日萬人上街頭遊行抗議。
#@1@#特別是目前處於「火線上」的兆豐金合併台企銀案,拖了2年,不僅兩家工會堅決反對,連公司高層也不贊成;一家認為交銀中銀整併就夠頭痛了,現在還來一家台企銀,「不論是經營高層或工會都不得安寧!」另外一家則堅持要走自己的路。也因此,前財政部長林全在2年前,為了交出二次金改第一階段「12家公股銀行減半」的政策成績單,最後的選擇是選兆豐金合併台企銀,而非台銀合併中信局,甚至「再多合併一家土銀」。
#@1@#但就實際執行面來看,其實,推動後者的阻力較前者小;而且,相對於兆豐金合併台企銀之後,政府持股墊高將與公股退出金融機構的政策背道而馳;台銀土銀輸銀反正3家都百分之百政府持股,「換股不論比例多少,就是左手換右手,換來換去都是百分之百公股」,沒有所謂墊高公股持股的問題。另外,台銀合併土銀,工會內部爭議性最小,這也是政院矚意把這項「三合一」政策拿來當作二次金改新成績單的主要原因。對此,公股金融圈內高層也指出,儘管,土銀內部不見得對於合併與否全部投贊成票,「但是,在政院宣布二次金改要退出公股銀行經營,引進外資或本國財團入主之下,其實土銀內部已有越來越多的員工贊成與台銀合併了。」
#@1@#高層表示,投下贊成票並非真的心甘情願,而是考慮與其被賣給外資或財團,倒不如與另一家國營銀行台銀合併,比較能保住鐵飯碗。台銀、土銀、輸銀的三合一政策,還有另一項「擴散性」策略效果,就是兆豐金合併台企銀,如今看來已經變得「可有可無」;因為,台銀與土銀合併的政策宣布,至少已經讓前財政部長林全在府院「12家公股銀行減半」指示下,拿來臨時「湊數」的兆豐金併台企銀政策,現在已得喘息機會,甚至還有「喊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