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甲公司購併乙公司時,一般而言會支付較高的價格,此時乙公司的股價會上升,而甲公司的股價會降低,股價有此反應的理由有二:因甲公司認為乙公司的價值未完全實現(即資產尚未被完全發揮價值),故願意以較高的價格去買乙公司;投資者預期甲公司在買下乙公司後,整合要花時間和成本,因此短期內甲公司的營運績效可能較差(若為國際購併,則整合要花三至五年時間)。例外的情形是,甲公司以購併策略著名,此時市場反而會對甲公司有較高的評價。不論是基於何種角度,購併後如何在短期內實現價值為甲公司和投資者關心的焦點。當甲公司在宣布購併消息時,也自然會提出一些預期在短期和長期營運績效的改善「前瞻預期」(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典型的內容是:市場佔有率的提升、採購成本的降低、產品線的更完整或策略資源(如品牌和通路)的取得等。這些「前瞻預期」的目的是增進相關人士(包括投資大眾、客戶或供應商等)的信心,但也可能是「合理化」購併的決策。然而,「前瞻預期」背後的風險卻少有討論。
#@1@#以宏碁購併捷威為例,報載除了「確立全球第三大PC品牌地位外,每年可以節省成本1.5億元,外加其他效益」,對照捷威在2004購併eMachines時的宣告——此舉將使捷威的規模擴大、市場率上升、產品線和通路增加、成本降低,以及其他的綜效——兩者的「前瞻預期」頗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在宣告中,也提出了前瞻預期的實現所必須考慮的風險,包括:一、雙方業務未能如預期整合;二、購併案對客戶、供應商及員工關係的負面影響;三、競爭對手的反制行為(如巨幅降價);四、市場需求狀況或大環境之改變(如客戶減少PC之使用、新軟體或新科技的引入、零組件供應短缺、匯率變動及政府法令改變等)。上述一至三係直接與購併案有關的風險(M&A-related risks),第四項是經營企業所必須面對的風險(business-related risks),可見甚多難以控制的環境變數會影響購併後價值的實現。
#@1@#企業的高階主管每天都在下決策,有的決策影響大,有的決策影響小,不論決策的性質為何,決策者均需面對風險(或不確定性)——若毫無風險企業就不可能取得超額利潤(風險與報酬成正比!)。因此,若能降低直接與購併案有關的風險,就較可能實現購併後的價值。以Cisco為例,在同意購併條件之前,Cisco會對被併對手進行完整的實地查核,例如製造查核團隊會查核被併公司的製造流程、確認可能的風險,並界定兩家公司合併後整合所需要的作業範圍,而製造查核包含的議題廣泛,包括製造技術、驗證過程、供應商及製造能力等。在購併交易完成後,Cisco會進行整合的流程,而此流程會兼顧公司既定的步驟和彈性。Cisco也會使用「情境規劃」來決定「要做什麼」與「執行速度」。在這樣的規劃下,購併案的風險自然得以降低,購併所預期的價值也較能實現。因此,購併後價值的實現賴成功的整合,而成功的整合「始於合併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