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發表「我公司賺錢,因為人對了」一文,得到不少讀者的共鳴和回響。文中我提及自己在商業場合裡,常有機會與所謂的成功企業家交談,最常請教他們的是:「你公司為什麼賺錢?」結果他們的答案不外是──我找對人了。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我在從事顧問輔導時,也喜歡從人下手。雖說從人下手,但到底要如何跨出第一步呢?我認為最直接且全面的,便是先取得一份完整的公司組織圖,從組織圖開始。但令人訝異的是,很多企業竟然沒有組織圖,於是沒有人可以掌握整個組織的狀況。如果你的企業還沒有組織圖,先將它做出來吧!
#@1@#A公司是家擁有員工人數近210位的企業,雖然有組織圖,但當我提出要看組織圖時,拿到的卻是上面只秀出部門名稱,圖表上僅見一級主管名字的簡易、陽春組織圖,卻未見其他人名。我詢問為什麼不列出所有員工名字的時候,對方竟然回應,因為人員變動頻繁,況且「那些人員只是一般職工,不是重要人員。」當我再進一步追問:人員的異動真的是那麼頻繁嗎?其他人真的不重要?大家都知道其他人的職掌嗎?對方啞口無言,只是支支吾吾,無法正面回應。於是我請他們將全體員工姓名,隸屬單位,甚至薪資所得,都標示在組織圖上,以便於管理和分析。在企業組織裡,很多主管常常記不得自己部屬的名字,或者是只記得自己部門人員的姓名,但到了隔壁部門,就搞不清楚誰是誰了。如此,凡事只要不出事、有人做,對於誰要為哪些事情而工作和負責則漠不關心。企業內若有這樣的情況,顯示管理者對於員工的關懷程度還不夠深。沒有員工姓名的組織表,是無意義的。但在組織溝通和管理上,經理階層更重要的是記住員工的長相,而不是組織表上的名字罷了。企業只要能夠清楚看清這個簡單的真相,就能加強每一個員工的工作意識,進而了解其他部門同事到底在做什麼?哪個人負責哪些工作?不知不覺間,員工對周遭事物的關心程度也就提升了。
#@1@#2年前,人仁集團第一代創辦人王老董漸漸退居幕後,第二代接班梯隊成形。在父親嚴格的標準下,被員工暱稱為「公主」的王月霞亦步亦趨地跟著父親到處見習,王老董卻只要求她一件事:組織圖不離身。並要求她,2個月後見到每位員工,都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和所屬單位及職掌。王老董不只一次在私下耳提面命王月霞:要接班,得先搞熟公司的人事,要能真正做到「熟」人「熟」路。不善與人互動的王月霞回想當時,必須在3個月後帶領公司一群「陌生人」面對競爭激烈的健康食品市場,「真是焦頭爛額,以前學什麼管理、人力資源理論,統統無效。」她半開玩笑地說:「我父親會成功,其實是他沒唸很多書。」但他「熟人熟路」的硬道理,卻深深影響著王月霞。她密集調閱人事資料,到各廠區Long stay(長駐),也到各後勤部門走透透;就這樣,本來那一群冰冷的陌生人,終於與她熟在一起,合力向王老董遞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1@#今年第1季以來,公司業務推展雖呈現遲緩,但獲利卻再創新高,因為王月霞再一次從組織圖下手,著手進行組織分析(Organization Analysis),成功掌握以下「從組織圖見真章」的原則:1.調增主管直接管理的人數:以主管可以管理得當為原則,探索其所應負管理之責的人數到最大化。一般而言,一位主管直接管理7-10個人,當是遊刃有餘。除此,儘量減少雇用一個只做管理的純「專業經理人」,記住,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是做事的人。如此,便能有效率的提升企業戰力。2.檢視管理隸屬的適切性:公司主要獲益或支出的部門主管,必須直接向最高決策人員負責。很多企業有相當高比例的採購(不論是核心物料或一般行政採購),但卻不見得重視它。想想:假若採購占收入的40%,最高決策者怎可不多加注意它呢?自然的,採購主管便應是該公司的一級主管。3.精簡管理層級和報告:從最高決策人員到最基層人員的管理和報告層級,應愈少愈好。扁平的組織將有助於公司政策的傳達和溝通,如此,使員工因為更容易獲得老闆的關愛眼神,而樂於表現。(本專欄作者為中華毅業總裁暨ERA毅業國際顧問組織台灣區負責人,中華成本管控學會理事長;www.era-tw.com,era@era-tw.com。)